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房地产公司项目跟投机制研究和优缺点分析PPT幻灯片课件
房地产公司项目跟投机制研究和优缺点分析PPT幻灯片课件
房产项目跟投机制产生背景
02
跟投机制下的房产行业现状
03
跟投机制优缺点分析
04
跟投机制的改进与注意事项
3
01
房产项目跟投机制产生背景
4
房产项目跟投机制产生背景
外部环境的变化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
技术环境
房产新政频出, GDP增长从8到
限购限售为主旋 6.5,进入稳定增
律;
长新常态;
强调创新,以创 通货膨胀维稳;
企业没有最大限度 发挥效率,不能创 造更多的价值和剩 余,核心人才不能 成为企业剩余的获 得者; 但凡有真正人才下 海创业,大把的投 资人裹挟资金、人 脉、资源一拥而上
在转型实践过程中,除了需要调整架构、治理和流程外,尤为传统的地产 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是如何激励核心人才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为企 业持续创造价值。
跟投机制下的房产行业现状
碧桂园
总部
同心共享
区域
项目
强制参与 人员
自愿参与 人员
参与方式
集团总部董事、总裁、 副总裁、中心负责人及 其他高管
区域总及其他高 管; 项目拓展、投资 跟进人员
管理人员为主
项目负责人等管 理人员
通过总部员工持股平台
通过地方员工持股平台
参与限额 最高不超过项目的5%
加起来不超过项目的10%
跟投机制下的房产行业现状
万科(合伙人+项目跟投)
1.区分集团整体发展与具体的项目;
2.需平衡股民对股价的追求和企业的长
远发展;
3.员工除有机会享受收益以外,管理层
承担超过股东的责任和风险;
差
别
4.兼顾公司管理需要和对员工的公平、 民主;
5.激励高管经营好企业形象和品牌;地
方高管选好项目、运营好项目;所有参
02
跟投机制下的房产行业现状
7
跟投机制下的房产行业现状
万科
强制参与 人员
自愿参与 人员
参与方式
参与限额
资金来源
收益分配
体现形式
合伙人
项目跟投
集团董事、总部管理 区域公司、城市公司、项目公司管理层 人员、地方公司高管
一定级别以上人员
除集团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以外的所有员工
委托第三方公司购买 像申购新股一样自愿排队公平申购 万科的股票
房地产公司项目跟投机制研究和优缺点分析
分析人:武汉大学老李
1
前 言Introduction
随着房地产“去库存”演变为“涨价去库存”,货币蓄水池目标达成后又限购限 售加码,从去年到今年市场降温趋势明显,“黄金”到“白银”的时代真正到来。 重压之下, 不进则退, 谋求生存还是谋求发展已不再界限分明,几乎每家房企都在 积极布局战略转型。从“互联网思维”到“轻资产嫁接”,“跨界”之风席卷整 个房地产行业,固有的模式与思维正经受着创新风暴的洗礼。
资金来源
自筹+集团支持贷款
收益分配 与其他股东一样,享受股东的收益和承担股东的责任
体现形式 通过总部平台持有项目 公司股份
通过地方平台持有项目公司股份
重点关注: 1.持股平台:先把资金筹 集进员工持股平台,再统 一投入具体的项目,员工 不能自由选择项目或跟投 比例; 2.员工回报: 2015年, 碧桂园有两位区域总裁的 收入突破1亿元; 2016年,碧桂园共有6位 区域总裁收入突破1亿元, 收入超千万的人数说不清 有多少; 3.公司内部各区域之间的 竞争也空前激烈
房产企业如何积极谋求商业模式、赢利模式的转型,从“重资产化”向“轻资产 化”、从“公司+雇员”向“公司+平台”、从“输出资本”向“输出管理”的方 向转变,将公司打造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房产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2
目 录/CONTENTS
01
房产项目跟投机制产生背景
内部问题的积累
职业经理人制 借鉴商业典范 股权激励的需 核心人才流失
度缺陷
经验
要
职业经理人能够 阿里、华为、小 共创、共享,但 米等一系列合伙 是不一定能共担, 人机制优秀经验 存在能力与道德 值得借鉴; 风险;
中层管理者和普 通员工没有高层 管理者的股权/期 权刺激,缺乏动 力和创造性。
高管有下限,非高管 跟投总额不超过项目资金峰值的10%。
有上限
强制跟投后余下部分按抽签或比例分配
奖金三年不分配+杠 自筹资金 杆资金购买股票
和外部的A股股东一 在门槛收益以下跟投员工无收益,只在
样同股同权收益
项目收益超过门槛收益跟投员工才有收
益
通过第三方公司、员 不直接体现为股份 工平台间接持股
重点关注: 1.有杠杆:盈安合伙出资 购买万科股权资金,一部 分为合伙人的自愿出资, 另一部分为融资而来,这 部分融资是杠杆化的,风 险和收益匹配; 2.有时间限制:在完成兑 付的时限到达之前,合伙 人如果从万科离职,将无 法获得合伙人计划中的权 益(长期利益深度捆绑); 3.股价受到经济、政策、 股市大盘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是管理团队无法完全 控制的。
跟投机制下的房产行业现状
房地产白银时代,“跟投 俱乐部”扩容,员工激励 风劲真足,纵观行业,项 目跟投等激励机制已蔚然 成风。在招商蛇口之前, 万科、碧桂园、绿地、旭 辉、越秀地产等多家房企 已先后推行项目跟投。国 内房企前50强中有半数 实施项目跟投机制。
跟投机制下的房产行业现状
业内人的评价
“碧桂园跟投出来后员工一度有抗性,特别是总部。” “碧桂园跟投制的外部挑战在于房地产下行期,项目收益目标可否实现。内部也有挑战,来自管理团队, 包括营销团队,他们能不能真正将项目做好。”
新驱动经济增长; 房地产行业从黄
金到白银,边际
收益递减;
社会思想转变, 新技术
用到房地产行业;
互联网日新月异, “互联网+” 、
信息透明化;
“跨界” 倒逼房
产行业转型。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需要搭建稳定与灵活兼备的敏捷组织,才能适应日益 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由于受金融和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 和风险尤其突出,地产企业向敏捷组织转型的需求更为迫切。
与人员为项目运营出谋划策,监督项目
运作。
碧桂园(同心共享)
1.只参与具体的项目,不参与集团发展; 2.主要体现对员工的激励和老板的让利分 享; 3.除极少数管理层外,员工没太多选择权, 只能被动参与; 4. 集团提供一定的贷款支持; 5.激励管理层选好项目、运营好项目,与 公司形象、品牌不关联,所以曾出现项目 公司为短期利益而损害公司形象的事件, 不会引发普通员工主动监督项目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