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 数据重要性,硬盘结构,性能指标,固态硬盘

01 数据重要性,硬盘结构,性能指标,固态硬盘

只读存储器(ROM)
MaskROM(MROM,掩膜式ROM ) Programmable ROM(PROM,一次可编程ROM ) Erasable PROM(EPROM,可擦除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EEPROM,电擦除PROM )
Flash Memory(闪存)
1956年IBM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块容量为5MB的硬盘。 1968年IBM公司又提出了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温彻 斯特技术的精髓是:1、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2、 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表面平整光滑;3、磁头沿盘 片径向移动;4、磁头对盘片接触式启停,但工作时呈飞 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这也是现代绝大多数硬盘的原 型。 1973年IBM公司制造出第一台采用温彻斯特技术的硬盘, 从此硬盘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结构基础,现在的硬盘大 多是此技术的延伸。 1980年希捷公司发布了第一款适合于微型计算机使用的硬 盘,容量为5MB,体积与软驱相仿。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数据丢失的代价
网上银行中断运转每分钟代价为 7000 美元,企业资源 管理系统为13000美元,而网络中心高达27000美元。 据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在 2005 年以前的 10 年间,发生 过灾难的公司中,有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因 为数据丢失,有29%也在两年之内倒闭,生存下来的仅 占16%。 据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协会统计,,每丢失20MB的关键 数据,销售/营销部门将损失17000美元;财务部门将损 失 19000 美元;工程部门将损失 98000 美元。重新建立 20MB 丢失了的数据需要花费超过 17000 美元的资源以 及三个星期的时间 。
SDRAM(Synchronous 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 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二倍速率同步动 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 DDR 2 DDR 3 DDR 4
1.3数据存储基础知识
电存储技术:SCM(Semiconductor Memory) 半导体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计算机
系统软件 软件
(Software)
应用软件
第2章 硬盘基础知识
什么是硬盘?
硬盘(Hard Disk,也称硬盘存储器)是各种数 据的主要存放场所之一,平常所用的操作系统、 各种应用软件、资料和游戏都存放在硬盘中, 是计算机的重要部件之一。
第2章 硬盘基础知识
硬盘的发展历史
1.2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
硬盘数据恢复与硬盘修理的区别与联系
硬盘硬件维修 目的 方式 工具 硬件正常工作 维修 测量仪器、烙铁等 数据恢复 得到数据 软硬结合 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等
代价 不大于新硬件的成本 与硬件无关,取决于数据 成本 修理费用 智能劳动
1.3数据存储基础知识
存储介质:凡是仅有两种稳定的物理状态,能方 便地检测出处于哪种稳定状态,两种稳定状态又 容易相互转换的物质或元器件,都可以用来存储 二进制代码“0”和“1” 。 “金字塔”存储结构图
软恢复:指一切可以通过“软”的方式进行的恢复, 不涉及硬件修理的数据恢复。如病毒感染、误格式 化、误删除、等等。 硬恢复:涉及硬件修理、由硬件损坏或者失效造成 的数据恢复。如磁道损坏、磁盘划伤、磁组损坏、 电路板芯片等等。
1.2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
数据恢复的服务范围
不能进入系统 磁盘出现坏道 分区丢失 文件丢失 密码丢失 文档不能打开,或打开后是乱码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数据的内涵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数据,只指计算机数据。 “数据”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计算机文件 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中存储的各种数据,正文、图 形、声音,还包括存放或管理这些信息的硬件信 息,如计算机硬件及其网络地址,网络结构、网 络服务等。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数据丢失的原因
CBL数据修复公司对数据丢失的原因统计如下: 硬盘或系统故障 44%, 人为因素 32% ,软件故障 14%,病毒7%,自然损坏3%。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数据丢失的原因
美国APC公司调查的结论:数据丢失的原因依次为:电 源故障45.3%,暴风雨9.4%,火灾或爆炸8.2%,硬件/ 软件错误8.2%,水灾6.7%,地震5.5%,网络停运4.5%, HVAC故障2.3%,其他6.7%。 英国Ontrack数据恢复公司在50 000个客户中作了数据 丢失原因的调查,结果如下:硬件或系统失效(44%), 如电源错误、磁头或媒体划伤、控制器出错;人为错 误(32%);软件程序错误(14%),如因诊断或修理 而中断,备份失败;病毒(7%);自然灾害(3%)。 上海盘夫数据恢复中心对数据丢失原因的统计结果: 物理故障44%,误操作26%,软件问题18%,病毒感染 10%,自然灾害及其他2%。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数据恢复经典案例
