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参考译文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新编系列教材(供教师及学生使用)黄运尧黄威司徒忠李翠琼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目录编译者的话………………………………第1章材料和热加工…………………第1课机械学的基本概念…………第2课塑性理论的基本假设………第3课有限元优化的应用…………第4课金属…………………………第5课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第6课塑料和其他材料……………第7课模具的寿命和失效…………第8踩冷加工和热加工……………第9踩铸造…………………………第10课制造中的金属成形工艺…第11课缎选………………………第12课锻造的优点和工作原理…第13课焊接………………………第14课热处理……………………第二章机构和机器原理……………。
第15课机构介绍…………………。
第16课运动分析………………….第l7课运动的综合………………—第18课凸轮和齿轮………………—第19课螺纹件,紧固件和联接件—第20课减(耐)摩擦轴承…………*第2l课斜齿轮、蜗杆蜗轮和锥齿轮第22课轴、离合器和制动器……—第三章机床………第23课机床基础第24课车床……第25课牛头刨、钻床和铣床…………第36课磨床和特种金属加工工艺……第四章切削技术和液压“………………第27课加工基础………………………第28课基本的机械加工参数…………第29课切削参数的改变对温度的影响第30课刀具的磨损…………第31课表面稍整加工机理…第32课极限和公差…………“第33课尺寸控制和表面桔整”第34课自动央具设计………“第36课变速液压装置……………—…………—策37课电液伺服系统…………。
……………。
第五章机械电子技术………………………………第38课专家系统……。
…………………………第3D课建筑机器人………………………………第40课微机为基础的机器人模拟………………第41课机器人学的定义和机器入系统…………第42课微型计算机基础(1)……………………第43课微型计算机基础(x)……………………第44课可编程控制器……………………………第45课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第46课计算机数控和直接数控,CNC和DNC第47课加工过程的数控—………………………第48课柔性制造系统……………—……………第仍课交互式编程系统…………………………第50课在振动分析方面的计算机技术…………策51课压力传感器………………………………第52课反馈元件…………………—……………第53课现代按制理论概述………………………第54课管理上采取了新的措施—来自福持汽第六章英文科技文献和专利文献的查阅…………6.1 常见科技文献及其查阅………………………6.2 专利文献概述…………………………………第七章英文科拉论文写作…………………………7.1 标题与摘要写法………………………………7.2 正文(body)的组织与写法…………………7.3 致谢、附录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第1章材料和热加工机械学的基本概念功是力乘以该力作用在物体上佼物体移动的距离。
功用公斤·米来表示。
l公斤‘米等于I 公斤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移动1米的距离。
例如,一项工作需要提升一台300公斤重的设备到两米半高的卡车上,那么就需要750公斤·米的功。
由于没有一个人能直接举升别o 公斤重,因此必须使用一种装置去调节所需要的可以控制的作用力。
常见的装置是一个斜面一在这个例子中,一个倾斜在地面动卡车之勾的承载斜板.如果斜板有1G米长,摩擦力忽略,那么就需要75公斤的力将机器该上斜板。
总功仍然是7jN?斤·米L用75公斤乘以10米),但作用力已经被改变,于是乎共所需的最大外力仅仅是75公斤。
使所需的作用力减少,同时这个较小的作用力使所通过的距离增加,这样的装且被称为力放大器。
机器装且也可放大速度和距离。
扫帚就是一个速度和距离放大器的例子。
因为它把在手柄上输入的力和距离在扫帚的民部转变成较小的力和较长的距离。
由于与输入距离的同样时间里扫帚的尾部走过较大的距离,因此共速度也就增加厂。
机器装置除了放大力和距离之外,也能改变运动的方向。
效率和机械效益是用来测定机械装置性能的。
效率定义为输出的相对有用的机械功,它以占输入功的百分率来表示。
效5P总是要比100%小,冈为运动零件之间有皮擦损失。
像刚才所举的那部机器的例子那样,如果某些人把该机器治上斜板,他们可能发现那要花84公斤的力。
这9公斤的差额就是需去克服滚子和轴承阻力的力。
在这种情况下该机器装置将具有89%的效率。
如果他们在没有被子情况下,把冷冻机滑移上斜板,所需的力可能是215公斤或更大,那么效率就小于35%。
理想机械效益是忽略摩擦损失并等于掐入力移动的距离除以负载移动的有效距离。
作为力放大装置,输入的距离要比负载的距离大,而理想的机械效益是比1要大的。
在承载斜板例子中,该理想机械效益是4,因为该输入距离是10米,(斜板长度)而有救负载移距是2.5米(该负载移动的垂直距离)。
斜面就是一个力放大装置。
作为速度放大装置,输入距离是要比负载距离小的,而理想的机械效益亦比1要小。
简易改变运动方向的机器装置具有一个等于1的理想机械效益。
其实际机械效益包括了摩擦损失并等于实际输出力除以实际输入力。
在承载斜板例子中的实际机械效益在有滚子条件下,大约是3.6,无滚子条件下,大约是1.4。
第2课塑性理论的基本假设在金属成形中应用塑性理论的目的是要探索金属成形的塑性变形机理。
这样,调研可提供以下的分析和判断:(a)金属的流动性(速度、应变和应变率),(b)温度和热传导,(c)材料强度的局部变化或流动应力和(d)应力,成形中的负载、压力和能量。
