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安排1.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2.玉米杂交制种田的播种3.玉米制种田去杂去劣4.杂交制种田的母本去雄5.玉米大面积制种田实地参观与调查6.玉米制种田材料收获成绩考核100=平时表现40分+实验报告60分平时表现:出勤、迟到、早退情况及田间操作等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回答问题、收获与体会等。
实验一、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试验目的:通过对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的学习,初步了解玉米杂交种生产的各主要环节,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内容玉米杂交种生产必须保证质量(纯度、发芽率、净度、水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的产量,为了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在整个杂交制种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隔离,规范播种,严格去杂去劣,做好花期预测及调节,及时去雄,收获前和收获后要及时降水,种子收获后正确存放,避免混杂。
一、安全隔离隔离方式有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屏障隔离与作物隔离四种。
隔离区采用四种隔离方式的安排方法如图所示。
为确保隔离区安全,在春玉米区一般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法。
制种田除了要符合安全隔离条件以外,还要求土壤肥沃,旱涝保收,田块成片、方整。
同时,管理要精细,力求达到高产。
二、规范播种•种子处理:播前对亲本种子进行精挑细选,挑出与亲本种子不一样的种子,挑选后晒种,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二)播种:地温要求:播种应在5厘米土层,低温稳定在10-12℃时进行;播期:一般在沈阳地区4月20日-5月15日,最适在4月25日-5月5日;在地温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播。
覆土:5cm;种肥分开:以防烧种;•踩好底格子与顶格子:保证出苗。
错期播种:制种田要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调整播种期,一般做法是按正常播期播种母本,错前或错后分两期播种父本(三)调节播期•制种区父、母本花期相遇,是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
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志是:母本雌穗抽丝比父本雄穗散粉早2-3天。
当父、母本的花期协调,达到良好的杂交结实效果,则可以同期播种,不必调节播期。
如母本开花期过早或比父本晚,就必须调节播种期。
实行错期播种,要先播开花较晚的亲本,隔一定日数再播另一个亲本。
错期播种的天数,因杂交组合杂交亲本生育期早晚、播种季节的天气情况、土壤等条件而异。
对新引进的杂交种,必须事先了解和掌握双亲在当地生长发育进程及开花习性,确定错期,才能大面积制种,否则会由于父、母本花期不遇或错期不当造成杂交制种失败。
(四)调节播期的方法•父、母本花期相差3天以内,生育期长的亲本在播种前一天晚上浸种与另一亲本同期播种。
•父、母本花期相差3天以上错期天数,按父、母本花期相差天数乘以1.5-2.0,所得的乘积即错期天数。
•按规定的错期天数,常受气候、墒情等因素制约,仍可能出现花期不协调或不适的情况。
因此可通过试验或根据经验,掌握父、母本幼苗生育形态,如幼芽拱土,一叶一心及二叶一心等,作为错期播种的指标更为可靠。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要做到早铲早镗,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为保穗攻穗,在抽雄前追施尿素30公斤。
