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1.下列哪些离子在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A.钠离子和钾离子B.钠离子和氯离子C.钾离子和氯离子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2.静脉注射时常用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载体,将各种药物输入人体,该过程中生理盐水的功能主要是()A.运输药物进入细胞B.提供能量C.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供应水分3.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
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A. x>y>zB. y>z>zC. z>y>zD. z>x>y4.人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 kPa左右,主要源于血浆中含有下列哪些离子( )A. Na+和K+B. Na+和Cl-C. K+和Cl-D. HCO和HPO5.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 )A.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B.血浆的pHC.血浆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D.人的体温6.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其大小与下列哪几项有关( )①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②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③血浆中Cl-的含量④血浆中Na+的含量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7.血浆渗透压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B.血浆中Cl-含量C.血浆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D.血浆中Na+含量8.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①葡萄糖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氨基酸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A. K+B. Na+C. Cl-D. Na+和Cl-10.下列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的是( )A. Na+的含量B. Cl-的含量C.血浆蛋白的含量D.血红蛋白的含量11.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大、12.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人体血浆的等渗溶液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D.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3.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体积,而与溶质微粒数目关系不大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D.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4.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溶质微粒的体积关系不大B. 0.3 mol/L的NaCl溶液和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同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5.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C.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无关D.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低16.下列关于“渗透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B.单位体积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D.人体细胞外液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17.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B.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8.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D.血浆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是不存在个体差异的19.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A.复合氨基酸B.葡萄糖和维生素C.无机盐D.血浆蛋白20.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 )A.氧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21.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O3结合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22.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升高血浆中的pHB.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降低血浆中的pHC.剧烈运动后,会降低血浆中的pH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pH的高低23.可以维持酸碱平衡的无机离子是( )A. K+B. Na+C. Ca2+D. HCO24.血浆pH值的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
正常人血浆中的pH值稳定在( )A. 7.35~7.45B. 8.35~8.45C. 5.35~5.45D. 6.35~6.4525.正常人体细胞外液酸碱度的变化维持在一个较狭小的范围,通常接近( )A. AB. BC. CD. D26.人剧烈运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45B.远小于7.3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27.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C.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D.血浆中含有HCO和HPO等离子28.下列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的物质是( )A. HCOB. SOC. K+D. ATP29.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
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材料略。
(2)方法步骤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__________,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对左手无名指进行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①某学生配制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措施。
③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课题进行相关研究,进而探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现已得到了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两类动物的血浆各50 mL,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
(1)你的设计依据__________原理。
(2)应准备的仪器有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玻璃纸、膀胱等)、细线。
(3)实验的步骤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
③将漏斗浸入到烧杯中,然后向漏斗中倒入海洋动物的血浆,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预测和结论: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中华鲟是一种主要生活在长江的最低等的硬骨鱼。
它在长江里出生,在大海里长大,待性成熟以后,又回到出生的地方繁衍后代,洄游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中华鲟对淡水环境的适应性”为研究课题,欲探究中华鲟和长江淡水鱼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现从某科研单位得到从大海洄游到长江的中华鲟的血液和终身生活在长江的淡水鱼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这两类动物的血浆。
请你帮助设计实验,并完成研究任务。
(1)实验原理:渗透作用(2)材料和用具:中华鲟的血浆、淡水鱼的血浆、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