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_功能及意义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_功能及意义
笔者认为 , 对荣格集体无意识的理 解离不开对 “原型 ”这一概念的理解 。 简单地讲 , 原型是先天的 、遗传的心灵 倾向性 。荣格曾把这个术语描述成 “一 种本能的自性模型 ”, 这种模型就是指 那些被个体出生后带到所有那些被提供 给他的情境中去的要素 , 无论是内部情 境还是外部情境 。人们很少有人能看到 那些未曾被深深嵌入在某种历史或文化 的模式中的原型经验 [7 ] 。
情结是如何产生或形成的呢 ? 形成 之后的结构状态又是如何的呢 ?
荣格认为 , 情结一般是由创伤造成 的 [11 ] 。而且 , 每种情结又都根深蒂固 地源于一种原型 。这就意味着 , 情结的 形成既有与生俱来的内因 , 又有后天经 验所提供的外因 。经历创伤之前 , 原型 元素是以某 种意 象和 趋 力 的形 式 存 在 的 , 但却没有情结的那种干扰和制造焦 虑的特质 。创伤的发生与原型相关联而 导致充满情绪的记忆意象 , 两者的综合 便冻结成为相当稳定的结构 。这个结构 携带一定能量 , 由此就可以把其他相关 意象卷入进来而形成网络 , 情结的内涵 于是渐渐丰富 , 并会由日后类似的经验 而延展 。但 并 非所 有的 创 伤 都 来 自 外 界 , 也有产生于心灵内的创伤 。荣格指 出 , 情结可能是基于 “人类终究无法成 为完 人 的 道 德 冲 突 ”所 造 成 和 而这个 女人则会在父亲情结聚集的情境中 , 表 现得更加反叛 。渐渐地 , 这位女士有可 能完全避免与这类男人相处 , 或者有可 能极其容易被这类男人吸引 。无论是哪 种情况 , 她的生活都将是越来越受到这 个情结的限制 。情结越强 , 它们限制自 我选择自由的范围就越大 。
这样看来 , 情结通常是由两部分所 组成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种构成 , 我 们不妨列举临床上的个案来加以说明 。 在两个组成部分中 : 一部分是产生创痛 的意象或心灵痕迹 , 以及与此紧密相关 的原型意象或心灵痕迹 。情结中的二元 核心依靠把各种联想聚集在它的四周而 成长 , 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一生 。比如 , 一个男人可以用其特定的声调 、对人的 反应方式 、情绪反应强度等以唤醒一位 女士对其严厉 、暴虐的父亲的记忆 。可 以说 , 他们接触交往的结果是在这位男 士身上聚集了这位女士的父亲情结 。如 果他们一同生活一些时间 , 这个男人的 其他特点便会附加在这个情结上 。如果 这个男人虐待这个女人 , 那么负面的父
另一部分是个人人格中与生俱来且 受制于其气质的因素 。这个部分是原型 的 , 人格的原型要素是与生俱来的气质 倾向 , 会以特定的可预测的方式反应 、 行为和互动 。它们是使我们具有人类特 质的要素 。身体或 心灵 具 备 人 类 的 特 质 , 并且为所有日后的经验 、发展和教 育创造了先决的倾向性的条件 。在人的 日常生活中 , 原型要素就是透过情结的 经验被体验 [ 13 ] 。
如果情结是如此带有情绪色彩地要 把意识拉入它的空间内并制服和吞没它 的话 , 那么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情结就 会在这个空 间内 成为意 识自 我的控制 者 , 接下来我们就可能部分地或完全地 分不清自我与情结了 。最令这些人觉知 不到的事实是 , 他们父母所说的字词 、 话语 、观念 、愿望以至于动机等已完全 占有了他们的自我 , 他们完全成为了父 母的工具或代言人 [15 ] 。
310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Vol 22, No14, 2008
·心理治疗与咨询 ·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 、功能及意义3
范红霞 ①② 申荷永 ① 李北容 ①
【关键词 】 心理分析 ; 情结 ; 荣格 ; 结构 ; 功能 ; 介绍
中图分类号 : B84 - 06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6729 (2008) 004 - 0310 - 04
1 情结及其结构 什么是情结 ? 情结对于荣格来说属 于第一个研究领域 。通过字词联想 , 荣 格注意到对某些词 , 被试发生了延迟反 应 , 并且这种现象在实验中不断重复出 现 。荣格还观察到引起这种延迟反应的 原因往往与某些特殊的 “扳机 ”式的字 词所唤起的强烈情绪有关 。他就使用了 “情结 ”这个术语来表达这种现象 。事 实上 , 这是荣格在字词测验和情结理论 方面所做的前期工作 , 正是这些工作 , 使得荣格与弗洛伊德有了接触 。现在这 个术语在一般意义上用来指一个个体对 某一个地方 、某一个人或某件事情所具 有的特殊的感觉 , 是其个人心理的一个 部分 [4 ] 。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 , 这个概 念主要指的是 : 个人无意识中 , 对造成 意识干扰负责任的那部分无意识内容 。 或者换句话说 , 指带有个人无意识色彩 的自发内容 , 通常是因为心灵伤害或巨 痛造成 [5 ] 。此外 , 与弗洛伊德不同的一 点 , 荣格认为 : 人的心灵有三个层面 , 表层是意识 , 最深层是集体无意识 , 在 这两个层面之间的是个人无意识 。 荣格曾用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来对 情结加以说明 。他说我们可以暂时把心 灵想象成一个类似于太阳系的三维空间
