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

生理学绪言(一)单项选择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 A)A.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 C )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5. 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 A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6. 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 B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 C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8. 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D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9.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 C)A.人体血压稳定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10.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D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1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C )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12. 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 D )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3.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C )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 排尿反射是 ( D )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二)多项选择1. 下列各项叙述,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C )A.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固定,灵活可变B.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需后天学习获得D.数量有限,比较恒定、少变或不变E.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2.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B )A.出现反应迅速B.局限而精确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D.作用范围广泛E.适于缓慢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3. 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 CE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沙粒入眼引起流泪C.望梅止渴D.叩击髌腱引起小腿伸直E.谈起美食引起唾液分泌4. 以下何属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 ABC )A.心脏生物电现象的原理B.突触传递的原理C.肌肉收缩的原理D.缺氧时肺通气的变化E.运动时心功能的变化5. 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BDE )A.反应速度慢B.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C.作用范围广D.持续时间短E.反应迅速而准确6. 反射弧组成包括 ( ABCDE )A.效应器B.感受器C.传出神经D.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7.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ABC )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五、简述题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D2.A3.C4.A5.A6.B7.C8.D9.C 10.D 11.C 12.D 13.C14.D(二)多项选择1.AC2.AB3.CE4.ABC5.BDE6.ABCDE7.ABC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单项选择1. 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D)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B.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门户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D. 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则不能12. 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D )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3. 白细胞吞噬细菌是属于 ( D )A.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C.被动转运D.入胞作用(胞纳)4. 物质在特殊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顺电化学递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 B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胞吐)5.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 (C )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入膜内C.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D.2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6. 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 D)A.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B. 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C. 作为载体的膜蛋白质与被转动物质之间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D.通道蛋白质对被转动的物质没有特异性7. 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 D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Na+的通透性增大C.膜上ATP的作用D.膜上钠泵的作用8.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9.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 )A.K+B.Na+C.Ca2+D.Cl-10. 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 (B )A.Na+平衡电位B.K+平稳衡电位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D.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1.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 B )A.K+B.Na+C.Ca2+D.Cl-12.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 ( B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射13. 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 A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14. 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15. 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 D )A.阈下刺激,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阈上刺激,出现较低刺激幅度更大的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的传导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变小D. 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16.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B )A.局部电位B.阈电位C.锋电位D.后电位17.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 C)A.阈电位B.时值C.阈强度D.强度-时间变化率18. 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 ( D )A.