注意粘虫、玉米螟及蚜虫的防治,尤其要加强父本行的管理。
父本长的不好,花粉量少,影响授粉,导致结实率下降,从而影响制种产量。
四、花期预测及调节在正常年份,一般调整播期就可能达到父母本花期相遇,但在气候异常年份,则要注意花期预测,以便及早了解花期相遇情况。
(一)花期预测的方法叶片计算法,即在制种田里选父母本生长情况有代表性的地段4-5处,每一处设一点,选有代表性的父母本植株各10株。
从苗期开始,随着植株的生长,在第5、10、15片页上,用彩色铅油涂上标记,母本比父本未抽出叶片少一片叶为宜。
倒扒叶片法,即拔节后,取代表株采用倒扒叶片法进行预测,以父本尚未抽出的叶片比母本多一片为宜。
幼雄穗观察法。
当植株拔节后15~16片叶时,结合内叶观察,辅以幼穗观察较为可靠。
一般以母本比父本幼穗大1/3~1/2为宜。
(二)花期调节的方法花期调节应以促为主,采取以下措施:1偏肥、偏水,增加铲镗次数。
在拔节前,作物对肥水反应比较敏感,可以采用偏水、偏肥,促进偏晚亲本的生长。
增加铲镗次数,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
在生育中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一般采用1-3%的过磷酸钙喷洒叶面。
2喷施激素或激素与化肥配合使用。
拔节期以后,可采用20PPM赤霉素或增产灵喷施偏晚的叶片或灌心叶。
也可以将激素溶解后加入1-1.5%的过磷酸钙和1-2%的尿素水溶液,喷洒次数可按需要确定,每隔3-5天一次。
五、去杂去劣玉米杂交种制种的去杂去劣应贯穿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要抓住苗期、拔节后抽穗前和收获脱粒时三个主要时期去杂。
•••••••苗期去杂可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根据苗色(黄、绿)、叶鞘色(绿、紫)和叶片宽窄等来识别,去掉与父、母本不一样的各类杂株。
拔节后抽穗前去杂,是根据株高、株型和叶片宽窄识别,特别注意去掉那些高大的杂交种植株。
收获脱粒时,可根据果穗形状、粒型、粒色、轴色等特性,将杂穗去掉。
玉米杂交制种田花期父本杂株率和母本杂株率应不高于0.2%。
常见的杂株、劣株种类优势株,这类杂株表现生长势强,植株粗壮、高大,极易识别;混杂株,这类杂株一般不具有亲本自交系的性状,也易识别;劣势株,常见的有白苗、黄苗、花苗,矮缩株和其它畸型株等,这类植株数量不多,易于识别;怀疑株,这类植株很象亲本自交系,一般较难识别,需认真检查,若在苗期不能肯定,则应在拔节期加以鉴别拔除。
六、母本去雄母本去雄是整个玉米杂交种生产的关键时期,母本去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种子的质量。
(一)母本去雄时间在沈阳及周边地区农民制种田母本去雄的时间一般是7月10-20开始到8月初结束。
母本去雄时最好要在每天的早晨进行,上午10点以前将母本雄穗彻底去完。
一般农民全天都在进行。
(二)具体操作•制种区母本及时、彻底、干净去雄是玉米制种成败的中心技术环节。
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在散粉前拔除;干净是指把母本雄穗整个拔除,不留残枝;彻底指全区所有母本雄穗一株不漏地拔除。
这三项去雄指标,必须做到。
一次花检母本散粉株率应不高于0.5%。
•为保证母本去雄的质量,目前母本去雄时采取摸苞带叶去雄的方法。
就是在雄穗露出顶端叶片前,当用手摸到包在叶片中的雄穗时,可带1~2片顶叶将雄穗拔除。
(三)注意事项每天上午逐垄拔一遍,不让母本有散粉机会,尤其是开花盛期,要做到风雨不误。
直至将制种田母本雄穗完全去除干净。
拔除的雄穗必须带出制种田,或饲喂牲畜,或挖坑埋掉。
去雄末期,全地块只剩下不到10%母本还没有抽雄时,就可以一次全部拔干净。
去雄全部结束后,隔2-3天还要到制种地全面检查一遍,以免留下漏拔母本雄穗。
七、提高结实率•剪短母本雌穗苞叶如果母本开花晚于父本,把母本雌穗苞叶的顶端剪去3cm长左右,可使母本提前2-3天吐丝,提早去雄也有提早雌穗吐丝的作用。
要求剪口向下,以免雨水渗入烂尖。
•剪母本花丝父本散粉晚于母本吐丝时,如时间长,造成母本花丝伸出过长下垂,影响下部花丝授粉,可把母本花丝剪短,留1.5cm长即可,有助于受粉结实。
如果不剪,母本将会有半边穗不结实,影响产量和质量。
