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挖孔桩施工措施学习资料

人工挖孔桩施工措施学习资料

1 工程概况 (1)2 人工挖孔施工方法 (1)2.1 机具设备准备 (1)2.2 挖孔灌柱桩的施工程序 (1)2.3 同一墩台各桩开挖顺序 (1)2.4 挖孔 (2)2.5 混凝土护壁 (2)2.6 孔内通风 (2)2.7 排水 (3)3 挖孔桩竖井爆破设计(桶形掏槽爆破) (3)4 安全保证措施 (4)4.1 一般安全保证措施 (4)4.2 爆破安全控制设计 (6)4.3 爆破安全控制管理程序 (7)大中桥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1 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桩基基本上为挖孔桩基,桩径为1.2m、1.5m和1.8m三种,桩长为9~38m 其中15~20m长的桩占多数。

大部分桩分布的地质情况一般为:表层为种植土,上部为较密实的亚粘土,中、下部为全风化片麻岩和强风化片麻岩,持力层为弱风化片麻岩,基本无地下水或有少量孔隙渗水。

因此,上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适合采用人工挖孔成孔工艺。

2 人工挖孔施工方法2.1 机具设备准备人工挖孔前,准备好提升机具、挖孔工具、水平运输工具及其他必需的机具设备等,2.2 挖孔灌柱桩的施工程序场地整平一放线、定桩位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一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一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一安装垂直运输架、卷扬机、吊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一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注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注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一检查持力层一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注桩身混凝土。

2.3 同一墩台各桩开挖顺序本合同段大中桥桩基,除有个别桥台为双排桩外,其余墩台一般为单排桩,每排为4~6根,桩与桩之间的中心距一般为6.8~7.2m。

开挖时,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和地质情况,位于旱地或山坡地上的桩基,可安排同时开挖;位于水田或水塘中,淤泥、软土层较厚,可先安排开挖地下渗水量较大的桩孔,集中抽水,降低其他孔的水位。

2.4 挖孔在地面按衬砌处理挖深im安放模板,浇筑C2(砼形成井圈,井圈上口即井台座比周围地面高出20-30cm 以避免井口进水。

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0.5cm,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成扩底形。

弃土装入吊桶。

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装提升架,用1t 慢速卷扬机提升, 吊至地面上后, 用手推车运出。

当开挖中遇到岩石可采用风钻或凿岩机钻炮眼小药量电引爆的浅眼爆炸法施工,要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防止震坍孔壁,爆破后再采用人工清凿继续开挖,以这种方式循环进行施工,直至桩底设计标高。

注意每次砼衬砌浇筑前都要将内模定位一次,以保证桩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置。

2.5 混凝土护壁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桩孔设混凝土护壁,每节高1.0m,护壁厚10cm 加配适量© 6光圆钢筋,钢筋间距30cm混凝土用C2(。

如桩孔围岩完整性比较好,不易坍孔,则不设混凝土护壁。

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桩孔设混凝土护壁,每节高1.0m,护壁厚10cm加配适量© 6光圆钢筋,钢筋间距30cm混凝土用C2(。

如桩孔围岩完整性比较好,不易坍孔,则不设混凝土护壁。

本标段桥梁人工挖孔桩采取分段挖土、分段护壁的方法施工, 以保证操作安全。

分段现浇混凝土护壁厚度,一般取受力最大处, 即地下最深段护壁所承受的土压力及地下水的侧压力, 确定其厚度。

施工过程中地面不均匀堆土产生偏压力的影响可不考虑。

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注,上部留100mr高作浇注口,拆模后用砖砌或混凝土堵塞,混凝土强度达1MP即可拆模。

2.6 孔内通风在地面上用鼓风机或风扇,通过© 50的塑料管不断的将新鲜空气运到孔底,中间停工再复工前将井底的空气也要彻底抽换。

每次爆破后应随即进行通风排烟清孔15分钟,并由负责人检查孔内无毒后,施工人员再下孔操作。

孔深超过 10m 时,应经常检查孔内二氧化碳浓度,如超过 0.3%,应加大通风力度,比如将 通风管径加大至© 80。

2.7排水孔内如渗水量不大,可以采用人工排水,当挖到桩底时,可在桩位的一角 挖一个0.6*0.5*0.5 的集水坑,用潜水泵抽水,渗水较大应边施工边采用抽水坑 抽水,如同一墩台有几个桩孔同时施工, 可以安排超前井挖,使地下水集中在一孔内排除。

一般说砼衬砌有较好的防水作用,是挖孔桩护壁支撑的首选施工方案。

3挖孔桩竖井爆破设计(桶形掏槽爆破)平面图说明:上图为竖井掏槽爆破布孔图,图中尺寸单位为 cm ;有数字编号的钻孔为爆破孔,其中编号8-15为扩槽孔;无数字编号的两个孔,为不装药的钻孔;H- 为掏槽爆破深度,m(1)钻孔孔径©两个空孔孔径42 mm两个空孔孔径© =42mmnC 1 IfT J 50 123□:A-AA(2)孔距a、排距b ,见竖井掏槽爆破布孔图示,为暂定参数,具体根据爆破效果调整。