神经冲动B.收缩C.分泌D.动作电位19. 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 ( C )A.跳跃传导B.通过局部电流传递C.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D.不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20. 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C)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D.不衰减扩布21.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 C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C.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D.横管、纵管和肌浆网22. 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 (B )A.Ca2+的贮存库B.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C.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D.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23.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 A )A.前负荷B.后负荷C.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24.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 A)A.不发生叠加B.发生叠加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25. 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 ( B)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B.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C.终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细胞浆内D.横管释放Ca2+到肌细胞浆内26. 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能与细肌丝结合的是 ( C )A.Na+B.K+C.Ca2+D.Mg2+27. 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 ( D)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28. 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 D )A.增加一倍B.增加二倍C.减小一倍D.保持不变29. 在刺激作用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B)A.阈强度B.基强度C.时值D.阈下刺激30. K+通道和Na+通道阻断剂分别是: ( C )A.箭毒和阿托??B.阿托品和河?毒素C.四乙胺和河豚毒素D.四乙胺和箭毒31. 在前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后负荷在何时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 (A )A.为零B.过小C.过大D.无限大(二)多项选择1. 有关单纯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顺浓度差转运B.依靠膜载体转运C.不耗能D.通过膜通道转运E.借助膜上泵的作用2.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 )A.有结构特异性B.有竞争性抑制C.有饱和现象D.不依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E.是一种被动转运3. Na+泵的作用有 ( )A.将Na+转运至细胞内B.将细胞外的K+转运至细胞内C.将K+转运至细胞外D.将细胞内Na+转运至细胞外E.将Na+或K+同时转运至细胞外4. 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特点有 ( )A.逆浓度梯度转运B.消耗能量C.借助泵D.有特异性E.由ATP供能5. Na+-K+泵的功能特点有 ( )A.逆浓度差、电位差的转运过程B.由ATP供能C.消耗能量D.使细胞内外的Na+和K+浓度相等E.属于易化扩散6. K+进入细胞内错误的叙述是 ( )A.借助通道B.不耗能C.被动扩散D.借助泵E.顺浓度递度7. Na+进入细胞是 ( )A.借助通道B.不耗能C.主动转运D.借助泵E.顺浓度递度8. 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 (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D.出胞E.入胞9. Ca2+通过骨骼肌细胞肌浆网膜的方式有 ( )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出胞E.入胞10.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 ( )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B.它是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电位C.其大小接近K+平衡电位D.其大小接近Na+平衡电位E.它是个稳定电位11.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 ( )A.细胞外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B.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C.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D.细胞内外K+浓度差加大可使静息电位加大E.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减小12. 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叙述 ( )A.它是瞬时变化的电位B.它可作衰减性扩布C.它可作不衰减性扩布D.它是个极化反转的电位E.它具有“全或无”特性13. 关于细胞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作电位的锋值接近Na+平衡电位B.动作电位复极相主要由K+外流引起C.静息电位水平略低于K+平衡电位D.动作电位可发生于任何细胞E.动作电位复极后,Na+和K+顺电化学梯度复原14. 膜通道的功能状态可区分为 ( )A.激活状态B.备用状态C.失活状态D.灭活状态E.静止状态15. 当膜的某一离子通道外于失活状态时 ( )A.膜对该离子通透性减小,几乎为零B.即使再大刺激也不能使该通道开放C.如遇适当的刺激,可出现通道的开放D.在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中,膜上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E.失活状态的通道不可能再恢复到备用状态16.刺激参数达下列哪几种情况可使细胞膜局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 )A.基强度B.阈值C.时值D.阈下刺激E.阈上刺激17. 与神经纤维兴奋具有同样意义的是 ( )A.神经冲动B.阈电位C.阈值D.动作电位E.静息电位18.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 ( )A.不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B.不随细胞外Na+浓度的变化而改变C.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D.不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E.不随细胞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9. 兴奋性降低时 ( )A.阈强度增大B.阈强度减小C.阈电位上移D.阈电位下移E.阈电位和阈强度不变20. 关于横桥,正确的论述是 ( )A.它是原肌凝蛋白的组成部分B.本身具有ATP酶活性C.能与肌纤蛋白结合D.能向M线摆动引起肌肉收缩E.可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分子构型发生改变21. 关于骨骼肌的肌管系统,正确的叙述是 ( )A.横管内液体为细胞外液B.兴奋时纵管膜上发生动作电位C.兴奋时纵管膜上钙通道受动作电位的影响而开放D.纵管内Ca2+浓度很高E.横管与纵管彼此沟通,实为一体22. 局部反应的特征是 ( )A.“全或无”的变化B.只发生电紧张性扩布C.无不应期D.可总和E.可发生不衰减性传导23. 关于骨骼肌的收缩形式,论述正确的有 ( )A.单个刺激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B. 单收缩的收缩和舒张时间决定于Ca2+释放和回收时间C. 单收缩的收缩时间约为50~60 ms,舒张时间约为30~40msD. 连续脉冲刺激,如后一刺激落在前次收缩期内则产生不完全性强直收缩E.整体内肌肉全是等张收缩24. 关于骨骼兴奋与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肌肉的兴奋和收缩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B.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同时开始C.收缩时程比兴奋时程长得多D.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可以融合而动作电位却不能融合E.肌肉兴奋是收缩的前提五、简述题1.试比较载体转运与通道转运物质功能的异同2.简述兴奋性与兴奋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