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⑶主要围岩风化特征:划分岩体的强弱风化带。 ⑷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测定:坡高、坡面形态与岩体结构
的关系;调查各种物理地质现象。 ⑸生产矿井及相邻矿山的工程地质问题调查;
10
围岩风化特征
在深部工程中确定; 强风化带:锤击浊音易碎,岩石全部退色,多
数矿物粘土化,裂隙面明显,岩石块度515mm,多碎块状、片状,为团块-碎裂结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 野外主要工作方法
1
绪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是我站地质环境工作的重要基础 工作,其目的是为地下水——主要是矿泉水、天然饮用、重大地下水 源地保护(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地质遗迹保护、 开发,地质灾害防护及治理规划及设计提供基础依据。具体该做什么? 怎麽做?为何这样做?其实各相关规范对基本准则、技术要求和一般 工作方法,均有明确规定。
11
3、环境地质调查
⑴区域稳定性调查:收集勘查区附近历史地震资料,勘查区 所属地震带及烈度,调查地质构造和新构造活动情况,分析 是否有活动性断裂的存在。
⑵调查勘查区所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 ⑶调查、收集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洪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
定,首先要考虑与测水管内径配套使用,其次也 要考虑井内投放长度探头自重作用合适为宜。水 位观测表头选择指针型微安电表较好。或备用测 钟以防万一。
33
电测水位计制作
34
⑶建井程序
①准备工作
a.扩孔終孔后测井 了解全孔井径变化情况,为建井提供依据,做到胸中有数
便于操作。 b.冲孔结束时,泥浆稠度应控制在20±0.2秒左右,孔内泥
象及地面建筑、土地资源污染现状进行野外调查。 ⑸调查地质体中可能成为污染源的物质的赋存状态、含量、
分布规律及影响。 ⑹污染元素对影响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作出评价。
12
4、水、工、环测绘实际材料图
基本内容: ⑴勘查线路; ⑵第四纪地质、地貌控制点编号 ⑶水文观测站、点编号及成果 ⑷泉、井点编号及成果 ⑸典型剖面线编号及成果 ⑹工程地质测绘点 ⑺环境地质测绘点
泥皮。填写岩芯卡要准确无误,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③小口径探孔施工及成果总结说明书 对原始资料初步综合整理,并为下步扩孔、成建井设计方
案提供依据,它等同于钻孔质量验收书。
27
⑵扩孔
小口径探孔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扩孔。最终孔 径应满足设计要求。
小口径探孔及扩孔深度若超越含矿含(透)水 层时,下井管前必须使用水泥或粘土球封闭。
查明矿体内断裂、裂隙、软弱夹层的分布,风 化带与风化夹层发育情况、位置和深度,确定 岩层的软弱及破碎程度。
进行RQD值的统计,按回次记录>10cm长的 岩心长度,按地质分层计算RQD值(%), 一并写入记录表格中。
19
RQD值
岩石质量等级:五级,-90-75-50-25-% 属于钻进过程中机械破碎,应上下对接,大于
产状)含水特征等。
6
注意:
水文地质点的选择要点: 1、首先确定勘查对象;(勘探类型、矿种以
及其他特殊地质条件) 2、控制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为重点; 3、确定地下水可能影响和被影响因素及工作
对象区水文地质边界为重点。
7
勘探类型
充水含水层:孔隙、裂隙、岩溶(溶蚀裂隙、 溶洞、暗河)
31
D.流量计设备选型:
若选用三角堰箱,基本规格长度应为1.5~2m,其它按有关规定制作。 容量法:一般在钻孔涌水量较小情况下采用。参见下图:
32
E.水位测量
电测水位计方法:微安电表及电测水位计 电测水位计制作必须选择井内正负电导线双极探
头,探头材料最好选用铜料棒。 探头长度、制成外径(φ)规格要视具体情况而
②选择据代表性地段进行裂隙率统计; ③岩石工程力学采样; ④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及特征描述 ⑤坑内其它变形现象。
23
三、水文地质钻孔设计、施工及抽、注水试验
1、设计原则、代表性 ⑴水文地质条件: 主要的或有潜在威胁的充水边界附近,揭露矿
床主要的充水含水层。 ⑵矿体特征:主矿体 ⑶预设开采方案:矿山首采地段
A.岩石含水、富水性判据: a.孔隙水含水层:粒径,胶结类型,充填物性质,地下水
作用痕迹及其它资料,如简易观测资料。例如:砾岩,中、 粗粒砂岩,细砂岩等;富,中等,弱,微弱含水。 b.裂隙水含水带:不同级别的断裂构造破碎带,上下盘破 碎程度及结构面透水性,裂隙开启程度,地下水作用痕迹。 参考简易观测及水文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判断。 B.隔水层判据: 致密,基底式胶结;如泥岩;或基岩致密,块状。
17
富水性
含水层:(以口径91mm、抽水水位降深10m 为准,否则需要换算)
钻孔单位涌水量:四级,-0.1-1.0-5.0-l/s.m 天然泉水流量:四级,-1.0-10.0-50.0-l/s 隔水层: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0.001l/s.m
