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试题(初级)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1.油库按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分为( )。
(A)独立油库和民用油库(B)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C)民用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D)民用油库和军用油库答案:(B) 油库按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分为( 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 )2.油库按( 什么 )可分为独立油库和企业油库。
(A)业务性质(B)管理体制 (C)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D)储运方式答案:(C)油库按( 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可分为独立油库和企业油库。
3.下列油库按主要储油方式分类正确的是( 哪个 )。
(A)地面油库、隐蔽油库、水封石洞油库、海上油库(B)地面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洞油库和海上油库(C)地面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海上油库(D)地面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洞油库和港口油库答案:(B)油库按主要储油方式分类由有(地面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洞油库和海上油库)4.油库按照( 什么 )分为原油库、成品油库。
(A)业务性质 (B)经营管理体制 (C)运输方式 (D)储存油品种类答案:(D)油库按照( 储存油品种类 )分为原油库、成品油库。
5.油库总容量是油库储油罐容量和( 什么 )之总和。
(A)零位罐容量(B)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C)高架罐容量(D)放空罐容量答案:(B)油库总容量是油库储油罐容量和( 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 )之总和。
6.依据《石油库设计规》(GB50074-2002),油库按容量划分为( 几 )级。
(A)3 (B)4 (C)5 (D)6答案:(C) 油库按容量划分为( 5 )级7依据《石油库设计规》(GB50074-2002),油库按容量划分,二级油库总容量(TV)为( 多少 )m3。
(A)30000至100000 (B)50000至100000 (C)50000至80000 (D)30000至80000答案:(A)油库按容量划分,二级油库总容量(TV)为(30000至100000 )m38依据《石油库设计规》(GB50074-2002),油库按容量划分,总容量(TV)1000m3至10000m3为( 几 )级。
(A)二(B)三(C)四(D)五答案:(C) 油库总容量1000m3至10000m3为四级9.油库区域按业务要求分为( 几个 )区域。
(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油库区域按业务要求分为(4个)区域10.油库区域按业务要求分为( 哪些 )区域。
(A)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办公区(B)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C)储油区、装卸区、生产区、行政管理区(D)储油区、装卸区、辅生产区、办公区答案:(B)油库区域按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四个)区域11.油库装卸区可分为( 几个 )区。
(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油库装卸区可分为(3个)区12.油库装卸区细分为( 哪些 )。
(A)铁路装卸区、公路装卸区(B)铁路装卸区、水路装卸区(C)水路装卸区、公路装卸区(D)铁路装卸区、水路装卸区和公路装卸区答案:(D)油库装卸区细分为(铁路装卸区、水路装卸区和公路装卸区)13.周转系数越大,设备利用率越高,储油成本也( )。
(A)越低(B)越高 (C)越平均(D)越大答案:(A)周转系数越大,设备利用率越高,储油成本也(越低)14.油罐利用系数,指油罐储存容量和名义容量之( 什么 )。
(A)差(B)和(C)积(D)比答案:(D)油罐利用系数,指油罐储存容量和名义容量之(比)15.油罐容量在使用上可分为( 哪些 )。
..下载可编辑..(A)名义容量、储存容量、生产容量 (B)理想容量、储存容量、生产容量(C)名义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 (D)理想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答案:(C)油罐容量在使用上可分为(名义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16.我国油库容量目前是采用( 什么 )来加以决定的。
(A)储存系数法 (B)周转系数法(C)周转系数平均法(D)储存系数平均法答案:(B)油库容量目前是采用(周转系数法)来加以决定的。
17.轻柴油按凝点划分为( 几个 )品种。
(A)5个(B)6个(C)7个(D)8个答案:(C)轻柴油按凝点划分为(7个)品种。
18.不属于燃料油类石油产品是( 哪个 )。
(A)汽油 (B)航空煤油 (C)灯用煤油 (D)石脑油答案:(D)不属于燃料油类石油产品是(石脑油)。
19.汽油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
(A)外界水杂的混入(B)氧化变质 (C)轻组分蒸发(D)环境变化答案:(B)汽油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氧化变质 )。
20.柴油分为( 什么 )。
(A)轻柴油和重柴油(B)高清洁柴油和重柴油(C)轻柴油和普通柴油(D)普通柴油和重柴油答案:(A)柴油分为( 轻柴油和重柴油 )21.石油产品是( 什么 )。
(A)纯净物(B)单质物(C)无机化合物(D)有机化合物答案:(D)石油产品是( 有机化合物 )。
22.石油基本上由碳、氢、( 和什么 )等五种元素组成。
(A)硫、钠、氧(B)硫、氮、氧(C)硫、氮、镁(D)氮、氧、钾答案:(B)石油基本上由碳、氢、( 硫、氮、氧 )等五种元素组成。
23.在组成石油的五种主要元素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约占( 多少 )。
