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在盐碱地栽种的树种低洼盐碱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强烈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地表,水文、地质条件恶化。
因此在低洼盐碱地造林,要慎重选择树种。
乔木树种刺槐。
刺槐的根可直接固定氮素,是沙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但不宜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
垂柳。
喜生活在湿地和水边,中度耐盐碱,可作盐碱地重要防护林树种。
旱柳。
是沙碱地速生树种之一,耐水湿,适宜在轻度硫酸盐土地上生长。
在涝碱相随地区的河渠两侧及盐碱洼地可种植,宜作为先锋树种及薪炭林。
亦是农田防护林的良好树种。
臭椿。
生长迅速,为盐碱地初期造林的先锋树种,并可护岸防风。
可在渠道两侧及地势较高处的道路两侧种植。
苦楝。
耐盐力仅次于刺槐,能在干燥瘠薄的盐碱地上生长,虫害少、生长快、萌芽力强。
毛白杨。
在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良好,在轻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并能耐短期水淹。
适宜做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杂交杨。
如中林46杨、69杨等,在土壤含盐量0.5%、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米、雨季有积水的情况下生长正常,为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良好速生树种。
白榆。
较耐盐碱,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4%时生长良好。
可做材林、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桑树。
耐盐、耐水性都很强,可在农田防护林两侧种植。
梨树。
为耐寒、耐涝、中度耐盐性果木树种之一,如用杜梨作为嫁接梨树的砧木,耐涝碱性更强。
能在含盐量0.6%的土壤上生长。
杏树。
为最耐盐碱性果树之一。
枣树。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地外,均可栽培。
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对地下水位的高低也无严格要求,甚至在积水30厘米~70厘米,历时30天的情况下生长仍无明显影响。
泡桐。
适宜沙碱地生长,主要作为农田防护林,但怕水淹,不耐湿。
灌木树种紫穗槐。
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可做盐碱沙地区防风林带中的低层林木,在土壤含盐量0.4%时生长良好。
白蜡条。
能在含盐量为0.2%~0.5%的低湿土壤上生长。
可做四旁绿化树种及培育白蜡干。
水淹多天仍能成活生长。
怪柳。
耐旱、耐瘠,高度耐盐碱,可防风、固沙、护岸,盐碱地区各级渠道两侧及草木不生的盐碱地皆可栽种。
杞柳。
落叶灌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轻度盐碱,可固沙护岸。
适宜在轻度盐碱湿地,河滩碱地、平原坡地、沙碱荒地种植。
盐碱地绿化好树种毛刺槐--------------------------------------------------------------------------毛刺槐又名江南槐,属豆科刺槐属落叶灌木。
它的茎、小枝、花梗和叶柄均有红色刺毛,叶片与刺槐相似,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广椭圆形,先端钝而有小尖头。
蝶形花冠,粉红或紫红色,2朵至7朵成稀疏的总状花序,开花一般不孕,花期5月。
毛刺槐的繁殖大多使用刺槐为砧木进行“切接”。
在春季发芽前,选择大规格健壮的刺槐,在一定高度进行截剪,将毛刺槐接穗削成楔形插入,皮层对合,用细塑料绳捆扎,套上塑料袋防止水分蒸发,萌芽后揭去。
成活后,毛刺槐生长很快,树冠向外扩展呈伞形,第二年就能满树开花,十分美丽。
毛刺槐还可一年开两次花,方法是在春天第一次谢花后,于6月上中旬把枝条的顶梢全部剪去,令其萌发新枝,7月初便可出现大量花蕾,之后二次开花。