•种植采粉区在制种田边单设一小块采粉区,将父本分期播种,供人工辅助授粉用。
•变正交为反交如果父本散粉过早(5-7天)可将原来的父本改做母本(去雄),将原来的母本改做父本(不去雄),使花期达到相遇,由于原来的父母本的行数是按比例种植的,父本行数少,将父本改做母本后,制种田的产量要减低。
因此,该法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八、割父本为了保证制种纯度,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降低种子混杂几率,应当在父本授完粉后,及时将父本植株砍除。
割除父本行的好处收获时可避免父、母本种子混杂,有利于保证杂交种子纯度。
割除父本可以改善母本行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父、母本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从而提高光和强度,增加干物质积累和粒重、提高制种产量。
同时也方便了种子的后期收获。
割父本是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应当积极推行。
九、秋收及降水玉米制种田后期工作主要是降水和收获(一)种子降水收获前的降水:站秆扒皮、砍头、搭挂。
收获后的降水:及时晾晒,如及时上桟子。
(二)降水方法•站杆扒皮:在玉米乳熟末期(辽宁地区一般9月10日以前)将母本果穗的包叶三分开,扒到底,防止果穗基部积水,子粒霉变。
注意用力不宜太大,以防掰掉果穗。
低洼晚熟地块扒皮后要砍头,加快降水。
•装栈子风干:地点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收获前搭好栈子,栈子距地面高50-60厘米,宽30-40厘米。
收获后的果穗去净玉米包叶及绒后装栈子。
装栈子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玉米栈子有孔隙,以利通风降水。
另外下雨时要防止雨淋。
(三)种子收获配制杂交种的隔离区在收获时,可先收父本行(如果未割父本),将父本行果穗全部收完核对无误后,再收母本行。
收获的父本行可作粮食,母本行上收获所得到的即为杂交一代种子,供大田生产应用。
(四)成熟标志籽粒形成期:是指玉米授粉时至约第15天的一段时间内,此阶段是决定籽粒多少的重要时期。
乳熟期:是从授粉后的第15~30天,此期是决定籽粒产量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籽粒干重快速增加,由于这个阶段籽粒内充满乳浆,故称为乳熟期。
而授粉后的第30~43天,籽粒失水加快,胚乳由胶状转变为蜡状,所以称为蜡熟期。
该•••••阶段籽粒干重的增加不如乳熟期快,但干物质仍在继续积累。
从籽粒胚的背面看,上部充实部分与下部未充实部分之间有一明显界线,称为“乳线”。
这时果穗苞叶略呈萎蔫,部分叶片发黄,下部叶片开始枯死。
蜡熟期过后,籽粒干重的增加日益缓慢,并进一步失水干缩,籽粒基部挤不出乳浆时,干重即不再增加,“乳线”消失,而达到生理成熟期,这就是完熟期。
在正常情况下,玉米进入完熟期表现出的主要特征特性是:苞片枯黄变白、松散,籽粒变硬发亮,并呈现本品种固有特征;“乳线”消失;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含水量降到33%以下,此时,粒重和产量最高,故为收获的最佳适宜时期。
(五)收获日期一般来说,玉米达到完熟期为适宜的收获期,这时苞叶变黄松散,子粒变硬,并显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至于全株是否枯黄,则因亲本系而异)。
这时穗轴的水分高达50%以上,种子含水量达22-30%,如果不及时干燥而贮藏,遇热会发霉变质,遇到温度过低,胚部受冻,降低发芽能力。
玉米进入蜡熟后期,果穗的干物质不再增加,主要是干燥脱水过程,当日平均气温降至14.5℃以下时,玉米即完全停止干物质的增加。
玉米成熟期遇到3℃的低温完全停止生长,如遇到-3℃的寒冷气候,果穗中未充分成熟而含水量又高的子粒就会丧失发芽力。
因此,在北方生育期短,秋季气温下降快的地区,当日温平均在14℃左右时,玉米达到蜡熟末期就该进行收获。
沈阳地区收获日期是在10月1之前,但主要是由气温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