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大型机械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
机械整道施工工艺框图
二、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整道作业前,进行起拨道量测量,每5m一个控制桩、曲线五大主桩、变坡段起止点等处测量轨道的起、拨道量,并标记在轨枕上,同时整理成一份成《起拨道表》,交整道作业车组。
2.配碴整形
K13风动卸碴车将道碴卸在线路两侧,SPZ-200型配碴整形车将道碴均匀并犁至轨下,配碴整形车的作业速度应控制在2~5Km/h,曲线地段配人工将内侧道碴移至外侧,轨面上的道碴也配属人工清扫至枕下。
3.起、拨道捣固
08-32型自动起拨道捣固车进行起拨道捣固作业。
作业应在铺设轨温的-20℃~+15℃范围内进行,严禁超温作业。
曲线地段按要求设置超高,变坡地段要按规定的竖曲线圆顺。
捣固作业结束前,应在作业终点划上记号,并以此开始按不大于2.5‰的坡度开始递减顺坡,达到安全行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不在圆曲线上顺坡,严禁在缓和曲线上顺坡结束作业。
桥头、焊缝等薄弱地段应加强捣固。
质检员随机对作业后线路进行检查,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作业车组。
捣固作业参数及作业后标准按照下表选择。
4.动力稳定
起拨道捣固作业完毕后,立即进行动力稳定作业,作业过程中严格控制运行速度,控制在0.9~1.2Km/h范围内,确保线路的稳定。
动力稳定开始或结束时均逐渐顺增或顺减振动频率。
动力稳定距非稳定地段100米处顺坡卸载。
稳定作业参数见下表。
5.轨道质量检测
线路经5次整道,全面地对线路进行检测,检测主要项目有轨面标高、中线偏位、轨道几何尺寸、道床参数、曲线外股超高、竖曲线等,所有检测项目均须达到最终稳定状态标准,否则需继续整道直至合格。
三、技术措施
1.作业前,要确认捣固车、动力稳定车的测量小车、前后张紧小车、起拔道装置、稳定装置的下放位置是否正确,以免产生误动作或
损坏设备。
2.在有碴桥上,枕下道碴厚度不足150mm时不能进行捣固作业。
3.为保证捣固质量,一次起道量60-80mm时,宜捣固两次。
4. 稳定作业在路基段进行,严禁在桥梁及填土小于1m的涵洞上进行动力稳定作业。
5.整道作业车组施工作业时,应注意各车型相互间的联系,各车的作业间隔距离不得少于10m。
6.整道作业车组的使用和管理应参照《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的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