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作物秸秆发酵制沼气

农作物秸秆发酵制沼气


主要内容
?1. 秸秆利用状况 ?2. 秸秆沼气研究现状和成果 ?3. 秸秆制沼气技术 ?4. 影响秸秆制沼气的主要因素 ?5. 秸秆沼气的前景展望 ?6. 结语
摘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和资源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而农作物秸秆发酵 制沼气为解决环境污染和开辟新的能源提供 了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秸秆沼气利用现状 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对农作物秸秆沼气发酵 与秸秆直接燃烧利用效益进行宏观比较,得 出秸秆发酵比直燃热值提高1.2-1.9 倍,并 深入剖析了制约秸秆沼气发酵技术的瓶颈问 题,提出了解决秸秆发酵的简便途径。同时 ,对秸秆沼气发展的潜力及其前景进行了探 讨。
表1 我国主要农产品及其秸秆其产量(2009年)万吨
全国 山东 四川 山东 黑龙江
粮食
53082.08 5389
4353.01 4316.3 3194.6
棉花
637.68 51.75 —— 92.12 1.49
油料
3154.26 532.26 28.16 334.51பைடு நூலகம்261.76
第一部分 秸秆利用状况
表2 秸秆发酵与直接燃烧热值的比较
表2
秸秆利用 方式
发酵制沼 气
直接燃烧
产热量 (kJ/kg

5940
15500
热效率
40%-60% 8%-20%
最高有效 热量
(kJ/kg )
3564
3100
最低有效 热量
(kJ/kg )
2376
1240
第二部分
秸秆沼气研究现状和 成果
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沼气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 至2008 年底,我国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已达 39510 处,每年产沼气约5.2 亿m 3,但这只是 在养殖业集中的地区,粪便原料较充足,沼气迅 速发展,农户利用沼气可获取足够的清洁廉价能 源供日常生活之用。由于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 展,农户分散养殖逐渐减少,在一些非集中养殖 区,畜禽粪便的减少,使沼气的原料供不应求, 到养殖区购买粪便价格高、路途远,因此,不少 地区出现了农村沼气由于原料不足停用或弃池的 现象。
农作物秸秆发酵制沼气
? 班级:金属材料081 ? 姓名:罗鹏飞 ? 学号:205080719
LOGO
背景及意义
? 背景
我国不但是一个产粮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 秸秆年产量约7亿t[1] 。河南省是以生产小麦、 玉米、花生、水稻等农作物为主的农业大省, 其秸秆资源丰富。据2010年统计年鉴[2] , 2009年河南省农作物秸秆产量在全国处于领先 地位,约占全国的1/10,全国及部分农作物高 产区主要农产品及其秸秆产量如表1所示[2] 。 但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和认识的不足,秸秆 的高效利用仍未得到广泛的关注。秸秆发酵制 沼气就是秸秆有效利用的一种方式,秸秆沼气 的发展不但解决了秸秆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 提供了廉价清洁能源。然而,目前秸秆发酵制 沼气的技术还不成熟,秸秆沼气没有得到普遍 推广。
?3.1 沼气池建设 ?3.2 秸秆预处理 ?3.3 秸秆入池
3.1 沼气池建设
沼气池主要有水压式、浮罩式、半塑式和罐 式沼气池四种基本类型。在沼气池建设方面,应 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沼气池质量上。据调查,驻 马店市杨楼村已建沼气池242 家,现仍在利用的 仅有163 家,没有利用的沼气池90% 是因为沼 气池漏气而弃用或已填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在沼气池使用过程 中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维修,对沼气池 的推广造成了诸多不便,因此加强沼气池的建设 ,其后续维修工作必须引起重视。
? 化学预处理法就是向发酵的秸秆中加入化学试剂,调节碳 氮比,使发酵细菌的数目达到最大,使秸秆细胞壁结构和 化学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破坏秸秆中难以被分解的部分
近年来秸秆焚烧现象虽然在相关政策的强制 下有所减少,但秸秆的焚烧处罚措施只能在一定 程度上遏制秸秆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由于山东省大部分农作物都是连季播种,因 此被直接还田的秸秆不但利用率较低,给下季农 作物造成了大量的病虫害,而且过量的没腐烂的 秸秆不但不能起到肥田作用,反而会影响作物出 苗率。剩余的少量秸秆被用于饲料、发电、造纸 、建材、制沼气等方面。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不但 能缓解资源紧缺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 意义
综合开发秸秆发酵制沼气的产业链,使沼气 成为真正为农民服务的高效清洁能源,农民致富 的便捷之路。同时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 验,综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套真正实用 的秸秆发酵制沼气技术。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和利 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使沼气的发展 向纵向推进,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2 秸秆预处理
秸秆进行预处理 是提高秸秆利用率和产
气率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目前秸秆沼气研究的重 要方向,预处理环节也将直接影响沼气的产气量 和产气率
方法:
物理预处理法 化学预处理法 生物预处理法
秸秆预处理方法
? 物理预处理法就是把秸秆研磨至粉末或机器切碎至 2~3 cm ,增大纤维素和降解微生物的接触面积,同时破坏秸秆 表面的蜡质层
关键词
? 沼气 ? 现状 ? 前景 ? 秸秆
全文总结
我国不但是一个产粮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 国,秸秆年产量约7亿t[1] 。山东省是以生产小麦 、玉米、花生、水稻等农作物为主的农业大省, 其秸秆资源丰富。据2010 年统计年鉴[2] , 2009 年山东省农作物秸秆产量在全国处于领先 地位,约占全国的1/10 ,全国及部分农作物高 产区主要农产品及其秸秆产量如表1所示[2] 。但 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和认识的不足,秸秆的高 效利用仍未得到广泛的关注。秸秆发酵制沼气就 是秸秆有效利用的一种方式,秸秆沼气的发展不 但解决了秸秆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廉价 清洁能源。然而,目前秸秆发酵制沼气的技术还 不成熟,秸秆沼气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成果
秸秆沼气在我国农村并没有大面积的普及和 推广,只是在山东、山东等地区小面积的使用。 德国、荷兰、瑞典等发达国家沼气工程装备技术 先进,瑞典成功的将沼气应用于机动车燃料,技 术较成熟,形成了良好的运作模式。源于经济、 技术、政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与中国和欧洲 相比,美国沼气工程发展相对较慢。
第三部分 秸秆制沼气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