( 3) 掏槽深度H竖井掏槽爆破自上而下分层,逐层进行钻爆,每层掏槽深度H,暂定为H<2m ,最后一层为钻孔不得进入建基面,具体根据第一次爆破效果进行调整。

( 4) 单孔装药量Q1单孔装药量Q1暂定为:中心掏槽1〜7号孔,单孔Q仁200g ; 8-15号扩槽孔,单孔装药量为150g。

具体根据第一次爆破效果进行调整。

( 5) 起爆分段中心1〜7号掏槽孔为毫秒1段(msl),扩槽8〜15号孔为毫秒3段(ms34 安全保证措施4.1 一般安全保证措施4.1.1 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绳。

挖孔工作暂停时,孔口必须加盖。

4.1.2施工便道进出口、转变处及施工区内布置提示牌,危险区设置警示牌。

4.1.3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无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中处理故障,当必须下入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在检查内有害气体,并备齐防毒、防溺、防坍埋等安全设施后方可进行。

4.1.4挖孔桩采用C20砼护壁,视桩孔岩质情况,进行适当深度的护壁支撑4.1.5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每天进行例行安全监督检查,深入现场纠“三违”,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予以制止,必要时按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4.1.6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施工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抢救,力争将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避免由于组织不及时或不当造成损失和事故的扩大。

4.1.7 挖孔桩挖孔作业时,现场配置手摇卷扬机。

当突发性停止电源供应时,用手摇卷扬机将井下作业人员及时提上来。

4 .1.8挖孔桩施工必须做好坑洞的安全防护工作,在坑洞周围设置安全防护栏,防止非施工人员误闯正在施工的孔洞而出现意外;孔口设置的钢护筒或混凝土护筒要高出原地面20~30cm ,防止孔口落物砸伤人。

施工区域内用隔离网及警示带进行隔离,并挂上安全牌。

4 .1.9桩基井口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每个井口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

当天施工完毕,必须对井口进行封盖,防止坠落事件发生。

4.1.10 作业前应对升降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对卷扬机的运转情况、制动情况进行检查,对钢丝绳、导向滑轮、出料斗、吊笼、吊勾的使用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及时更换。

4 .1.11现场施工用电线路搭接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连接,禁止乱搭接线路,确保现场施工用电安全。

4 .1.12施工用电采用380 伏动力电源,设备用电采用电缆并装漏电断路器,线路架空,保证用电安全,节约用电。

4 .1.13 井下施工人员应备停电应急灯,以防停电带来不便。

停电时,井下作业人员必须停止施工,可采用手动辘轳将井下作业人员迅速拉上地面。

4 .1.14下井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乘坐钢吊桶下井,下井缆绳必须牢固。

4.1.15 人员上下、出碴利用卷扬机吊桶配合,卷扬机制动器、钢丝绳在每班开工前例行检查、定期保养,人员上下另佩安全绳,在上下时,安全绳带劲随人员上下。

4 .1.16 井下人员工作时,井上必须有人员观察井下人员防止意外发生,防止落物伤人、防止中暑、防止缺氧中毒等事故发生。

4 .1.17桩基挖出的土应及时运走,禁止堆在井口周围对孔壁产生额外压力。

4 .1.18桩基进行爆破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和爆破安全管理规定。

孔内遇到岩层须爆破时,宜采用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

孔深大于5 米时,必须采用电雷管引爆。

爆破作业人员下井装药前,严禁带手机或对讲机下井进行装药操作,严禁在装药过程中使用电话或对讲机,防止通过静电流引爆雷管发生爆炸,起爆前,井口必须用竹跳板等物进行覆盖。

爆破作业人员必须做好警戒工作,撤离至安全部位才能进行起爆作业。

4.1.19 爆破作业后用空压机或鼓风机向井下送风,确定井下有害气体交换完毕(不小于30min),从上至下排险后方可下井施工。

井下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特别是其他孔的井下施工人员)须撤离至安全区域。

4.1.20桩基井口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每个井口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

当天施工完毕,必须对井口进行封盖,防止坠落事件发生。

4.1.21本标段大中桥有部分桩基处于开挖高边坡坡脚,边坡岩石较破碎,为防止碎落物进入桩孔,在桩孔开挖过程中,可采用钢管排架配合竹觀版、安全网搭设简易防护墙(见下图),同时安排专人观察边坡稳定情况,女口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撤离。

4.2爆破安全控制设计本工程爆破由于距离长,爆破附近区域民房多距离近,根据现场爆破环境的复杂情况和爆破的所带来的危害,我部进行精心设计,科学计算和现场的严格控制确保工程爆破的安全实施。

爆破危害主要考虑爆破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危害,爆破飞石的危害,爆破后有毒气体对人员的危害。

爆破安全管理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执行。

4.2.1爆破振动安全根据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公式及在类似进行的爆破试验所获得的有关参数V=K (Q1/3/R)=K=Q1/3/R式中:V-质点峰值速度(cm/s)-比例药包Q-最大一段起爆药量(kg)R-测点至药包中心距离K-速度规律中的常数-速度衰减指数当地居民房屋离本工程爆破区最近距离50m,故爆破振动按50m距离进行校核。

根据已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K 取100, 取2,一段起爆药量按100 g, R 按100m 校核。

振动速度:V=K (Q1/3/R)=100(1001/3/100)2=0.0002cm/s故能充分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4.2.2 爆破飞石安全距离Rf=40d式中:d-钻孔直径,取1英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