毛刺槐花大而美丽,耐寒、耐旱能力强,生长快,耐修剪,萌蘖力强,对烟尘及有毒气体如氟化氢等有较强的抗性。
更为突出的是,它的砧木为刺槐,故具有很强抗盐碱的能力,据测定,它在含盐量7‰至9‰的土壤中,仍生长良好,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好树种。
1 选择耐盐碱的植物品种在选择耐盐碱植物过程中,把各种植物生长的习性与环境条件结合起来,尊重科学、走科技之路是重要的一环,选择的植物种类有:(1)落叶乔木:法桐、白蜡、香椿、臭椿、毛白杨、国槐、柿子树、山楂、皂荚、榆树、垂柳、镘头柳、沙枣、刺槐、火炬树、千头椿、柽柳、泡桐、合欢、枸杞。
(2)常绿树:雪松、桧柏、油松、侧柏、云杉、大叶黄杨、剑麻、小叶黄杨等。
(3)花灌木:紫叶李、榆叶梅、黄刺槐、珍珠梅、玫瑰、丁香、红瑞木、西府海棠、木槿、金银木、紫薇、紫荆、红叶小檗、蔷薇、连翘等。
(4)藤本类:扶芳藤、凌霄、葡萄、地锦、金银花等。
(5)花卉类:月季、丰花月季、牵牛花、荷兰菊、秋葵、雏菊、金盏菊、鸢尾、射干、百合等.2盐碱地绿化施工方法在重盐碱区绿化,必须采取“科学规划,科学种植,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绿化,先改良,后种植”的方法,才能使各种绿色植物在盐碱地上安家落户,达到预期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1)抬高地面的高度盐碱地低洼处或盐碱比较严重的地区,在地面建起高80~90cm 的花坛。
将花坛中地表以下的盐碱土取出30~35cm,然后用粗沙铺设在坑的底部,厚度20~25cm。
在粗沙的上面,铺10cm厚的炉灰渣,然后用沙壤土或含盐量少的土壤将花坛垫平,既可防止积水和盐碱聚集,又可降低地下水的相对高度,经过抬高的地面,可布置成模纹花坛、花带等。
(2)做好盐碱地地下部分滤水管网装置所谓滤水管,就是用水泥制成的直径30cm的管子,在管子的上面每隔10cm留出直径1.5~2cm的孔,然后将制作好的水泥管铺设在90cm到1m深的地下,在地下管网的顶端留出机井口,待到一定的时间,将集中的盐碱水全部抽出(3)做好防盐碱的隔离层在盐碱地区进行绿化,建防盐碱隔离层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
特别是花坛、花带、花境和主要植物景区,应做防盐碱隔离层,具体做法是:先在地表挖深度为1.2m的土坑,底部铺20cm厚的石渣,在石渣的上面铺设10cm厚的炉灰渣、10cm厚的草肥,80cm厚的黄土(或园土)。
在坑的四周,用塑料薄膜进行封闭,这样可较好地解决隔离盐碱的问题(图2)。
(4)复土在隔层的中间,使用少量的马粪和沙质土壤拌匀进行复填,一般土层的厚度在50~60cm左右。
其作用是阻止底部的盐碱上升,也使盐碱量大大减少。
采用上述四种方法进行盐碱土改造后,我们种植了近百种绿色植物。
经过几年的养护、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三季有花花常开,四季常青景常在,芳草铺地不见土,花果满院乐常来”的园林景观(图3)。
也为我国在强盐碱地上进行绿化美化提供了一种途径。
3建议3.1增施有机肥料在盐碱地区的主要景区、无论是公园(游园)、居住小区,还是道路、庭院中的各种花草树木,为了达到正常生长的目的,改良盐碱地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盐碱地上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而且在腐烂过程中,还能产生酸性物质中和盐碱,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冀东监狱20多年来,栽植的近百种绿色植物的成活率、保存率都能达到98%以上。
3.2坚持挖坑晒土灌水压碱秋天,经过一个雨季的淋洗,土中含盐量少了,把树坑里的土挖出,放在坑边晒4~5个月,促进土壤熟化;春季,植树前先灌大水或勤灌水,以降低含盐量,这样做与换种植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3.3做好排水系统盐碱地的一大特点,就是地下水位高,带有盐碱的水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将盐碱留到地面上,给绿化工作带来困难,做好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重要环节。
这项工作必须和基本建设统一结合起来,完善绿化建设的排水系统,使积水及时得到排除,从而大大降低地下水位。
