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建设工程安全施工主要危险及防范措施

电力建设工程安全施工主要危险及防范措施


2) 安全教育对策
安全教育是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 失误、提高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自觉性、增 强安全生产法制观、普及和提高安全技术知识 和安全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安全教育培 训,使人做到安全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 所以然,安全行为由被动、盲动转变为主动, 有盲目服从转变为自觉遵守。
(3)特种设备的使用操作应从安全角度进行计算、 设计。
(4)安全设施、防护设施设置计算正确、防护齐全、 符合标准、维护及时、安全可靠。
(5)个人防护用品及劳动保护用品采购正规、配备 适应、装备齐全、佩戴正确、安全可靠,定期检验、报 废。
(6)作业场所及作业环境布置合理、标示清晰、防 护可靠、通道畅通、照明充足等。
发生事故的理想条件。
安全生产技术是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作业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问题,主要是通过安全技术手 段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平面布置、作业 机械设备工器具选型、安全标准化设施等方面着 手,解决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 用具缺少或有缺陷以及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物的 不安全状态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问题,以从 根本上追求“本质化安全”。
测的、潜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尽管种类与系统性
风险大部分相同,但其出现的条件和时机却具有
相当的不确定性,故随机性风险常常呈现“防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胜防”之感。如在立体交叉作业时来自他方的伤
害风险、吊装作业时突遇雷雨大风、冬雨季作业
突遇降温、暴风雪及山洪爆发等。
累积性风险是指有些风险当你未加控制时, 其事故或伤害发生概率会逐渐增大,即风险的大 小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如带病工器具、机械或 车辆不及时修复而继续使用时,日常的“三违” 现象不加以“举一反三”坚决遏制,而是姑息, 变相怂恿,常会使小的风险演变为不可容许的风 险,反映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运用安全性评价、电力建设危险点分析、 危险源辨识评价以及事故案例原因分析等技术, 掌握作业项目的主要危险源、危险点,从而制 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全面、合理、工艺方 法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及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特种设备的选型、采购、检查、验收、试验以及 维护、保养等,从安全保护装置、信号装置、保险装置 等角度考虑安全工艺先进、安全装置齐全、动作可靠、 性能稳定、指示正确。
不同的建筑产品,不同的施工环境,不同的建筑结构,不 同的建筑功能和工艺方法,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 防护用品、施工技术等有不同的要求,使建筑工程不断 面临新的安全问题。 2、建筑工程的流水作业,使得施工班组工作环境、工 作场所、工作内容、施工技术是动态和不断变化。 3、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 高能耗、高强度、噪声、有害物质、热能、电能、机械 能、势能、粉尘等,以及交叉、高空、坑内、容器内作 业和受天气、温度影响等。
比如施工准备阶段,大面积的施工尚未开始,总体 风险较少,但“五通一平”及临建设施的风险却不能不 重视。
进入施工阶段,在初期水电主要是围堰施工和大坝 开挖,火电主要为土石方基础工程,土石方高边坡坍塌、 淹溺、触电、机械伤害为主要防范重点,中后期则以防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为主。
进入整套启动移交生产阶段,虽然大面积的施工活 动已告一段落,但设备调试试验及消缺过程中的人身、 设备安全风险却不能掉以轻心。而伴随着工程施工过程 的防汛、防洪、防雷电、防冰冻伤害等季节性危害和火 灾、爆炸等危害也同样是防范的重点。
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规范 安全生产行为。
安全生产管理则是通过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核 心的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 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规章制度、 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等, 强制性的要求人员必须怎么做和如何做,是安全 法制化的体现。
人的行为规范了、物的状态安全了(包括作业环 境安全)和管理上到位了,事故也就离我们远了。
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管理上的失误

