大学物理几何光学
−
1 2
−
1 2
x
上式可以写成: 上式可以写成: B A b i i’ x P d
a +x
2
2
=
d−x
b + (d − x)
2
2
由图可知: 由图可知:
sin i = sin i '
n 即:
a
i = i'
17
这就是反射定律。 这就是反射定律。
费马原理的应用(2)——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 费马原理的应用 设 折射定律的证明(取极小值) 折射定律的证明(取极小值) A(0,yA),O(x,0) ,B(xB,yB) , , y
5
16. 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理 一、直线传播定律
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 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 , 光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 如:针孔成像就是光沿直 线传播的结果。 线传播的结果。
针孔成像
2009.7.22四川省遂宁市 四川省遂宁市 大英县观察到的日全食
光阑
6
2. 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在介质中相遇后, 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在介质中相遇后,各保持 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传播。 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传播。
20
n1
A
ϕ
P Q C r
(a) 凹球面
n2
M
O
B
p
q
L( PMQ) = PM + MQ
______
_______
= r2 +( p −r)2- r( p −r)cos(π −ϕ) + r2 +(r −q)2-2r(r −q)cosϕ 2
图16-12 单球面镜傍轴反射成像
=
p + 4r (r − p) sin
7
3、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 入射光线 、 反射面的法线和 反射光线三者处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三者处在同一平面上 ,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于入射 点界面法线的两侧, 点界面法线的两侧 , 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 反射角。
i = i'
en
S 界面
i i
γ
'
R
光的反射
漫反射
光路可逆性原理
2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条件的完善,发现了光电效应,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条件的完善,发现了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利用波动光学无法解释, 康普顿效应,利用波动光学无法解释,1900年普朗克提出 年普朗克提出 量子假说, 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说。 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说。解释了光电效 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说 应。
球 面 镜 A O B
反射面 反射面 A
光轴 C
C (甲)凹面镜
O B
(乙)凸面镜
傍轴光线:与光轴夹角较小, 傍轴光线:与光轴夹角较小,并靠近光轴的光线 光线
蓝线—傍轴光线 蓝线 傍轴光线 绿线—非傍轴光线 绿线 非傍轴光线
19
A
几个物理名词: 几个物理名词:
M O
r
ϕ
1)顶点:O )顶点: 2) 曲率中心、曲率半径:C,r 曲率中心、曲率半径: , 3) 主光轴:CO 主光轴: 4)物距、像距:Q点是像点。p,q 物距、像距: 点是像点 点是像点。 , 物距
∆ = ni ⋅ AO+nt ⋅ BO
2 2 =ni x2 + yA + nt ( xB − x )2 + yB
2(x − xB ) d∆ 2x =ni ⋅ − nt ⋅ =0 2 2 2 2 dx x + yA (xB − x) + yB ni ⋅ x x +y
2 2 A
= nt ⋅
x − xB
2 ( xB − x )2 + yB
光在i介质中的光程等于在相同时间 内光线在真空中所走的路程 光在 介质中的光程等于在相同时间t内光线在真空中所走的路程。 介质中的光程等于在相同时间 内光线在真空中所走的路程。 平稳值的三种基本含义: 平稳值的三种基本含义: 费马原理推论:物象等光程, 费马原理推论:物象等光程, 极小值——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即由物点发出的所有光线通过 直线传播、 极小值 直线传播 反射、 光具组后均应以相等的光程到 极大值——凹球面反射镜 极大值 凹球面反射镜 15 达像点 。 常 数——成像系统的物像关系 成像系统的物像关系
介质中: 介质中: 折合到真空中: 折合到真空中:
r
nr
n
S
光程
L = ∫S nds
13
二、费马原理 光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将循着这样 一条路径,光沿所需要时间为极值( 一条路径 , 光沿所需要时间为极值 ( 可 以是极大值、极小值,也可以是常量) 以是极大值 、 极小值 , 也可以是常量 ) 的路径传播。 的路径传播。 光沿着光程为极值的路径传播。 即:光沿着光程为极值的路径传播。
即: ni sini = nt sint
18
光在单球面上的傍轴成像
一、基本概念和符号
