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峡》导学案教师用含答案

《三峡》导学案教师用含答案

26.三峡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一、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水经注》。

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长江三峡驰名中外,古代这里航道曲折狭窄,布满暗礁险滩,水流湍急紊乱航行障碍重重。

古诗“巴蜀雪消春涨发,何人敢放东吴船”、“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是对当时三峡航行的写照。

二、作者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三、朗读课文
四、上黑板写出自己认为一读错的字词并注音
五、串讲课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六、质疑
七、完成基础检测
一、抽查背诵及默写
二、【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
山、水
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是…说句子。

例:三峡的山是高峻的……
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
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是…说句子。

例:三峡的水是清澈的……
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
三、【合作探究】
1、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1)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能体现长江三峡的特征,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

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
总结上句内容,强调了猿啼的凄厉哀转,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

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一种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4、《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三峡,一条七百里的水廊如此牵动一个民族的思绪,除了它的美景之外,还有挥之不去的关于三峡的民族记忆。

请你写出与三峡有关的人物、故事或诗句。

人物:屈原、杜甫、李白、刘备、王昭君
故事:白帝城托孤
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课堂检测:
(二)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1、在文中空白处补写原句。

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个字,写出了三峡
3、在第三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4、本文描写三峡景物主要有六个方面,根据文章内容,在修饰语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或在景物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高峻的汹涌的清澈的碧水
的瀑布哀转的悲凉的渔歌
5、作者描写三峡秋季景色重点突出的四个字是、、、。

6、“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实际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本文也有一些这样的语句,请找出两例。

7、有些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幅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
8、说说下列诗句各描写了什么景物。

(1)雪景(2)荷花(3)花影(4)菊花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2)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弃水晶。

()
(3)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