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梳理汇总
(完整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梳理汇总
文化教
育学
利特
狄尔泰
斯普兰格
——
1.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2.教育研究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
3.教育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
克伯屈
——
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4.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立发行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着作
凯洛夫
《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着作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
批判教
育学
鲍尔斯
金蒂斯
阿普尔
布厄迪尔
——
“启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批判”
解放思想
理论
代表人物
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个人本位论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耐勒、马斯洛、萨特等
《爱弥儿》
“性善论”
康德
《康德论教育》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
——
1.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2.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洛克
《教育漫话》
1.白板说;2.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1806年)
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2.教学四阶段论;3.“旧三中心”;4.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
也主张研究意识,持续不断、川流不息,不赞同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
苛勒、考夫卡、维特海默
强调整体、完整
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瓦·根舍因
——
创立了范例方式的教学理论
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
终身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奉献给孩子》
和谐教育思想
名称
代表人物
代表着作
主张
20世纪的主要教育学流派
实验教
育学
梅伊曼
拉伊
《实验教育学纲要》
《实验教育学》
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
潜能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信息加工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替代功能;4.调节功能
情绪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5.健康功能;6.感染功能
现代学制沿革
双规学制:欧洲国家;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型学制:苏联
“课程”一次始见于唐宋;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隐性课程”由杰克逊首先提出
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心
理
现
象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注意
三
本
书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
(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着作)
文艺复习时期的欧洲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代表人物
代表着作
主张
教育学萌芽阶段
孔子
《论语》
1.有教无类;2.主张“仁”和“礼”;3.因材施教;4.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学思并重;6.温故知新
——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着)
1.教学相长;2.尊师重道;3.藏息相辅;4.豫时孙摩;5.启发诱导;6.长善救失
1.文士(书吏)学校;2.“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培养政治家,商人;斯巴达教育——培养强悍的军人
中世纪的欧洲
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骑士教育;教会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行为主义诞生标志)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纳赛尔《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流派
代表人物
主张及其观点
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
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苏格拉底
——
产婆术(又叫苏格拉底法、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政治学》
1.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首次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
《论灵魂》
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完整版)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梳理汇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梳理汇总
学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宗教、朱熹
人格化的神所创造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沛西·能
教育是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心里起源说
孟禄
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
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一师
孔子
二馆
崇文馆、弘文馆
三学
官学、私学、书院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年)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2.教育无目的论;3.从做中学;4.五步探究教学法;5.“新三中心”
陶行知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五条教学原则
布鲁纳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中国
一般认为,夏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学校;而有文字记载同时有文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
古代印度
1.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吠陀》经;3.主要活动:背诵经典,钻研经义
古代埃及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1.西方最早的教育着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着;
2.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
代表人物
代表着作
主张
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1632年)
1.“泛智”教育;2.教育遵循自然;3.班级授课制;4.学制系统;5.教学原则
卢梭
社会本位论
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文化本位论
——
生活本位论
斯宾塞
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并实施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