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汇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在不停进步,下面是整理的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汇报,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汇报一 20xx年3月 26 日,xx 街道办事处正式揭牌成立。
新xx,新班子,树立的是新形象,带来的是新气象。
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对工作更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
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争取新发展,也是新xx教育继续前进的方向。
新起点,要有新定位xx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现有小学6处,其中4处(xx、xx、xx、xx)在城区、2处(xx、xx)在城边沿。
9处幼儿园,其中4处在城区,5处(xx、xx、xx、xx、xx)在农村,且规模较小。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按照薄弱学校抓建设配套,达标学校抓规范管理,规范学校抓内涵提升的工作思路,缩小了城区与农村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向教育的资源优化和均衡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通过了市教育示范乡镇复验。
也使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4月份,《全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
规划中提出了“全域平阴和城乡一体发展”的理念,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了新的规划,扩大教育资源,即筹建城南小学、城北小学和城西的园区小学,提升学前教育的办园条件。
高度决定视野。
我们不能输在起点。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xx教育新的定位便是坚持“服务县城、融于县城、城域一体发展”的原则,结合城中村改造和社区建设,做好学校和幼儿园的规划和新一轮的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
规划建设办事处的中心幼儿园和博士社区,xx社区、桥口社区的幼儿园。
这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站在优化教育资源、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时代高度做出的决定。
新机遇,要有新思路自去年以来,全国、省、市、县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
教育公平、优化资源、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等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话题。
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舆论支持,优先发展成了社会对教育的共同声音。
近年来,为提高办学条件,政府对教育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学校装备配套工程等支持政策。
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社区规划等各项工作也为我们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支撑。
角度决定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
面对新的机遇,我们要有新的思路。
新xx将给平阴县城的城市建设带来新的意义。
教育也同样会为城市的社会功能显示其自身的作用。
因此,今后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是要要坚持“整合优化城区学校(幼儿园),建设提升农村学校(幼儿园),逐步实现城域教育的一体化”。
也就是说,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面启动学校场地标准化、校舍标准化、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加强师资配备与建设,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
推动我们办事处学校教育的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确保我们办事处在全县教育的领先地位。
新挑战,要有新措施应该说,我们xx街道办事处的教育在党工委的领导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而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具体说,就是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对素质教育的支撑不足,学校的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凸显,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新挑战实际上是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惠民工程。
我们的责任更重,使命更崇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拿出新办法、新措施:1. 建设优质教师队伍积极打造两支队伍:一是培养专家型校长队伍。
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
我们将继续创造条件,引领校长走“学习、实践、总结、反思、提高”的成长之路,造就一支人品好、能力强、通业务、会管理的校长队伍。
二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建设优秀教师团队,培植优秀团队精神,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大力倡导读书富脑工程,提升教师素质新形象。
坚持以学科带头人专业成长为抓手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突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 规范管理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就是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山东省办学行为40条》的规定。
一是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教育质量为核心的观念,抓好课堂教学改革;二是坚持学校办学行为视导检查工作机制,更好地规范办学行为。
三是加强学校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教育法制化进程。
