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Bricker)术全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Bricker)术诊断:膀胱肿瘤 D41.401膀胱恶性肿瘤 C67.900膀胱恶性肿瘤术后复发 C67.900a手术方式:膀胱全切术(根治性) 57.7102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 57.7104回肠代膀胱术 57.8701输尿管造口术 56.6102现病史1.患者于2014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呈酱油色不伴血丝血块,伴尿频尿急,不伴发热、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
于2014年11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电灼术(TURBT)。
术中所见膀胱颈部见绒毛样新生物,膀胱左侧壁、左侧输尿管开口周围见范围约5cm实质性新生物,基底宽,侵及浅肌层。
取膀胱颈部及左侧壁新生物送病理。
术后病理示:“膀胱颈部”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膀胱左侧壁”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
于2014年12月及2015年1月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3次。
此次以膀胱恶性肿瘤收住入院,拟进一步行LA全膀胱切除术+Bricker术.2.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呈鲜红色伴血块,伴短期尿频尿刺痛,不伴腰部不适,不伴发热、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
于2014.10.31至第四人民医院就诊,B超示:前列腺增生伴结石,膀胱实质性占位;CTU示:膀胱壁厚薄不均匀(右侧增厚),膀胱底部小结节伴点状钙化,考虑肿瘤性病变。
于2014.11.13至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血RT示:WBC8.4*10.9/L,RBC4.22*10.12/L。
肌酐7.umol/L。
CTU示:膀胱前下壁结节,膀胱癌可能,盆部CT增强:膀胱前下壁结节。
于2014-12-3至我院就诊,Cysto(2014.11.27)示:膀胱占位,膀胱前壁可见大片菜花样新生物。
NMP22示:弱阳性。
膀胱DWI提示:“膀胱前底壁小结节灶。
”行TURBT,术后病理:膀胱前壁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顶壁地毯样新生物:尿路上皮原位癌。
术后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2次,此次入院,拟行LA-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
3.患者两年余前于浙江桐庐县中医院诊断“膀胱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检示:膀胱低分化癌。
术后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一年,期间复查膀胱镜和泌尿系超声未提示复发。
四个月前患者于当地医院复查示“膀胱肿物”,遂至我院查彩超示:膀胱左侧壁占位3.4*1.2厘米;膀胱镜示:膀胱癌术后复发;膀胱核磁共振示:膀胱左侧后壁占位,考虑膀胱癌复发,左侧盆底见肿大淋巴结影;全身骨扫描未见转移。
病程中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发热。
2015年1月我院行TURBT术,术后病检示“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并行新辅助化疗两周期。
现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膀胱恶性肿瘤”收入。
鉴别诊断:1.膀胱结石:多伴尿痛、排尿中断等症状,B超、KUB、膀胱镜检查等有助鉴别。
2.膀胱异物:膀胱异物可以引起排尿困难,有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有膀胱异物置入的病史,但多掩盖病史,需仔细询问,膀胱镜检查是主要鉴别手段,可以直接看到异物的性质、形状和大小,膀胱区平片对不透光的异物有鉴别诊断价值。
实验室器械检查腹部彩超(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5-02-10):右肾皮质区偏高回声结节,直径14mm.肿瘤标记物(常熟市医学检验所 2015-02-10):未见明显异常。
肝肾功能(常熟市医学检验所 2015-02-10):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CT(常熟市医学检验所 2015-02-10):右肾低密度占位病变直径17毫米,有明显强化,考虑MT。
SPECT-CT示(仁济医院 2015-02-16):双肾GFR正常。
双肾核磁共振(仁济医院 2015-02-14):AML可能,但不能除外RCC。
尿常规:尿培养:治疗措施:1.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行择期、限期手术治疗。
2.术前详细交代病情,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
注意事项:术前详细交代病情、手术风险,告知术中转开放手术治疗,告知肿瘤复发、转移可能,根据术后病检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尿量、引流量等。
术后六小时病程:患者今在全麻下行。
现无头晕黑曚、胸闷胸痛、恶心呕吐、腰酸腰痛,无腹痛、腹胀等不适主诉。
查体:神清,气平,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
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造瘘口双侧输尿管单J管引流通畅,尿色清,尿量正常。
双侧负压引流引出淡血性液体少量。
处理:继续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密观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和引流量、尿量情况。
术后1天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患者诉 / 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
查体:神清,气平,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腹软,无肌卫,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
切口处敷料干洁、少量渗出,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输尿管单J管引流通畅,术后造口袋尿量,负压球引流通畅、色淡红,①,②,胃肠减压量。
