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高考生物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高考生物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母题09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母题来源一】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Ⅰ卷)【母题原题】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 b不育,而雌配子X b可育。

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 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 b X 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 B X 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 b 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 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 b 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 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母题来源二】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母题原题】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 B、X b表示。

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 M L M(M型)、L N L N(N型)、L M L N(MN型)。

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 M L N X B X B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1携带的X b可能来自于I-3【答案】AC【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只能遗传给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以来自于母亲,也可以来自于父亲,既能遗传给女儿,也能遗传给儿子。

在MN血型系统中,M型、N型和MN型的基因型依次为L M L M、L N L N和L M L N。

仅研究红绿色盲,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1的基因型为X b Y,由此推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X B Y和X B X b,Ⅱ-2和Ⅱ-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 B X B∶X B X b=1∶1。

仅研究MN血型,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L M L M和L N L N,因此Ⅱ-1、Ⅱ-2和Ⅱ-3的基因型均为L M L N。

综上分析,Ⅱ-3的基因型为L M L N X B X B或L M L N X B X b,Ⅱ-2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1/2,A、C正确;Ⅰ-3和Ⅰ-4的基因型分别是L M L M和L N L N,因此Ⅱ-4的基因型为L M L N,表现型为MN 型,B错误;Ⅰ-1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X B Y,因此Ⅲ-1携带的X b来自于Ⅱ-3,Ⅱ-3携带的X b来自于Ⅰ-2,即Ⅲ-1携带的X b可能来自于Ⅰ-2,D错误。

【点睛】遗传系谱图试题的解题技巧(1)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①寻求两个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②找准两个开始:从子代开始;从隐性个体开始。

③学会双向探究:逆向反推(从子代的分离比着手);顺向直推(已知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可直接写出基因型;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先写出基因型,再看亲子关系)。

(2)对于系谱图中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若不知道遗传方式,则首先要以系谱图中“各家庭成员的亲子代的表现型”的为切入点,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系谱图写出双亲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已知遗传方式,则需结合系谱图写出双亲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如果是两种遗传病相结合的类型,可采用“分解组合法”,即从每一种遗传病入手,算出其患病和正常的概率,然后依题意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答案。

【母题来源二】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生物【母题原题】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_____。

(3)以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均为野生型,F1中雌性个体均为野生型,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朱红眼(2)BbX A X a BbX A Y 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3)如图【解析】根据杂交组合甲分析可得,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杂交组合乙分析可得,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同时结合杂交组合甲、乙、丙分析可知,白眼雄性个体是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均呈隐性表达时出现。

(1)分析杂交组合甲可得,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受到性别影响,两个野生型亲本杂交,得到全是野生型的雌性后代和既有野生型又有朱红眼雄性后代,故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

(2)分析可得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中雌性无朱红眼,雄性有朱红眼,所以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出现野生型∶棕眼=3∶1,故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因此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为BbX A X a和BbX A Y;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可以发现是由于A、a 基因和B、b基因均呈隐性表达时出现。

(3)由于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为BbX A X a和BbX A Y,故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 a Y,可产生的配子为bX a和bY,比例为1∶1;由于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丙组F1中出现棕眼个体且没有朱红眼个体,故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 A X A可产生的配子为BX A和bX A,比例为1∶1;因此可获得后代基因型有BbX A X a、bbX A X a、BbX A Y和bbX A Y,且比例满足1∶1∶1∶1,故遗传图解如下:【命题意图】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比较,培养归纳与概括、推理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对人类遗传病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提高关注遗传病的意识,辩证地看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培养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体健康。

【命题规律】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已造成一定危害,可能导致人类的遗传物质的损害而影响下一代。

高考题中加大了本部分考题与生活的联系,针对人类的遗传病问题,高考常借助文字信息、表格数据和遗传图谱考查遗传病的亲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导、遗传病遗传方式分析、某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计算等。

【得分要点】1.巧用分解组合法解答遗传病概率问题(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3)甲、乙两病均患的概率是m·n;(4)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2.XY型的三种遗传类型的比较类型伴Y染色体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的位置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隐性基因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显性基因特点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

②隔代交叉遗传。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母亲正常,儿子一定正常。

②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模型图解3.“三步法”快速突破遗传系谱题4.口诀法区分常见的遗传病类型5.表格法比较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遗传病类型遗传特点举例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①男女患病概率相等②连续遗传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隐性①男女患病概率相等②隐性纯合发病,隔代遗传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伴X染色体显性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②连续遗传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单基因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②有交叉遗传现象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红绿色盲、血友病伴Y遗传具有“男性代代传”的特点外耳道多毛症多基因遗传病①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②易受环境影响③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冠心病、唇裂、哮喘病、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甚至胚胎期就引起自然流产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1.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黑色素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在一个现代化的封闭式养鸡场内,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研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C.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D.若F1雄鸡与这只雌鸡交配,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说明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说明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即偶然发现的胫色为黑色雌鸡的基因型为Z a W,与浅色胫的雄鸡(Z A Z A)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即雌性为Z A W,雄性为Z A Z a),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Z A W:Z a W:Z A Z A:Z A Z a=1:1:1:1,即F2中黑色胫:浅色胫=1:3,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B 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1中的雄鸡(Z A Z a)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C正确;若F1雄鸡(Z A Z a)与这只雌鸡(Z a W)交配,则子代中Z A W:Z a W:Z A Z a:Z a Z a=1:1:1:1,即子代黑色胫鸡中雄鸡:雌鸡=1:1,D错误。

2.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绿色盲症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是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母亲可以正常【答案】B【解析】红绿色盲症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A正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母亲可以是携带者而不患病,B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其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C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必有一方是患者,女患者的母亲可以正常,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