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教案)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教案)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ppt出示超市工作人员分类摆放商品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

(引出:分类并板书课题)
2、学生举例。

师: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分类的现象?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

,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

[设计意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逛超市开始,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突出分类的实际需要。

]
二、经历过程,探究方法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出示游乐场情景图)
质疑:要知道每种气球有几个?该怎么办?你觉得可以怎么分?(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形状、颜色)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1)按气球形状分类:
利用气球学具卡片按照形状分一分;想一想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
(2)把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设计意图:这里进一步加强了情景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从被动性转向了主动性参与学习,通过按不同形状分类,揭示分类的目的——计数。

让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动手分学具卡片,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分类,再将分类的结果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
(3)展示学生记录的结果,并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图、表所表示的意思。

a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b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c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有目的地展示三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通过观察、交流、对比,让学生能根据图、表完整说一说每一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并在教师的适当讲解和点拨中规范图、表的整理方式。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虽然呈现的方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不管哪种方式,整理的结果都相同。

(补充板书:整理)
[设计意图:以解决问题为载体,以气球分类活动为主线,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逐步拉伸,并将简单的统计表与象形统计图教学有机整合,让学生感悟到分类的意义价值以及它与统计的完美结合。

在不断的观察、对比、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图表的简洁,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结构到有结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初步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
(4)按颜色分类计数。

①让学生利用气球学具卡片分一分,再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黑板展示学生作品)
②按颜色分,每种颜色的气球各有几个?怎样涂?
红黄蓝
(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
[设计意图:按颜色分类,并用简洁的方式呈现结果,及时检验学生对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统计表的掌握情况。

通过涂色练习,初步渗透象形统计图分类计数的
方式。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先摆,再涂,再填,将分类与统计结合在一起,更为后面的练习七第2题作铺垫。

]
3、基本练习:练习七第2题。

(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

( )个
( )个
( )个
(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

( )个
( )个
( )个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掌握分类计数的过程,先数、再涂、最后填。

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直观演示从下往上涂的方法,避免学生学习上的误区。

]
(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类标准的选择
1、体会不同情境下分类标准的选择。

(1)创设春游情境: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出外郊游,瞧,这么多的人,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出示情景图)
(2)引导学生说清按什么标准分。

(3)变化情境,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分别出示两个不同情景让学生说说该选择哪个更好?为什么?
A情景:门口买票B情景:洗手间
(充分让学生说清分类的标准选择的原因,感受到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结:看来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的分类标准。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与需要选择分类的标准,更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设计2个教学情境:买票和洗手间,让学生明确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2、尝试用图表记录分类结果
完成学具袋中主题的分类图表(图表分两种标准如下:)
大人孩子
人数
男女
人数
(1)学生分组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展示整理的结果。

展示学生分类结果,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3、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呈现结果不同。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不变。

[设计意图:分组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它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简洁、清楚。

同时在对比中认识到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结果就一致;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但不论怎么分,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
三、简单运用,巩固方法
1、练习七第5题。

将下列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将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你能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吗?(机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

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四、总结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掌握了分类的方法,还会用图、表、或文字的形式整理出来。

通过分类整理我们知道:分类的标准相同时,无论哪种方式整理的结果都相同;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但总数不变。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你能运用这节课的知识做些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整理书包、房间等,相应布置作用:“用学到的知识回家进行分类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反馈梳理知识点,并应用与生活。

让学生整理书包或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分类的思想。

]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分:
按颜色分:
作业或预习
用学到的知识回家进行分类整理(如整理书包、房间等)

5个
4个
3个

展示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