18
3、工程地质编录
测定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和硬度、湿度、块 度、节理、密度、RQD值等,研究评价矿床 开采时的稳定性;
矿体与充水含水层关系:直接、间接 勘查复杂程度: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地下
水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水力 联系、富水性导水性、第四系覆盖情况、水文 地质边界等(简单、中等、复杂)
8
⑶第四纪地质、地貌测绘
①成因;②类型;③规模;④控制程度;⑤文 字描述、素描图;⑥测量、填图、定位标记。
13
二、勘查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
1、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水文物探工作 ⑴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原始资料整理 关键是监理到位,严格把关。否则,资料难用。 ⑵水文物探工作 水文测井工作:注意井液盐化均匀性,测线时间
间隔合理,测线数量满足含水层划分要求。详见 《水文测井规范》(DZ/T-0181)。
浆液必须对投放井管无碍。 c.下管前按设计要求封闭孔底,探测封闭后孔底深度,并
认真记录。 d.依据实际孔深数据及滤管下端设计位置确定沉砂管长度,
多余部分锯掉,底端使用木塞封堵。
35
②排井管顺序
自下而上,排管、编号,认真记录每根长度。 如果发现个别井壁管略有弯曲,在不能更换的
2
绪言
从五个方面讲解: 一、水、工、环测绘 二、勘查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 三、水文地质钻孔设计、施工及抽、注水试验 四、野外原始资料整理 五、工作展望
3
一 、水、工、环测绘
1、 水文地质测绘
区域水文地质测绘:应以查明每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 单元为基础,以查明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条件为重点,多收集收集前人资料。
封闭位置:自孔底至含矿含水层隔水底板内的 上部为宜。
28
⑶建井
①建井设计通知书 按总体设计要求结
合探孔成果,向施 工单位下达《钻孔 建井设计通知书》。
29
②材料准备工作(砂岩铀矿床为例)
A. 采购PVC管材: 按设计要求,在市场上咨询应对缝隙式滤管加工配
套材料(缝隙式套盘)一并考虑。 B. PVC管材防风吹暴晒: 如果露天风吹暴晒时间较长则管材易发生变形弯曲
①岩石退色现象描述,例如,灰白色,浅灰色等。 ②标型氧化矿物描述,例如,褐铁矿化及其发育程度,形
态特征。高岭土化等。 ③标型原生矿物描述,例如,黄铁矿化蚀变,硅化,原生
色等。 ④孔隙及充填物类型特征及疏松程度描述。 ⑤裂隙水含水带,注重开启裂隙及破碎带发育程度的描述。
16
岩石含(透)水性和隔水性判据
24
2、水文地质钻孔类别、数量
⑴地质水文钻孔(特殊情况下采用) ⑵专门水文地质钻孔(普遍采用) 单孔(很少采用) 多孔(较普遍) A.一个主孔,一个水位观测孔; B. 一个主孔,两个(或两个以上)水位观测
孔。
25
3、水文地质孔试验段、结构设计
⑴单一试段:施工难易程度,较简单。 获取单一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⑵多试段:施工难易程度,较复杂。 两个(或两个以上)试段:获取多个含水层
Q1、Q2、 Q3、Q4 Q4al 、 Q4dl 、Q4pl 、 Q4eol 河床、阶地(类型和级数)(Qal) 坡积层(Qdl) 冲积扇(Qal) 洪积扇(Qpl )
9
2、工程地质测绘
⑴划分工程地质岩组:详细调查软弱岩组的性质、分布及 其工程地质特征。
⑵软弱夹层及各类结构面调查:分布、物质组成、胶结程 度、结构面的特征及组合关系,进行分级。节理裂隙统计, 编制玫瑰花图或极射赤平投影图,确定优势节理裂隙发育 方向,划分岩体结构类型。
10cm也参与计算; 钻头内径小于54mm时,其值适当降低20-
50%,一般考虑岩石硬度。
20
岩心破碎程度分级标准
岩心柱长度: ⑴ >20cm为长柱状; ⑵ 10~20 cm为短柱状; ⑶ <10cm为扁柱状; ⑷ >5cm为块状; ⑸ 2~5cm为碎块状; ⑹ <2cm为碎屑状及粉沫状。
21
4、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四○一区KD-451
⑴坑道水文地质编录 ①出露水点:观测、描述(出露地质条件,如断裂及
裂隙性质、产状,发育程度等),采取水样。 ②滴水区:分布范围; ③潮湿区:分布范围;
22 ④代表性水点动态观测。
⑵坑道工程地质编录
①坑内支护情况:描述(岩性、构造发育特征、 坍塌、冒顶程度),支护方法及分布范围;
目前我站涉及的水、工、环相关规范,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国土系统的各类环境地质(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矿
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保护)规范15种。 ②环保系统地下水导则一种 ③其他十余种。 本次交流侧重野外实际操作,讲解题目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