体 。自我意识就是地球 , 大地和天空 ; 这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 至少我们醒着的 时候如此 。地球周围的空间布满了星星 和陨星 , 有的大 , 有的小 。这一空间就 是荣格所称的无意识 , 而那些行星和陨 星就是当我们冒险出来想进入那一空间 时首先 会 遇 到 的 对 象 , 荣 格 称 之 为 情 结 。荣格认为 , 个体无意识里主要是情 结 。集体无意识里则主要是原型 [6 ] 。
情结 ( comp lex) 这个词 常 被 使 用 于各种不同的情境 。在心理学领域里 , 最广为人知的可能是二十世纪初期 , 作 为弗洛伊德的早期合作人 , 阿德勒所发 现的 “自卑情结 ” ( inferiority comp lex) 。 而在此之前 , 弗洛伊德就已发现了一种 情结 , 他深信这是一种在儿童早期深深 地影响 着 每 一 个 人 , 尤 其 是 男 性 的 情 结 , 那就 是 著 名 的 “俄 狄 浦 斯 情 结 ” (Oedipus comp lex) 。与之相应 , 还有恋 父情结 ( Electra comp lex) 。后来来自不 同文化的报告显示 :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 。就像荣格后来所 发现的 , 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 响 。并且情 结 的范 畴也 得 到 不 断 的 扩 展 , 如荣格分析心理学中除了提到母亲 情结 、父亲情结之外 , 还更多地涉及兄 弟情结 、姐妹情结 、英雄情结 、童年情 结 、阿尼玛情结和阿尼姆斯情结等 [1 ] 。
情结 , 作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 概念或重要理论之一 。就其基本结构 、 功能以及如何形成 、怎样运作 , 对人的 心理健康起什么样的作用等 , 在国内还 是一个鲜有人论及的话题 。
弗洛伊德说 “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忠 实道路 ”。荣格则表示 “情结是通往无 意识的 忠 实 道 路 ”。 1904 - 1911 年 间 , 荣格通过其词语联想的研究 , 提出了他 关于情结的心理学理论 。他发现其词语 联想测验中的情结指标 , 不仅仅提供了 心灵中无意识层面的直接证据 , 而且提 供了有关无意识的潜在内容及其所具备 的情感能量 。于是 , 荣格据此 “挑战 ” 弗洛伊德 。在荣格正式定名其 “分析心 理学 ”之前 , 曾用 “情结心理学 ”来标 示他的理论体系及其与弗洛伊德精神分 析的区别 [ 2 ] 。
令人惊讶的是 , 在心灵意象与外在 真实之间似 乎存 在某种 密切 的对应关 系 , 虽然心灵从未经验过它 。著名的动 物行为学家劳伦斯研究某些动物回应特 定刺激时的反射本能时发现 , 当老鹰凌 空而至 、鹰影投射在地面时 , 从未接触 过老鹰的小 鸡就 懂得逃 跑和 寻找掩蔽 物 。当用某种电动机投射出类似的老鹰 影子时 , 未受过训练的小鸡一看到影子 就奔跑掩蔽 。可见 , 对猎食者的防卫性 反应是小鸡生理系统的本能 , 而猎食者 的影像也是小鸡天生就能认得的 。荣格 认为 , 情 结 也 是 以 类 似 本 能 的 方 式 运 作 , 说 “类似本能 ”是因为它们对特定 的情境或人物会产生立即的 、直接的 、 特指性的反应 。然而与本能不同的是 , 它们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 , 而更大程度 上是创伤 、家庭互动模式 、文化制约等 经验的产物 , 这些经验再综合了集体无 意识原型的原始性要素才产生了情结 。 所以 , 情结是心灵将经验重建为内在客 体后的产物 [ 16 ] 。
2 情结的功能 情结既然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 、内 在自组织性 、自主性 、情结黏结性和动 力性特征的存在 , 那么它是如何对人的 意识发生作用和影响的呢 ? 情结常常由于某种外在的诱因而开 始明显地冲击心灵 。一般而言 , 情结冲 击心灵后的心理效应会延续相当一段时 间 。一些实验研 究表明 [14 ] , 情结的强 度或活动曲线具有波浪形的特征 , 每段 “波长 ”可达数小时 、数天 、数周或更 长时间 。激发情结的刺激或轻或重 、或 长或短 , 但它对心灵的效应都能延续很 久 , 而且可引起意识的波浪式的情绪或 焦虑感 。心理治疗是否有效就可以用情 结干扰效应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之变化来 显示 。如果某情结对意识的干扰能够较 快速地复原 , 就表明自我力量渐增及其 与心灵素质的整合 , 以及情结力量的递 减 , 干扰持续时间的缩短表明情结的力 量已经减小 。然而情结不可能被完全消 除 , 它造成的 “余震 ”也会令人精疲力 竭 , 情结的强烈的释放可以消耗极大的 身心能量 。 情结通常是无意识的 , 但又是如此 地 “膨胀 ”和富于自主性 , 其行为看起 来就像是与意识自我处于冲突中的第二 个自 我 。因 此 , 情 结 展 示 了 在 两 种 真 实 、两种意愿的冲突之间的个体 , 并且 它威胁着要把个体撕成两半 。
荣格有这样一句名言 : “今天 , 人
们似乎都知道人是有情结的 , 但是很少 有人知道情结也会拥有我们 [3 ] 。”这一 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拥 有情结是正常的 ,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 情结 , 这就要求我们会关照和协调我们 的情结 。因此 , 了解情结及其结构也就 成为必需 。同时它与目前正在悄然兴起 的积极心理学的宗旨不谋而合 , 对于促 进人的心 理健康 、增加 自 我 积 极 的 能 量 、加深人们对人类心灵本质的理解均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