3. 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继续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 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和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均衡配置资源,逐步实现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二是均衡配置师资,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积极推进校长、教师的交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比如英语、音体美、微机教师等),逐步缩小学校间办学差距。
新发展,要有新标杆我们高兴的看到,xx辖区内的教育特色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干事创业跨越发展,有了新突破,创优争先活动有了新进展,xx、xx、xx小学在课程改革验收、教学质量检测(抽考)中均排在全县前列,南门小学“阅读经典、享受人生”读书富脑工程、xx小学的足球文化等品牌在省市县产生了一定影响,博士小学,东三里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其他学校也都有自己的亮点特色工作。
学校的内涵、文化,教育教学质量都有新的提高。
教育要发展,就要确立新的的标杆,我们的目标就是立足质量核心,促进内涵发展,打造教育特色,实现优质教育——对于各个学校而言,就是创建特色发展学校,对于新xx 的教育来说,就是走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选择了特色,就选择了发展,所以我们要引导整个教育队伍确立一个理念,抓教育质量就是抓“干事创业”,实现特色发展就是实现“跨越发展”。
把学校办出特色,打造教育特色办事处。
为人民办好教育,替人民管好学校。
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汇报二 xx小学创建于xxx年,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小学,经过近八十多年的耕耘,塘小人充分发扬严谨、踏实的作风,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理念,在特色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上下求索,传承文化剪纸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已具有着六七千年的历史,剪纸和编织也是古镇塘头的重要地方特色,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当地剪纸由于受到扬州剪纸的辐射,呈现出细腻、逼真、清新、朴实的特点,如今仍有不少家庭以剪纸、刻花片作为谋生的手段,不少学生参与其中,做父母的帮手。
由于不少学生对剪纸耳濡目染,同时受到剪纸本身魅力的感染,剪纸小组很快壮大了起来,由一个组扩展到低、中、高三个组。
没有模板,教师带晚绘制,没有刻刀,教师亲自打磨,不懂方法,教师多次登门拜访民间剪纸艺人李桂兰老人。
我们还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组织学生上网学习南北派剪纸的不同风格,领悟专家们的心得体会,观看富有意境的日本剪纸、工于剪影的欧洲剪纸,同时下载部分图案进行练习。
学生对剪纸兴趣日浓,但遭到了部分家长的阻拦,他们认为,科技日益发达,剪纸前景暗淡,他们不理解剪纸,更不尊重剪纸,鉴于此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刘梅英老师对家长进行了开发智力、培养良好习惯的讲座。
又找了相关文章分年级对家长作广泛宣传。
利用橱窗、闭路电视等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剪纸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学生心灵的沃土。
经过几年的运作,剪纸的作用逐步显露了出来,它锻炼了学生肢体间的协调能力,促进了智力的开发,学生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意志品德,一丝不苟、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二、咬定青山,提高素质剪纸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经常训练,勤于操作,才能在训练中形成技能、健全人格。
(一)结合“课改”真抓实干。
1、科研先导,打造名师。
教师是新课改的操作者,对课改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培训,进一步更新理念。
选准以剪纸为突破口,按“人人参与、突出重点、科研先导”的思路,将剪纸组做大、做强。
教师人人剪纸培训,要求熟练掌握剪纸的技能,每学期写一篇心得体会。
经过前期的调研,这学期申报的市级课题“以特色建设为突破,培养阳光少年的实践研究”市教育局教科室已批准立项。
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加强对教师实践的指导,每学期选派美术功底深厚的几名教师,定期到扬州工艺厂接受专家培训。
如今,王枝霞、曹玉凤等几位老师创作丰富,所指导的学生作品在江都市艺术节频频获奖。
2、遍访大师,编写教材。
为了让学生接受科学系统的训练,2002年我们着手编写校本课程《跟我学剪纸》,发动学生广泛搜集民间浅易的剪纸素材,请民间艺人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为能在地方剪纸的基础上向前跨出一步,我们拜访了著名剪纸大师张永寿的传人张慕莉女士及李烈峰、庞建东等名家,对如何夸张、如何变形、如何进行衔接,请他们以具体的实例作现场指导。
同时,我们暑期组织教师上网了解剪纸的历史与文化,领略剪纸的不同风格,以进一步丰富校本教材的内涵。
3、立足课堂,加强整合。
综合组每学期上一节剪纸研究课,组织全体老师听课,课上力求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倡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高年级几个班开展了为自己的作文配上剪纸插图的活动,小小的插图,有些虽然稚拙,但趣味横生。
钱桂萍老师在数学课上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剪对称的图案,学生通过操作,很好地把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品老师孙双玉更经常将剪纸带到课堂,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的教育。
(二)组织活动,培养素质。
1、多管齐下,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不竭的原动力,新课标也将培养兴趣,激发情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剪纸中来,每周的一节校本课程课,我们力求新、活、趣。
二年级王枝霞老师三折两卷加上简单的几剪刀,一幅幅美丽的窗花使学生沸腾起来,学生兴趣达到了高潮。
孙建兰老师的《实物剪纸》,一件件实物在她的剪刀下被剪得栩栩如生,使学生跃跃欲试。
曹玉凤老师的校本课,几条柳枝预示着勃勃的春天,几朵云彩展现了广阔湛蓝的天空,让学生回味无穷。
2006年9月,我校又邀请了李烈峰大师亲临我校指导,并举办了他的个人作品展。
同学们亲眼目睹大师的形象,亲耳聆听大师的教导,在剪工细腻的作品前他们发出了“啧啧“的惊叹声,在长近5米的《云海寺壁图》前他们驻足不前,感慨良多,艺术的清泉在展室里静静地流淌。
剪好纸的欲望在悄悄地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