(A)83%~85% (B)86%~89% (C)90%~95% (D)96%~99%答案:(D)在组成石油的五种主要元素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约占( 96%~99% )。
24.一般石油中不含有( 什么 ),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
(A)烷烃(B)环烷烃(C)芳香烃(D)烯烃答案:(D)一般石油中不含有( 烯烃 ),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
25.我国石油产品按GB498—87可以分为( 几 )大类。
(A)14 (B)36 (C)4 (D)6答案:(D)我国石油产品按GB498—87可以分为( 6 )大类。
26.石油成品油分为( 几 )大类。
(A)3 (B)4 (C)5 (D)6答案:(C)石油成品油分为( 5 )大类。
27.燃料占石油产品的90%以上,其中以( )为主。
(A)喷气燃料(B)发动机燃料(C)润滑油 (D)汽油和柴油答案:(B)燃料占石油产品的90%以上,其中以( 发动机燃料 )为主。
28.我国现将石油产品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和( 什么 )、润滑剂、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焦六大类。
(A)车辆用油 (B)轮船用油 (C)喷气燃料 (D)化工原料答案:(D)石油产品分石油燃料、石油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焦六大类。
29.油品加热温度最高不能超过( 什么 )。
(A)闪点(B)燃点 (C)自燃点(D)凝点答案:(A)油品加热温度最高不能超过( 闪点 )。
30.石油闪点是鉴定石油产品( 什么性质 )的重要指标。
(A)机械杂质含量 (B)馏分组成 (C)诱导期长短(D)实际胶质含量答案:(B)石油闪点是鉴定石油产品( 馏分组成 )的重要指标。
31.油品自燃点与燃点之间的关系是( 什么 )。
(A)自燃点高于燃点(B)自燃点低于燃点(C)自燃点等于燃点(D)因油品性质而异答案:(A)油品自燃点与燃点之间的关系是( 自燃点高于燃点 )。
32.汽油燃烧火焰水平传播速度可达( 多少 )。
(A)0.4-2m/s (B)5-6m/s (C)2-4m/s (D)0.6-5m/s 答案:(C)汽油的燃烧火焰水平传播速度一般可达( 2-4m/s )。
33.石油产品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物质的( 什么 )。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D)爆炸浓度围答案:(D)石油产品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物质的( 爆炸浓度围 )。
34.爆炸极限除用浓度围表示外,还可用( 什么 )来表示。
(A)密度围(B)分子量围 (C)化学组成 (D)温度围答案:(D)爆炸极限除用浓度围表示外,还可用( 温度围 )来表示。
35.石油及其产品受热后都会产生( 什么 )。
(A)可燃蒸气(B)胶质 (C)残炭 (D)灰分答案:(A)石油及其产品受热后都会产生( 可燃蒸气 )。
36.油气的引爆能量为( 多少 )。
(A)0.02mJ (B)0.03mJ (C)0.2mJ (D)0.3mJ 答案:(C)油气的引爆能量为( 0.2mJ )。
37.液体受热后表面发生的( 什么 )现象叫蒸发。
(A)液化 (B)沸腾 (C)气化 (D)扩答案:(C)液体受热后表面发生( 气化 )的现象叫蒸发。
38.油品的蒸发特性是通过( 什么 )指标来体现的。
(A)蒸气压(B)饱和蒸气压(C)露点 (D)凝点答案:(B)油品的蒸发特性是通过( 饱和蒸气压 )指标来体现的。
39.蒸发基本上不会造成( 什么 )发生变化。
(A)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B)柴油的燃烧性能(C)柴油的闪点(D)汽油的馏程答案:(A)蒸发基本上不会造成( 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发生变化。
40.轻质组分越多的汽油其蒸发速度越( 什么 )。
(A)慢(B)快(C)一样 (D)无法比较答案:(B)轻质组分越多的汽油其蒸发速度越( 快 )。
41.物质燃烧需要具备( 几个 )基本条件。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答案:(B)物质燃烧需要具备( 三个 )基本条件。
42.物质燃烧需要具备( 什么 )基本条件。
(A)可燃物、助燃物(B)可燃物、着火源(C)助燃物、着火源(D)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答案:(D)物质燃烧需要具备(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基本条件。
43.物质发生燃烧时,具有( 什么 )基本特征。
(A)放出热能、剧烈的氧化反应(B)放出热能、发光和剧烈的氧化反应(C)发光、剧烈的氧化反应 (D)放出热能、剧烈的氧化反应答案:(B)物质发生燃烧时,具有( 放出热能、发光和剧烈的氧化反应 )基本特征。
44.控制燃烧的条件入手,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哪些 )。
(A)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B)窒息、冷却、隔离 (C)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阻止法 (D)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控制法答案:(A)控制燃烧的条件入手,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 )。
45.爆炸必须具备以下( 什么 )条件才发生。
(A)要有油蒸气存在(且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围)(B)要有足够的引爆能量(C)要有油蒸气存在(且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围),有足够的引爆能量(D)要有油蒸气存在,有足够的引爆能量答案:(C)爆炸必备条件( 要有油蒸气存在(且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围),有足够的引爆能量)46.当油气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遇到火源( 会怎样 )。
(A)爆炸 (B)燃烧 (C)气化 (D)无反应答案:(B)当油气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遇到火源( 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