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人体温为何始终保持在37℃左右?能 、人体温为何始终保持在 ℃左右? 量哪里来? 量哪里来? 2、冬天吃了东西就会觉得暖和些? 、冬天吃了东西就会觉得暖和些? 3、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会觉得热呢? 、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会觉得热呢?
因为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提供了能量
能量代谢
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在体 内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内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生 命活动需要,其中能量的释放、 命活动需要,其中能量的释放、 转移和利用过程(见书 见书)。 转移和利用过程 见书 。
人体的物质代谢 和能量代谢
鸟类
哺乳类
哺乳类 昆虫
植物 鱼类 人 类
哺乳类
想一想:生命最基本最重要 最基本最重要的 想一想: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
爬行类
特征是什么 是什么? 特征是什么?
新陈代谢
植物
新 陈 代 谢
1: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的概念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 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 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 体内物质 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 能量的转变过程 过程。 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2:新陈代谢包含物质代谢 :新陈代谢包含物质代谢 和与之伴随的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和与之伴随的能量代谢。
不断从外界摄食
新 陈 代 谢
物质 代谢
将食物中营养物质转变 为自身的组成部分 同时储存能量 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不断分解
能量 代谢
将分解的废物排出体外 同时释放能量
新陈代谢的意义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特征,是生物 最基本特征 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 最根本的区别, 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 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基础。 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不同情况下的新陈代谢情况
举例
少年 儿童 成年人
:物质代谢强于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平衡 :能量代谢强于物质代谢
病人
注意: 积累和消耗的比较去判断 注意:从积累和消耗的比较去判断
人体通过皮肤直接散失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 人体通过皮肤直接散失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 之间的温度差。 之间的温度差。 皮肤表 血题 思考与讨论课本198页的问题 198
消化系统
视频
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四大系统是 消化系统 、 泌尿系统 、 呼吸系统 、 和 循环系统 。
物质代谢
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在细胞中 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 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变成自身 的物质,建造 了我们的身体,或更 的物质 建造 了我们的身体 或更 新衰老的组织,同时还经过分解 新衰老的组织 同时还经过分解 而产生代谢产物(见书 见书)。 而产生代谢产物 见书 。
物质的变化
1、新旧物质更新速度很快 、
血液中的红细胞300万 血液中的红细胞300万/秒 300 肝脏和血浆中的蛋白质10天左右更新一半 肝脏和血浆中的蛋白质10天左右更新一半 10
2、与环境交换的各种物质数量很大 、
一生中水为50吨,糖为10吨,蛋白质1.6吨等 一生中水为50吨 糖为10吨 蛋白质1.6吨等 50 10 1.6 总质量是人体的1200倍 总质量是人体的1200倍 1200
1、将小白鼠和 青蛙从25 ℃的室温下移 、 小白鼠和 青蛙从 的环境中, 至4 ℃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将发生怎 样的变化? 样的变化?
青蛙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换 青蛙是变温动物 它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换 变温动物 而变换。当青蛙从25 的室温下移至4 而变换。当青蛙从 ℃的室温下移至 ℃的 环境中,体温也随之下降, 环境中,体温也随之下降,新陈代谢强度减 所需的能量减少, 弱,所需的能量减少,这就要减少有氧呼吸 对有机物的分解,因此, 对有机物的分解,因此,青蛙对氧气的需求 量就下降。 量就下降。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体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 恒温动物, 温与环境湿度的温差变大,身体散热多, 温与环境湿度的温差变大,身体散热多,若 体温保持恒定, 要是使小白鼠的体温保持恒定 要是使小白鼠的体温保持恒定,必须增加产 热量,这就要增加有氧呼吸对有机物的分解 增加有氧呼吸对有机物的分解, 热量,这就要增加有氧呼吸对有机物的分解, 因此,小白鼠对氧气的需求量就上升。 因此,小白鼠对氧气的需求量就上升。
血管收缩
血流量 减少
皮肤表 面温度 降低
减少散热
皮肤中血管的舒缩与散热的关系示意图
1、人体呼出的 最终来自于( ) 、人体呼出的CO2最终来自于(D A、肺 B、血液 C、呼吸道 D、细胞 、 、 、 、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跳加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 其目的是向肌肉组织增加( 快,其目的是向肌肉组织增加( ) A、营养物质的供应 B、酶的供应 、 、 C、氧的供应 D、CO2的供应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