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试卷A(2011-2012第一学期)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试卷A(2011-2012第一学期)

广东商学院试题纸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课程名称金融学(A卷)课程代码052083/052093
课程班号_2010级财政2班,旅游管理1、2班等
共2页
------------------------------------------------------------------------------------------------------- --------------- 一、单项选择(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
1、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再卖给中央银行的票据转让行为称( )。

A. 贴现
B. 回购
C. 转贴现
D. 再贴现
2、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A.5% B.8% C.4% D.0%
3、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称为 ( )。

A.行动时滞 B.影响时滞
C.识别时滞 D.外部时滞
4、物价水平波动原因包括“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以下引起物价波动的因
素中,哪个因素不属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

A.生产成本的变化 B. 预期价格的变化
C.政府支出的变化 D. 技术的变革
5、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

A.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B.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C.在不减少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储蓄
D.在不减少储蓄的情况下增加消费
6、金融工具的价格与其盈利率和市场利率分别是那种变动关系()。

A.反方向,反方向 B.同方向,同方向
C.反方向,同方向 D.同方向,反方向
7、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A.恒久收人的作用 B.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用
8、属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是( )。

A.汇率 B.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基础货币
9、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 投机动机
C.预防动机 D.公共权力动机
10、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手段是( )。

A. 准备金政策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操作 D.信贷分配
11、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构成的货币属于()。

A.M0 B. M1 C. M2 D. M3
12、一般来说,企业经理人员优先选择的融资顺序为()。

A. 发行股票、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
B. 债务融资、发行股票和内部融资
C. 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发行股票 D.其它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划 或 )
1、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发挥作用的。

2、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3、剑桥方程式实际侧重从交易手段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量。

4、金本位制具体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5、一国证券市场除了交易所交易市场外,还可能存在“场外交易市场”。

6、按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收入是不稳定的,因而消费也是不稳定的。

7、融通票据是伴随商品流通而发生的。

8、金融创新工具往往具有杠杆作用。

9、财政赤字往往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

10、在缺口管理中,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为负缺口。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三、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十三章第261页)
答:主要因素有:(1)央行外汇储备或国外资产,或者国际收支状况(1分);(2)央行购买政府债券或政府财政收支状况(1分);(3)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1分);(4)其它因素,如央行票据等(2分)。

2、货币市场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十章第190页)
答:主要构成部分有:(1)同业拆借市场(1.5分);(2)票据市场(1.5分);(3)短期债券与债券回购市场 (1分);(4)货币市场基金(1分)。

3、货币形式有哪些类型?(第一章第8页)
答:货币形式有以下类型货;(1)实物货币(1.5分);(2)代用货币(1.5分);(3)信用货币(1分);(4)电子货币(1分)。

4、什么是M-M定理?
答:又称莫迪里亚尼-米勒定理(1分),它表明: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融资结构无关,即企业无论是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4分)。

5、什么是通货膨胀现象?
答: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范围内(2分),一般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3分)。

6、影响人们对某种资产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五章第79页)
答:主要有:(1)其财富总量或收入(1.5分);(2)资产的预期收益率(1.5分);(3)资产的风险(1分);(4)资产流动性(1分)。

四、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
假定该存款为原始存款,客户不提现,也不转为定期存款,其他因素不予以考虑。

若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为10%,问:该商业银行现在的超额准备金是多少亿元?该商业银行若尽最大可能,能创造出派生存款多少亿元?
1.答:
由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为10%可知,法定存款准备金应为100,因而:
超额准备金=180—1000•10%=80(亿元);
银行尽最大可能表示其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则,存款乘数为1/10%=10;
所以,派生存款=1000•10—1000=9000(亿元)。

2、某客户有合格票据200万元到商业银行贴现,还差60天到期,若按年息3.6%扣除贴现利息,银行实现贴现额为多少?
3、2.答:银行实现贴现额=200*(1-3.6%*60/365)=198.8164384(万元)。

五、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分析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解答:
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实际数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及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经济现象(2)。

通货膨胀治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货币政策(5)
由于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超过客观需求量,从而导致社会购买力总需求大于商品总供给。

因此,货币供应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治理通货膨胀首先要从控制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入手,以抑制购买力总需求。

控制货币供应量是防止货币供应量过多的首要环节,通常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达到此目标。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

(二)财政政策(5)
为了治理由于总需求扩张引起的通货膨胀,政府必须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

具体政策是:
1.减少政府支出。

通过削减政府投资、社会福利开支等方式可以减少政府财政赤字,避免赤字货币
化现象。

2.利用税收政策工具。

一般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可以提高税率。

提高税率一方面可以减轻财政赤字压力(因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总需求。

(三)收入政策与价格管制措施(5)
1.控制工资的增长速度。

2.适度进行价格管制。

3.实行收入指数化政策。

(四)积极的供给政策(3)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相对于商品供应量不足而言的。

因此,在不增加或少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扩大商品总供给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对策。

扩大商品总供给的根本途径,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发展商品生产。

但是由于发展商品生产要受到科学技术生产要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短期内不易见效,因此,还必须同时采取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打击投机囤积商品行为,使一部分积压在流通领域的商品解脱出来,增加商品市场可供应量,以满足购买力需求,缓解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