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钳工技能考试看锉配训练

从钳工技能考试看锉配训练

从钳工技能考试看锉配训练
锉配技能是钳工专业重要技能之一,又是钳工专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从98年到2000年的双证考试中,钳工专业主要考的都是锉配工件,由此可见锉配在技能考试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钳工实习中,应下大力搞好锉配训练。

一、加强识图训练
虽然钳工专业技校生在校重点学习过《机械制图》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习的不够扎实,一接触实际工件,不知道和工件进行互相结合,在进行锉配训练表现在不认真看图纸,只看尺寸要求,而不懂形位公差形,不看技术要求,不看评分标准,给了工件,不审图,就开始操作,结果作出的工件不符合图纸的要求,成为废品,针对这种情况,在实习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加强识图训练,特别是在锉配训练中,要下大力进行识图训练,重点讲解形位公差的要求、概念含义、测量方法,通过看图,找出图纸的设计基准,工艺步骤,应充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使同学们养成看图和审图的好习惯,以保证工件的质量。

二、尺寸公差要求
在双证考试中,尺寸分数占20分左右,通过平时的训练来看,尺寸公差存在的有问题:部分同学尺寸掌握不好,忽大忽小,这说明同学们的基本功掌握不好和不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如:锉刀放不平、端不平,锉削用力不平衡,个别同学不会正确看游标卡尺和千分尺,不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使用游标卡尺用力过大,测量不及时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增加训练力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姿势,保证锉削的平面度、平行度和垂直度符合图纸的要求,同时教育学生做到及时测量尺寸,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在平时训练中可以先用游标卡尺测量尺寸,再用千分尺来测量尺寸,两者进行比较,找出使用游标卡尺的力度,以达到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不能以划线尺寸来代替测量尺寸,在测量中,一个尺寸要多测量几个点,使每个地方的尺寸都符合图纸的要求,只有这样经过反复的大量的训练,才能确保同学们掌握尺寸公差的要求。

三、配合要求
在锉配工件中,配合的要求达50分左右,是锉配工件的重点,从双证考试情况来看,这一部分同学掌握的不够好,体现在间隙超标、不能互换、错位量超差、配合尺寸达不到要求等等,那么这一部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间隙超标不能互换的原因是基准件尺寸掌握不住,如:尺寸要求是负偏差,而有些同学却是正偏差,另外,在锉削孔类工件时,由于不清角,进行配合时,进不去,就去扩大孔的尺寸,而导致孔类尺寸偏大,使间隙过大,在有互换要求的工件锉配中,由于轴类边长尺寸把握不好,致使尺寸不一致,使工件不能互换,在锉削中,由于垂直度掌握不好,致使配合间隙不均匀,出现喇叭口。

解决办法:针对以上原因,在加工中严格控制加工尺寸和形位公差,把测量、
加工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加工中要经常检测加工面的垂直度,及时清角,做到整体检查,微量修整。

及时锉去局部的硬点,以保证互换的要求。

错位量超差原因:凹凸件对称度不好。

解决办法:在加工中必须控制好凸台和凹槽相对于外侧面的对称度,用深度千分尺控制凸台的对称度,用外测千分尺控制凹槽的对称度。

配合尺寸达不到要求原因:忽视配合件尺寸,不注意测量配合尺寸。

解决办法:在保证基准件尺寸的情况下,提高配合件的尺寸精度,及时测量配合尺寸,努力做到整体修配,达到配合尺寸的要求。

四、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对表面粗糙度的概念理解不深,没有用细锉刀进行精加工,最后进行加工时,没有按顺向锉法进行操作。

解决办法:加强表面粗糙度的概念的讲解,让同学们多看多接触表面粗糙度样板,增强表面粗糙度等级的印象,强调同学们在锉削操作中根据锉削加工量的大小正确选择锉刀,在用粗锉刀进行加工时,一定要留出精加工余量,给细锉刀进行加工,最后进行锉削时一定要采用顺向锉削方法。

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学生在双证考试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平时的工件做的比较好,而一到考试时,考的工件反而做的不好,归其原因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好,一考试就紧张,二是时间概念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解决办法是:一、在平时训练时,要强调训练时间,布置的工件要按考核时间来确定,不养成平时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到时间必须交工件。

二、加强考核力度,经常进行摸似考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的适应的能力。

总之,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水平,从看图、审图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把锉配训练各个部分搞好,培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就一定能把锉配这一课题学好考好。

峰煤技校
梁志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