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
B3
制度
管理
8分
C7
常规制度
4分
建立德育工作常规制度(如教师、班主任考核制度、学生奖惩条例、清洁卫生制度、师生值日制度、班级管理评比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治安管理制度等),并认真执行。确定各处室、各年段、教研组、团队、学生会等组织应承担的具体任务及工作措施,有完备的考核、评估及奖惩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B10
学校
家庭
社会
相结合教育
3分
C39
指导
家庭
教育
2分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网络学校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分类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成才观、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挥家庭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查阅资料
家访
社会访谈
C40
校外德育
队伍建设
1分
加强校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法制副校长选聘制度,建立学校关工委,积极吸纳“五老”队伍及其他社会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每学期至少有两次以上的教育活动。
A3
绩
效
与
评
价
16分
B12
德育
绩效
8分
C43
学生质量
2分
思想觉悟高,道德素养好,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自尊自律,积极向上。校风好、教风正、学风纯,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资料保存完好。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C44
德育
成绩
2分
德育学科合格率达95%以上,其中优良率小学85%以上,初中为75%以上,高中为70%以上(毕业会考成绩)。
C45
操行
评定
2分
学生操行合格率98%以上,特殊生帮扶工作效果明显。
C46
德育
成绩
2分
学生犯罪率、非正常死亡率为零,中学生违纪率2%以下(受校纪处分以上)。
B13
综合
评价
8分
C47
师生
意见
2分
师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召开座谈会
问卷
征求意见
C58
家长
意见
2分
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C49
召开师生座谈会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C26
诚信教育
2分
树立以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创建“诚信校园”、“诚信班级”、做“诚信作业”、进“诚信考场”、当“诚信公民”等形式,让中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待人、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C27
安全法制
教育
A2
内
容
与
方
法
51分
B11
特殊
群体
教育
4分
C41
关注
特殊
学生
2分
关注“留守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残疾学生”、“问题学生”等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便利条件,切实保障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查阅资料
家访
社会访谈
C42
帮扶
措施
2分
把特殊生教育工作列入教职工年终考评内容,重点加强对网络痴迷者、学习困难者、生活艰难者、严重心理障碍者和经常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做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治工作,建立教育跟踪档案。
C2
重视
德育
工作
1分
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德育为首,完善德育体系,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C3
面向
全体
学生
1分
确立现代德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充分尊重学生成长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多方面了解学生,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全面发展。
C24
人文科技
1.5分
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创新、科学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用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感染学生,激发青少年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B7
基础
道德
教育
14分
C25
行为规范
教育
4分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实施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和遵纪守法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良好形象。
C22
民族精神
教育
1.5分
每年9月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主题明确,方案具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C23
传统教育
1.5分
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心怀感恩,学会做人。
4分
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制定安全工作预案,组织演练,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开展健康卫生、禁烟禁毒、预防艾滋病、遵守交通法规等珍爱生命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认真实施普法规划,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制素质,控制违纪违法现象,杜绝犯罪,增强学生尊重、保护他人权益的意识。
C28
心理健康
教育
2分
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配备专(兼)职教师,经常开展心理辅导咨询等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胡集中心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
一级
指标
(分值)
二级
指标
(分值)
三级
指标
(分值)
评 价 标 准
评分
评价
方法
A1
组
织
与
管
理
33分
B1
办学
思想
4分
C1
全面贯彻
教育方针
2分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端正,有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的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
听取汇报
查阅资料
召开教师座谈会
课程改革
2分
认真实施课程改革,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育人环境。
C33
校本德育
课程
2分
积极开发有利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校本德育课程,发挥校本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C34德育科研
2分
有市级以上德育科研课题立项;近两年内教师在市级以上德育课教研活动、德育论文评选中获奖中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出版社)发表论文、论著。
经验
推广
2分
近两年,学校德育创新成效显著,并产生广泛影响,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推广。
C50
社会
影响
2分
近两年,学校德育工作典型经验被新闻单位报道;周边群众、社区及有关机关团体对学校德育工作情况反映良好。
C17
课外
活动
师资
保障
1.5分
把课余活动的组织指导纳入教师职责范围,记入工作量。
C18
优化
环境
1.5分
优化校园内外的治安、文化、卫生、交通环境,创建文明、安全、和谐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C19
经费
投入
与
管理
1.5分
学校确保德育工作的经费开支,确定德育经费开支科目,主要用于调查和课题研究、德育师资培训、先进表彰、德育考察、大型德育活动、德育软件开发等。
C38
社会
实践
活动
3分
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至少有一处稳定的校外德育基地,有定期活动记录。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军事训练、科技观摩、小发明、小创造、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保证小学生每年社会活动时间不少于10天,初中生不少于20天,高中生不少于30天。
C29
网络管理
2分
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创造条件在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寒暑假向学生开放上网机房,吸引学生在学校参加网上活动。运用网站过滤软件,开展健康益智网络活动,丰富规范网页内容;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健康上网,远离社会网吧、远离色情、远离暴力。
A2
内
容
与
方
法
51分
B8
课堂
教学
10分
C30
德育课程
B2
机构
建设
3分
C4
组织领导
1分
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德育工作方案,定期研究德育工作,解决实际困难。
C5
德育处室
1分
城区中小学、乡镇所在地中、小学设德育处,村级完小确定一名德育专职干部具体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C6
团、队组织
1分
学校党组织重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定期研究解决中小学团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团、队、学生会组织网络健全,职责分工明确,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分
开足上好中小学德育课程,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改汇报
召开师生座谈会
查阅资料
C31
学科渗透
2分
学校认真组织实施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开足上齐音乐、美术、体育等文体类课程,积极发挥各学科育人功能,并在教材建设、考试评价改革中予以保证。
C32
B9
校园
文化
活动
12分
C35
校园
文化
环境
建设
3分
校舍功能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校园文化基础设施齐全,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结合,校园文化富有特色,学校广播室、网站、团队活动室、展览室、宣传栏、升旗台等发挥育人功能,黑板报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育人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