按照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及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
原则,为预防事故发生,应从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教
育和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对策,解决人的
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和管理上的失误,使安全三条线不发生重合,从而达到不
本讲主要是结合本人电建工作实际,针对电力建 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主要危险及防范技术作 一探讨,供大家参考。其中有关电力施工机械安 全管理部分,电力施工机械管理专家陈家佐老师 有专业课件。
一、电力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特点
(一)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特点 1、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决定建筑安全问题的不断变化。
所谓“偶然性”是指由于人们对事物认识、 尤其是四新技术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以 及突然性因素、不可抗拒力等,虽然安全管理 比较到位,但是还是发生的事故。特点是单一 性和不可复制性。
事故的预防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安全生产技术、 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人 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 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失误,从而有效的切断 事故链,达到防范事故发生的目的。
2)点多、线长、群体配合的工作性极 强,施工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交通条件 不便,大量的机械、设备、材料靠肩扛 人背运输,劳动强度极大。人员、设备 调动频繁,交通运输风险压力大。
3)输电线路工程一般主要分为基础施工阶段、 杆塔组立施工阶段和架线调试施工阶段。各阶 段施工方法随着现场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主要 职业风险危害也不尽相同。比如基础阶段主要 是防止土石方坍塌,组塔阶段主要是防止高处 坠落、物体打击和杆塔倒塌,架线阶段主要是 防止触电、电击及机械伤害。因此输电线路工 程施工危险存在着经常性及易发性,阶段性和 时间性,类似性和重复性。
3)职业风险危害存在的类似性和重复性
同样的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由于工程项目、 施工程序、施工阶段,以及施工方法、甚至施工 环境上,所面临或曾经经历过的职业风险危害也 类似。也正因为如此,别的施工现场或曾经经历 过的职业风险危害,类似的其他施工现场或这台 机组、这条线路仍然可能重复出现。
但是由于作业环境、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及 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变动,安全控制措施决不 能简单的“异地复制”,必须重新采取相适应、 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
二、电力建设工程事故预防与事故控制
(一)电力建设工程事故预防

1、建设工程事故发生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 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 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不安全 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风险的这种特性也正是风险控制的难度和 重点。
2、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点
输电线路工程相比较电源工程施工而 言,工种搭配不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较 少、土石方工程量不多。但是,由于输电 线路工程的特殊性,也形成独特的施工安 全特点。
1)地理环境多种多样,自然条件复杂多 变,人文条件因地区不同而不同,野外 作业生活、工作条件极其艰苦。
4)线路长、感应电、雷击电、直击触 电机率高,作业人员触电危险性大。
5)线路跨越多,社会影响大。一条线 路往往需要跨域不同等级、不同用途、 不同宽度的线路、公路、河流及村庄、 社区和厂矿,线路跨域安全管理稍有疏 忽,就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6)“四新技术”应用,危险因素控制 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高电压技术 应用,多分裂导线牵张技术,飞艇、直 升机、动力伞等导引绳牵引技术,插入 式基础、岩石陶挖基础、主柱配筋台阶 式基础等技术的应用等,对新的危险因 素的认识及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和 完善。
(二)电力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特点
除具有一般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特点
1、电源(水、火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特点: 1)职业风险危害存在的经常性及易发性。
电厂建设规模大、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多、施工合理工期 短、土石方工程量多、设备沉重且高大、结构与安装技术复 杂、施工作业区集中而场地狭小、施工人员密集而作业位置 多变,大型、特殊机械设备多,土石方基础作业、大型混凝 土作业、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带电作业、起重吊装作业、 机械运输作业、易燃易爆作业、射线作业等高危作业客观上 多,如主观上不加以防范,极易造成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土石方坍塌及脚手架、栈桥、 栈道和悬空通道等垮塌、火灾、爆炸、职业中毒及辐射、厂 内外交通等财产损失和职业人身伤害事故。
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是解决人的不 安全行为问题。
安全生产教育主要是从安全意识、安 全行为、安全技术等应知应会方面入手
事故直接原因的不安全行为:
间接造成事故的管理原因:技术和设计上有 缺陷、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教育培训 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 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 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 患整改不力等。
电力建设工程 主要危险及防范技术措施
讲课内容
第一讲 一、电力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特点 二、电力建设工程事故预防与事故控制 三、电力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技术
管理重点 四、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的应用
第二讲 五、电力建设工程易发生的七种伤害及
预防技术
前言
“电力建设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2002年由中国 电力出版社编辑出版。2008年,电力专家田雨平 和周凤鸣老师在2002年版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修 改、补充,主编出版了《电力建设危险点分析及 预控措施(第二版)》。对危险点的含义、成因、 特点以及分析预控方法和措施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