处理:1. 今晨复查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2.伤口换药,注意双侧输尿管单J管引流通畅程度;3.术后给予抗炎、营养支持;4.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尿量变化和引流变化。
术后2天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患者诉 / 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
查体:神清,气平,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腹软,无肌卫,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
切口处敷料干洁、少量渗出,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输尿管单J管引流通畅,术后造口袋尿量,负压球引流通畅、色淡红,①,②,胃肠减压量。
处理:1. 今晨复查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2.伤口换药,注意双侧输尿管单J管引流通畅程度;3.术后给予抗炎、营养支持;4.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尿量变化和引流变化。
辅检:昨日报告示,对此处理:术后3天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患者诉左 / 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
肛门已排气,无腹胀恶心。
查体:神清,气平,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腹软,无肌卫,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
切口处敷料干洁、少量渗出,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输尿管单J管引流通畅,术后造口袋尿量,负压球引流通畅、色淡红,①,②,胃肠减压量。
处理:1. 今晨复查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2.伤口换药,注意双侧输尿管单J管引流通畅程度;3.术后给予抗炎、营养支持;4.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尿量变化和引流变化。
准予少量饮水,继续观察。
术后4天少量饮水,余同前。
术后5天6天流质,再半流质。
出院医嘱:注意休息及营养,饮食注意容易消化,若有发热、腹胀腹痛等不适,及时就诊;1.保持切口干燥,至泌尿外科门诊复诊拆线(每天上午十点后,门诊536诊室,孟晓红护士长);造口护理事项遵孟晓红护士长医嘱安排;2.术后至病房查询病理报告;3.术后至陈海戈医师膀胱肿瘤专病门诊复诊(每周三);曹明医师膀胱肿瘤专病门诊复诊(每周四);黄翼然主任特需门诊复诊;薛蔚主任专家门诊复诊;李东主任专家门诊复诊。
开放膀胱全切+brickerss记录:膀胱癌术前病理:移行上皮癌2级膀胱癌根治+回肠代膀胱手术记录1.全麻成功后,病人取平卧位,拔除尿管,常规消毒铺巾.2.取耻骨联合上正中切口长约15cm,切开皮肤,浅筋膜,白线,腹膜外脂肪,腹膜,入腹,洗手.3.探查:肝脏,腹膜后,肠系膜根部,盆壁无结节.打开后腹膜,显露双侧输尿管,发现左侧输尿管明显扩张,直径约3.0cm,管壁变薄,内充满浅褐色尿液,膀胱与子宫及左侧髂血管有粘连.术中诊断,拟行膀胱癌根治+回肠代膀胱术4.距离膀胱4cm,找断双侧输尿管.远端结扎+缝扎,近端插入细尿管,固定后接手套.切断子宫阔韧带,圆韧带,主韧带.缝扎+结扎后切断子宫动脉.剥离膀胱顶部及后部腹膜.从两侧向中间剥离.剥离到膀胱颈部以下,切断尿道,切除膀胱.远端缝扎+结扎.切除子宫及输卵管.肠线缝合闭全阴道残端,间断全层缝合+浆膜层包埋.5.距回肓部约15cm,切取一段长约15-20cm的带蒂回肠肠绊.断端血运佳.闭合原肠管远近端:后壁,间断全层+间断浆肌层缝合,前壁,间断内翻+间断浆肌层缝合.吻合口约3cm,吻合完毕后检查吻合口无张力,通畅.闭全切取肠绊的远端:肠线连续全层缝合+间断浆肌层缝合.提起肠绊及双侧输尿管近端,行端端吻合:肠线连续全层缝合,吻合口通畅,无张力.吻合完毕后,将尿管从肠绊中引出,于麦氏点做一长约3cm的椭圆形切口,切除皮下脂肪,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腹直肌.腹膜,经由腹壁开口将肠绊引出4-6cm,将肠绊与腹壁各层间断缝合固定.造瘘口高于皮肤2cm.血运佳.肠绊无张力及扭转.6.严格止血,5-FU0.75+蒸溜水500ML,浸泡腹腔15分钟.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于肠绊内置胶管一条.,于盆腔内置一条乳胶管一条从侧腹壁引出.层逐缝合.7.术中麻醉满意,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600ml,未输血,尿量500ml,术毕标本送病理,病人安返病房.术后诊断:膀胱癌,引流物:尿管2条,1条乳胶管,1条胶管膀胱癌根治+回肠代膀胱手术记录手术程序:皮肤灭菌:1%,0.5%活力碘切口:下腹部正中切口(绕脐)发现病理:膀胱与周围分解尚清,腹膜后,膀胱周围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剖开膀胱见其内有多处肿瘤,较大者约3cm×3cm×3cm,菜花状,小者约0.2cm×0.2cm×0.2cm。
膀胱腔内可见少许坏死组织及血凝块。
处理步骤:1.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取上述切口。
2.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腹直肌前鞘,牵开腹直肌,显露膀胱前间隙及耻骨后间隙3.向前列腺尖部钝性分离膀胱及前列腺,切断并结扎耻骨前列腺韧带及耻骨后静脉丛。
4.分理出前列腺尖部,自其下穿过尿管,并于该处剪断之5.掀起前列腺尖部,向上分离之。
6.打开腹膜,进入腹腔,与腹膜返折处(附着于膀胱前壁处)细心分离膀胱前壁及顶部,底部。
7.找到双侧输尿管,尽可能向远端分离,保证足够长度后,剪断并结扎远端,近端插入8号尿管。
8.分离膀胱底,精囊,双侧输尿管(剪断并结扎),将膀胱,前列腺,精囊切除(含输精管残端及输尿管残端)9.检查回盲肠及升结肠,未见明显异常。
10.截取回盲肠及升结肠各约15cm,带血管蒂。
11.将回肠远端与升结肠近端行端端吻合(全层+浆肌层缝合)12.分别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截取回盲肠及升结肠直至干净,并用无水乙醇灌注约15分钟后再次冲洗截取肠段。
13.用3-0肠线全层缝合闭合两段使其成为新膀胱(贮尿囊),并于浆肌层缝合加固。
14.将结肠带去带化处理。
15.将双侧输尿管断端与贮尿囊(结肠壁)吻合,留置3mm输尿管支架管各一根,并行抗返流处理。
16.于升结肠最低处剪开一小口,与尿道断端吻合(4点法,1-0合成线),之前插入尿管,注水充盈气囊,稍用力向外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