这样变形机理就可提供决断:金屑如何流动,借助塑性成形可如何去获得所希望的几何形状以及用成形方法生产出的零件具有什么样的机械性能。
为了建立金属变形的可控制的数字模型(曲线图形),作出以下几个简化的但是合理的假设,1)忽略弹性变形。
然而当必要时,弹性复原(例如,弯曲回弹情况>和加工中的弹性弯曲(例如,成形加工精度非常接近公差)定要考虑;2)作为一种连续体来考虑材料变形(如结晶,而晶间疏松和位错是不加考虑的);3)单向拉伸或压缩试验与多向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相互有关;4)各向异性和Baus chl“Bef效应忽略不计;5)体积保持恒定;6)用简化法来表示摩擦,如用coulomb7s定律法或用恒剪切应力法。
这将在后面进行讨论。
在压缩应力状态下的金属特性更加复杂。
这可以从一金属圆柱休试样在两个模板之间被压缩时怎样发生变化的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
当工件达到金属的屈服应力的应力状态时,塑性交形就开始发生。
当试样高度降低时,试祥随着横截面的增加而内外扩展。
这种塑性变形在克服工件和模板的两瑞之间的摩擦力中发生。
该金屑变形状态是受到其复杂应力体系所支配。
这应力体系可从单一的、单向的到三维的即三向发生变化。
有一个由模板施加的应力和有两个由摩擦反力引起的应力。
如果模板与工件间无摩擦,工件就在单向压应力下发生屈服,正像其受到拉仲载荷作用时的情形一样。
而且压缩的屈服应力跟拉仲屈服应力极端一致。
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而改变了这一状况,故需要更高的应力才能引起屈服。
为了找到拉伸屈服应力与三向应力状态下产生屈服时的应力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已经做了很多尝试。
对于所有的金属在三向载荷作用下的各种情况下.包括各种塑性屈服试验情况中均未发现单一的(应力、应变)关系。
已经存在的若干个建议使用的塑性屈服理论,其中每一种理论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
在考虑使用这些理论之前.研究三向应力体系并创立既利用数量关系又利用图解技术的解题方法,那是必要的。
对于Z维应力状态,最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莫尔圆,当研究塑性屈服的各种复杂情况时,你可以很容易地运算和进行处理。
第3课有限元优化的应用在结构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当工程师们工作时,他们需要合理的、可靠的、快速而经济的设计工具十多年里,有限元分析法已经成为判别和解决涉及这些复杂设计课题时的最常用方法。
因为工程个的大多数设计任务那是可定量的,所以实践上,为了快速找到一些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
计算机令繁琐的重复设计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但是,即使是现在,许多工程师仍然使用人工的试凑法。
这样一种方法使得即使是很简单的设计任务也变得困难,因为通常它要花更长的时间,需要广泛的人一机交互配合,且偏于用设计组的经验来设计。
优化设计是以理论数学的方法为基础,改进那些对于工程师来说过于复杂的设计,使其设计过程自动化。
如果在一部台式计算机平台上能实现自动优化设计,那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将对象极大化或极小化,例如,重量或基频,主要受到频响和设计参数方向的约束。
尺寸和(或)结构形状决定着优化设计的方法。
观察一下作为零件优化设计过程,使它变得更容易理解。
第一步,包括预处理分析和后处理分析,正像惯常使用的有限元分析(FEA)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程序应用。
(CAD的特点在于根据设计参数建立了课题的几何图形)。
第二步,定义优化目标和响应约束。
而最后一步,反复自动调节设计作业。
优化设计程序将允许工程师们监督该设计步骡和进度,必要时停止设计,改变设计条件和重新开始。
一项优化设计程序的功力取决于有效的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维和三维设计的应用既需要自动进行也需要设计参数的结网性能。
因为在优化循环过程中,课题的几何条件和网格会改变,所以优化程序必须包含误差估计和自适应控制。
修改、重配网格和重新估算模式以期获取特定设计目标的实现是以输入初始设计数据开始的。
接着,是规定合适的公差并形成约束条件以获得最优结果,或最后改进设计,解决问题。
为了使产品从简单轮廓图形到三维实体模型系统化、系列化,设计者必须广泛接触设计目标和特性约束条件。
为了易于确定而利用下列参数作为约束和目标函数的附加特性条件,也格是需要的:重量、体积、位移、应力,应变,频率,翅曲安全系数、温度、温度梯度和热通量。
此外,工程师们应该能够通过多学科的不同类型的优化分析使多种约束条件结合起来。
例如设计者为了应力分析,可以进行热力分析和加热以变更温度,应可将多种约束条件,诸如最高温度、最大应力和变形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然后规定一个所希望的基本频率范围。
目标函数代表着整体模式或部分模式。
甚至更重要的是通过说明重量或者成本因索,就应该能反映该模式的各个部分的重要性。
当有了其他各种材料,特别是有了塑料的今天,人类为什么仍然要使用如此之多的金屑材料呢?那是有益的吗?通常使用一种材料,是因为它能提供所需的强度,所需要的其他性能和低廉的费用。
外观也是一个重要因甭。
金属的主要优点是它们所具有的35度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