光轴: 光轴:光学系统的对称轴 主光轴:球面上中心点O与球心 曲率中心)C所连直线。 主光轴:球面上中心点 与球心(曲率中心 所连直线。 与球心 曲率中心 所连直线 副光轴:通过曲率中心的任何直线。 副光轴:通过曲率中心的任何直线。
目前关于光的本质(光是什么)只能讲: 目前关于光的本质(光是什么)只能讲: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粒子,也是波。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粒子,也是波。
3
光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出粒子性, 光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出粒子性, 在另一些条件 粒子性 下表现出波动性 波动性, 两种性质虽寓于同一体中 虽寓于同一体中, 下表现出波动性, 而两种性质虽寓于同一体中, 不能同时表现出来。 却不能同时表现出来。 例如: 例如: 少女? 少女? 老妇? 老妇? 两种图象寓于 同一幅画中; 同一幅画中; 但两种图象不会同时 出现在你的视觉中。 出现在你的视觉中。
费马原理的应用(1)——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 费马原理的应用 B A b a x i i’ P d A与B时折射率为 的均匀介质 与 时折射率为 时折射率为n的均匀介质 中的两点,有一光线APB,其 中的两点,有一光线 , 光程为: 光程为:
L(APB) = n a2 + x2 + n b2 + (d − x)2
4
第16章 几何光学 16章
光学的理论体系
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 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采用几何方法研究 几何光学: 几何光学: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问题。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问题。 其基础是光波长趋于零( 其基础是光波长趋于零(λ<<a) ) 以光的波动性 为基础, 波动性为基础 以光的 波动性 为基础 , 研究 波动光学: 波动光学: 光的传播及其规律。 光的传播及其规律。 物理光学 量子光学:以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时所显示 量子光学: 出的粒子性为基础, 粒子性为基础 出的粒子性为基础,研究光的 一系列规律。 一系列规律。 集成光学 非线性光学 现代光学 信息光学 统计光学 ………. 激光光谱学
光导纤维的光路
内窥镜
12
12
一、光程
16.2 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 即: l = nr
光在均匀介质走过的几何路程 r 与 之乘积。 表示。 介质折射率 n 之乘积。用 l 表示。
光程的物理意义: 光程的物理意义:表示光在介质中通过真实路程所需时 间内,在真空中所能传播的路程 在真空中所能传播的路程。 间内 在真空中所能传播的路程。
2
2
ϕ
2
) + q +4r (r − q) sin
2
2
ϕ
P C
Q
B
p
q
符号法则规定如下:(1)沿着光线前进的方向 沿着光线前进的方向 符号法则规定如下 物点在镜前,物距p>0;物点在镜后,物距 物点在镜前,物距 ;物点在镜后,物距p<0; ; (2)像点在镜前,像距 像点在镜前, 像点在镜前 像距q>0;像点在镜后,像距 ;像点在镜后,像距q<0; ; (3)凹面镜的曲率半径 为正,凸面镜的曲率半径 为负。 凹面镜的曲率半径r为正 为负。 凹面镜的曲率半径 为正,凸面镜的曲率半径r为负
光
学
引言: 引言:光学的起源和光的本质
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墨经》中记载了许多光学现象, 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墨经》中记载了许多光学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如: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中国古代在几何光学方 面长期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面长期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近代光学的发展一直伴随对光的本质的研究,他经历 近代光学的发展一直伴随对光的本质的研究, 了几个时代: 了几个时代: 古希腊(欧几里德),把光看作触须投射(错误认识) 古希腊(欧几里德),把光看作触须投射(错误认识) ),把光看作触须投射 十七世纪开始,对光的本性的认识, 十七世纪开始,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有两种学说并立 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 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认为光是按照惯性定律沿直线 飞行的微粒,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飞行的微粒,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无法解 释干涉、衍射、 释干涉、衍射、偏振
n2 v1 n21 = = n1 v2 折射定律也可表示为: 1 折射定律也可表示为: n sin i = n2 sin γ
斯涅耳定律( 斯涅耳定律(Snell’s Law) ) 10
5、全反射 、
n1 sin i = n2 sinγ
n1 > n2 有 i <γ
当 en
γ
i
A i
n2
n1
旋转反射镜
1 所用时间为: 所用时间为: t = ∫ nds c S
时间 t 有极值的条件是: 有极值的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