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及存有问题
(一)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以租赁开始日为例,分别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角度分析一下应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作为承租人,租赁开始时,得到的设备应该作为自有资产计入到资产账户下,最低租赁付款额当作一项负债计入到负债账户下,这之间的差额计入到费用账户下。

这里的借记固定资产就类似于本金,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差额类似于是租赁发生的利息,长期应付款则本利合。

而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时,出租人相当于得到了猎取租金的债权,就借记应收科目和未担保余值科目下,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三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到未实现融资租赁。

虽然在日常处理中,我们都是按照准则实行会计处理,但是实际中不难看出存有着一些弊端,接下来我会具体实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会计处理中存有的问题。

1、推断标准中存有的问题融资租赁的推断标准并不是那么准确具体,存有着很多具有不确定性的词语,比如承租人在租赁机器设备时,所租赁的期限占这个机器设备本身使用寿命的75%,这里的75%虽然看上去特别的精确具体,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却存有很大的随意性。

如果一个设备在使用中实行了设备的翻新,那么他的使用寿命就要重新实行评估,本身原本的租赁期可能已经达到了75%,不过翻新后的设备使用寿命延长,则可能使得租赁期的时间低于75%。

2、未确认融资费用是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一开始的计算,承租方需要在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之间做出一个比较,取其中较低者作为资产的入账原值,将最低租赁款项作为长期应付款,这两者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并且在以后各个期间中实行摊销。

现在的绝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直接将分摊的差额计入到财务费用中去,这样做就存有着很不合理的地方。

3、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问题。

有一种情况,当租赁的资产总值的比例小于等于企业总资产的30%的时候,承租人能够自主的选择资产的原始价值和长期应付款的判定标准。

除了对比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和资产公允价值,还能够选择最低租赁付款额。

这就给了企业自主发挥的可能,
这样产生的后果将极大影响企业会计信息中强调的“可比性原则”,
并且企业前后不相同的账务处理办法,这样还违反了“一贯性原则”。

4、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会计处理。

一般情况下,承租人和出租人之
间不存有什么关联方关系,但是也存有着一些特别的情况,比如母公
司和子公司之间实行的租赁交易,他们之间就存有很多利用的地方。

因为准则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应该如何确定最低租赁收款额和最低租赁
付款额,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母子公司之间就能够实行低价交易,这样其中一方就会虚增资产,增加营业收入,使得利润增加,相对一
方则用来承担损失。

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明确判定标准。

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准则上做出明
确的标准,比如说当一项租赁业务满足第一条,租赁期满得到所有权
转移时,那么之后的几条标准满足到什么水准时则算是融资租赁,否
则就是经营租赁。

能够通过这样的规定来解决推断标准不定的问题。

(二)直接扣除未确认融资费用。

根据准则的要求,在会计处理中需要
承租人将得来的设备当作资产来治理,采纳和企业相同的折旧方法,
并且计入成本、费用中去,对于差额既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计入到
费用科目下,从当期损益中扣除,这样就已经造成了自相矛盾的结果。

这种情况下,应该讲未确认融资费用同时计入到折旧相同的科目中去。

比如说会计处理时将设备当作非生产的固定资产使用,那么就把分摊
的金额计入费用中,在当期损益中直接全额扣除。

(三)明确选择标准。

通过判定融资资产占企业总额比重,来确认入账
价值和长期应付款确认的问题,不应该让企业自身去实行选择,融资
租赁准则应该明确的指出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确认金额,只有明
确的标准才能减少企业投机取巧的可能性,保证会计处理的一致性,
企业信息的可比性,所以这项标准应该实行修订,不需要实行判定。

(四)根据参照对象判定。

如果非独立企业实行交易,则应该对他们的
最低付款额和最低收款额加以要求,依照两个独立企业之间的相同类
似的经济交易活动的金额作为参照数据,或者最低租赁付款额不能高于一定比例,最低租赁收款额不能低于一定比例。

综上所述,融资租赁业是一个值得长期进展的行业,他比其他融资方法有更加突出的地方,作为一个有效的融资当前已经得到了快速的进展,它不但能够带动国家经济的进展,还能够增加就业等等诸多的好处,影响广而长远。

本文通过对融资租赁业务账务处理的分析,对融资租赁会计事务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在现阶段我国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仍然存有很多问题,但通过持续的改进,已经逐步完善了其会计处理,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促动我国经济的进展。

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