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回顾_拓展四》教案(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回顾_拓展四》教案(人教版)

《回顾拓展四》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课内与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知道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被感动。

教学重点:
在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受到写作和阅读方法的启示。

教学难点:
交流总结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主题
导入:同学们,在第四单元中,我们通过几篇感人的文章体会到了人间最真挚、最伟大的情感,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让我们能走进文本与作者一起激动、一起悲伤?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回顾旧知,分析对话
1、出示交流平台中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学生自由读,说一说: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补充评议。

3、师生总结对话要点: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4、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2)“不,你们吃吧。

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看,你们都瘦得……”
(3)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5、谈话:表达感情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
6、小结:借景抒情、咏物抒情等。

三、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出示课前准备的感人的文章段落,引导学生分组有感情朗读。

2、学生汇报,谈一谈:这段话中哪一点最让你感动?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3、学生交流在课外书中发现的一些表达方法。

四、总结提高,提出要求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我们了解掌握一些好的写作方法,是为了在习作中更好地运用。

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多加运用,在运用中体会这些写法的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16个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
积累。

2、了解“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并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并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快速记住这些成语,并能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朵奇葩。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个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积累成语,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还能让我们了解历史,通达事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积累一些成语,了解一个成语故事。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中交流自己熟悉的成语以及成语的意思,然后试着给这些词语分类。

精卫填海: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

后来用“精卫填海”指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

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

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儿就少一点儿,终有一天要凿平的。

”借指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含辛茹苦:忍受种种辛苦。

任劳任怨:办事不辞劳苦,不计较别人的埋怨。

艰苦卓绝:艰苦到了极点。

形容极其艰苦。

百折不挠: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

形容意志坚强、刚毅。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很遥远。

肝胆相照:表示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风雨无阻: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照常进行。

泛指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均按原定计划照常进行。

坚贞不屈:形容有节操,坚定不变,绝不向恶势力屈服。

赤胆忠心:形容非常忠诚。

全心全意:只有一个念头,丝毫不夹杂其他念头,多表示很忠诚。

鞠躬尽瘁:表示小心谨慎,不辞劳苦,竭尽全力。

扶危济困: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冲锋陷阵:对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

形容作战非常勇敢。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集体评议。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成语,熟读成诵。

5、利用所学成语写一段话,比一比谁用上的成语多。

三、成语故事
1、导入:同学们,在刚刚的“日积月累”中看出大家积累的成语还真不少,有很多的成语背后还有很多有趣、感人的小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成语故
事。

2、(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自由读故事,边读边思考:故事讲了谁的什么事?
4、同桌互说,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故事写的是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老师家,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他们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的故事。

5、再读故事,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杨时尊敬老师?想象一下,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6、说一说班级里同学尊敬老师的事迹。

7、教师小结: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做向杨时那样的人,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