3.4严格掌握盐水运动的规律植树后先灌大水进行压碱,并及时松土,每过10~15天左右,趁盐碱未返上来之前,再浇一遍透水,把盐碱压下去,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而促进成活。
在第二次浇水后,要及时封堰,这样既保水、又防止返盐碱。
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浇水必须浇足,千万不要浇半截水,更不得频繁浇水。
3.5在盐碱地建苗圃在盐碱地区绿化过程中,除选择适应盐碱地生长的苗木之外,在本地建苗圃更为重要。
首先要在本地区地势高、土壤良好、土地平坦地段建苗圃。
在苗圃中,每隔5m必须留出排水沟,在垅中有针对性地培育抗盐碱性较强的树种,本地苗圃自繁自育,引进、驯化培育出的苗木适应性更强,成活率和保存率会更高。
用当地的苗省工,省钱,可降低绿化成本。
3.6抓好各个环节的建设工作盐碱地区绿化建设,因投资多、耗费人力大,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难以见效果,因此,除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盐碱地绿化技术外,起苗、运输、假植、修剪、栽植、浇水等一系列栽植技术和管理环节,都要强化扣紧。
一定要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以减少根系水分蒸发,利于树木成活。
栽后及时抓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使其真正发挥生态效益。
盐碱地绿化的优良树种——白刺摘要: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部沿海,属半干旱气候,平均无霜期183~19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mm左右,多集中在夏季,土壤以盐碱土为主。
由于绿化难度大,投资高,见效慢,盐碱地的绿化一直是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面对的难题,尤其是渤海沿岸几个县市的绿化难度更大。
种植传统的耐盐碱树种如刺槐、臭椿、国槐、白蜡等树种,如不进行特殊的土壤改造,在这些地段根本无法存活,即使当时成活,以后也会逐渐死去。
开发利用乡土树种,挖掘野生植物资源是盐碱地绿化的新思路,我们筛选出了几个具有利用价值的树种,白刺就是其中最适宜盐碱地绿化,最具有利用价值的一种野生地被植物。
关键词:白刺盐碱地绿化1、生物学特性白刺为蒺藜科、白刺属匍匐性小灌木,俗称地枣、地椹子、沙樱桃等。
常匍匐地面生长,株高30~50cm,多分枝,少部分枝直立,树皮淡黄色,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状,枝条无刺或少刺;叶互生,密生在嫩枝上,4~5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叶长1~2cm,先端钝,基部斜楔形,全缘,表面灰绿色,背面淡绿色,肉质,被细绢毛,无叶柄,托叶早落。
花序顶生,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绿色,萼片三角形,花瓣黄白色。
果实近球形,径5mm左右,果实成熟时初为红色,后为黑色,酸、涩,有甜味,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白刺在渤海湾地区的物候期,3月中旬叶芽形成萌动膨大,4月中旬新梢开始生长并进入展叶盛期,部分出现花蕾,5月上旬为开花盛期,6月下旬果实由绿变红、变紫直至紫黑色开始成熟,7月果实成熟并开始脱落,11月下旬为落叶期,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白刺的适应性极强,耐旱、喜盐碱、抗寒、抗风、耐高温、耐瘠薄,为荒漠地区及荒漠平原典型植物,是我国寒温、温和气候区的盐渍土指示植物。
白刺为旱生型阳性植物,不耐庇荫、不耐水湿积涝。
自然生长于盐渍化坡埂高地和泥质海岸滩垄光板裸地上,耐盐性能极强。
多生长在干燥、多风、盐碱重、土壤贫瘠、植物稀疏的严酷环境中,往往自成群落,伴生植物较少,在土壤含盐量1.2%以上的地方偶见有盐地碱蓬、翅碱蓬、柽柳、中华补血草等混生。
白刺分布于我国的西北沙漠地区及华北、东北沿海地区,张家口坝上、天津、沧州、东营等地都有野生,主要有白刺(Nitraria schoberi L.)和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