哥伦比亚号事故中一块烧焦硬盘99%数据恢复
美国军方公布的哥伦比亚号残骸坠入大气照片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数据恢复经典案例
哥伦比亚号事故中一块烧焦硬盘99%数据恢复
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损毁的硬盘
1.2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
数据备份的方案的确定
第2章 硬盘基础知识
硬盘的发展历史
从1995年至2012年,主流硬盘容量增大了5000倍;每 GB硬盘的单价却只有原来的1/10000
时间 1995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主流容量 200MB~400MB 800MGB~1.2GB 1.2GB~2.1GB 4.3GB~6.4GB 单位容量硬盘价格 大于4000元/GB 1500元~2000元/GB 200元~250元/GB 40元/GB
是EEPROM技术的发展和延伸 NOR(或非) NAND(与非)
1.3数据存储基础知识
磁存储技术:MSM(Magnetic Surface Memory)
磁卡存储器 磁坑”与“岸”
1.3数据存储基础知识
光存储技术
第2章 硬盘基础知识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授课老师:罗熹 邮箱:hnluoxi@
课程介绍
考试课 56课时,理论课30课时,实验课26课时 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各占20%和80% 入门课程,主要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和 FAT、NTFS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计算机安全专家威廉·史密斯说:“创建这 些数据也许只花了10万元,但当你在关键 时刻打算把它们全部找回来时,你得准备 100万元的支票。”
硬盘有价数据无价(保护数据就是保护你的财富)
2002年4月17日,杭州东方星公司购买了中科大洋公司价值36万元 存储系统。2003年5月21日,这套设备突发故障,导致7块硬盘在 内的所有数据丢失,据杭州东方星公司初步估计,损失在100万元 人民币左右。为此,杭州东方星公司向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有 限责任公司发出正式函件,要求更换硬盘并赔偿因数据丢失而造 成的损失。 2004年10月28日,重庆市肺科医院的服务器硬盘突然停止工作, 因为医院的挂号、门诊、收费、住院和后勤等工作都需要调用服 务器上的数据库,整个医院的运营处于瘫痪。四块受损的IBM硬 盘被送去北京修复,以26000元/块的价格恢复硬盘内的数据,20 小时后价值160万元人民币的数据得到完全恢复 。 2008年9月8日,英国曝光一起数据丢失事件,包含五千名司法工 作人员信息在内的电脑硬盘失踪。司法大臣斯特劳下令对此展开 调查。如果丢失的是个人的、敏感的信息,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些 司法工作人员将被迫调换工作地点、全家搬迁等。
第2章 硬盘基础知识
硬盘的工作原理
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新材料也有 用玻璃)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被划分成称为磁道 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好像有无 数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 当这些小磁铁受到来自磁头的磁力影响时,其排列的 方向会随之改变。利用磁头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 磁铁方向,使每个小磁铁都可以用来储存信息。 盘体: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组成,这些盘片重叠在 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盒中,它们在主轴电机的带动下 以很高的速度旋转,其每分钟转速达7200甚至以上。
本章导读
本章将介绍一些硬盘的基础知识,为下一步数据恢复 打牢理论基础。
内容提要
硬盘工作原理 硬盘外部结构 硬盘内部结构 硬盘逻辑结构 硬盘主要指标和参数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第2章 硬盘基础知识
中央处理器-CPU 主机
系统主板
内存储器
外存设备
硬件
(Hardware)
存储设备
外围 设备 扩展 卡 其它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10.2GB~20.4GB
40GB~80GB 80GB~160GB
20元/GB
6.9元/GB 4.5元/GB
2007年
2012年
160GB~250GB
500GB ~1TB
2.5元/GB
0.35元/GB
第2章 硬盘基础知识
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存储数据是根据电、磁转换的原理来实现的。硬 盘驱动器加电后,磁盘片由主轴电机驱动进行高速旋 转,设置在盘片表面的磁头则在电路控制下径向移动 到指定位置然后将数据存储或读出来。 当系统向硬盘写入数据时,磁头中写数据电流产生磁 场使盘片表面磁性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并在在写电流 磁场消失后仍能保持,当系统从硬盘中读取数据时, 磁头经过盘片指定区域,盘片表面磁场使磁头产生感 应电流或线圈阻抗产生变化,经过相关电路处理后还 原成数据。
1.1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重大意义
数据的增长与数据丢失的损失
美国计算机行业协会 CENSA 发表了一份题为 “Titanic 2020”研究报告,预言十年内,地球 上所产生的全部电子数据每60分钟就会翻一番。 由于软件基础设施缺乏,全球将发生严重的关 键数据和法律档案丢失事件,造成经济损失高 达万亿美元。 2008 年,美国使用的 1.72 亿台商业计算机中, 有1.26亿台发生过数据丢失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