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与联邦储备体系

中央银行与联邦储备体系


时间不一致性问题(time-inconsistency problem)是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指政策 当局在t时按最优化原则制定一项t+n时执行的 政策,但这项政策在t+n时已非最优选择。我们 通常会有一些计划,并且知道在长期内会产生 好的结果,但到了第二天,我们为了追求短期 的收益,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放弃这个计划。解 决时间不一致的有效方法是事前进行令人置信 的承诺,名义锚能限制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建 立在自由放任和频繁调整基础上的货币政策实 施会导致长期的不良后果。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4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操作 第13章 中央银行与联邦储备体系
主讲教师:屈满学
13.1 本章要点
■货币政策的6个基本目标分别是:物价稳 定(首要目标)、高就业、经济增长、金融市场 稳定、利率稳定与外汇市场稳定。
■1913年创建的联邦储备体系减少了银行业 恐慌发生的频率。联邦储备体系的结构包括l2 家储备区联邦储备银行、大约2900家成员商 业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 会和联邦咨询委员会。
总统享有的对委员会的任命权是有限的。 因为委员会主席的任期与总统的任期并不一致, 总统可能不得不和前任总统任命的委员会主席 共事。
可以看出,联邦储备体系与其他政府机构 相比,具有非同寻常的独立性。
法律还赋予联邦储备委员会一些同货币政 策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职责。制定各个联邦储 备银行行长和所有官员的工资标准,审查各个 银行的预算。
6.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通常每年举行8次会
议(大约6周一次),制定有关公开市场操作的 决策,从而对货币供给和利率产生影响。
虽然公开市场委员会并不实际制定法定 准备金率和贴现率,但与这些政策工具有关 的决策却是在这里做出的。因此,图13.1用 虚线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和贴现率的制定负有“建议”权。公 开市场委员会不实际买卖证券,而是向纽约 联邦储备银行的交易室发布指令。
国会还通过法律,要求美联储对自己的行为 承担更多的责任。根据1978年《汉弗莱霍金斯 法》,美联储必须每半年向国会提交货币政策 报告,美联储主席还要参加听证会,解释货币 政策行为是否与《联邦储备法》的目标保持一 致。
总统也可以影响联邦储备体系。首先,因 为国会立法可以直接影响美联储或影响其实施 货币政策的权力,总统可以通过影响国会进而 对美联储产生影响。其次,虽然表面上看,总 统在其一届任期内只能任命l或2位委员会委员, 但在实践中总统任命的委员远多于此。
联邦政府的审计机构——审计总署不能审计 联邦储备体系在货币政策或外汇市场方面的 职能。近年来,每年美联储扣除费用后的净 收益高达400亿美元。因为美联储要将收益的 大部分上交财政部,所以它没有从其业务活 动中获利的可能。
由于规范美联储结构的法律由国会颁布, 并且可以随时调整,因此,美联储仍然要受 到国会的影响。如果立法者对美联储货币政 策的实施不满,通常会威胁要控制美联储的 财务来源,迫使其像其他政府机构一样递交 预算申请。
这种目标将物价稳定置于优先地位,之后才 说明只有实现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追求其他 目标,被称为阶梯目标(hierarchical mandates) 。这种目标支配了英格兰银行、加拿大银行、 新西兰储备银行以及欧洲中央银行等中央银行 的行为。
法律对联邦储备体系的使命是这样规定的 ,“联邦储备体系委员会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应当追求货币和信贷总量的长期增长,以及发 挥经济长期潜力以增加产出,目的是实现就业 最大化、物价稳定和适中的长期利率”。
各联邦储备银行都是准公共机构(部分私 有,部分政府所有),它们的股东来自联邦储 备体系在各区的成员私人商业银行。这些成 员银行购买本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票,法律 规定这些股票每年支付的股利不超过6%。
各个储备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董事可以分 为A、B、C三类。3名A类董事由成员银行选举 产生,是职业银行家;3名B类董事同样由成 员银行选举产生,是来自工业、劳工界、农 业或者消费部门的知名人士;3名C类董事由 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代表公众利益,不得 是银行的官员、雇员或者股东。这9名董事决 定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人选,但需要经过联 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
在实践中这样的表述被称为双重目标。 (dual mandates),即将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 化两个目标放到平等的地位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 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2.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的长期目标 追求物价长期条件下的稳定和自然失业率 并不存在不一致性,由于稳定的低通货膨胀率 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逐渐认识到, 物价稳定应当是货币政策首要的长期目标。 公众和政治家可能会认为阶梯目标过分强 调控制通货膨胀,对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注 不够。在短期条件下,中央银行往往只关注控 制通货膨胀,其所实施的政策导致严重的产出 波动。
名义锚 锚的本义是轮船停泊后用来固 定自身方位的工具,让轮船不会随意漂泊。 美联储在实行货币政策之前,也会制定一个 名义锚,相当于通货膨胀或是货币供给的名 义变量。钉着这个锚,保证确立的名义变量 在一个狭小的区间内活动,促使实际物价水 平达到设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名义锚可以看 成是一套行为规则,央行必须长期关注的行 为准则从而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
三、联邦储备体系的结构 1.联邦储备体系的起源 1811年,美利坚第一银行解散;l836年,
美利坚第二银行作为国民银行的执照到期, 因为1832年该银行执照展期的议案被安德鲁· 杰克逊总统否决了。
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全国范围的银行业 恐慌频频发生,几乎每20年一次,严峻的事 实教育了美国公众:需要建立中央银行,以 防止未来突发的危机。1913年的《联邦储备 法》精心设计了一套制约和平衡的体系。
5.联邦储备委员会 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层是由7名董事组成
的委员会,其总部位于华盛顿。经参议院同意 后,委员会委员由总统任命。为了限制总统对 美联储的控制,并使美联储独立于其他政治势 力,董事的任职时间为14年任期加上下一个 任期的部分时间,但不得连任,每年1月份都 会有1位董事任期届满。委员会主席从7位委 员中选出,任期为4年,可连任。
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如何 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曾为麻省 理工大学教授,他曾经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 为两种类型:工具独立性(instrument independence,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 能力)和目标独立性(goal independence,中央 银行设定货币政策目标的能力)。 美联储独立于国会更重要的方面是可获得 可观的、独立的收入来源,不必受制于通常由 国会控制的拨款程序。
虚线表明公开市场委员会对法定存款准备金 率和贴现率的制定负有“建议”权。
3.联邦储备银行 12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家主要的联邦储
备银行,这些银行在本区的其他城市可能设有 分行。3家最大的联邦储备银行分别是纽约、 芝加哥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它们共控制了 联邦储备体系50%以上的资产。
图13.2联邦储备体系
2.联储备体系的结构 《联邦储备法》的拟定者试图设计出一种
结构,使联邦储备体系能够实现权力在地区之 间,私人部门和政府之间以及银行家、工商业 者和公众之间的分散。
分权使得联邦储备体系演变为下列实体: 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s)、联邦 储备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联邦公开市场委 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联邦咨询委员会以及大约2900家成 员商业银行。
二、物价稳定是否应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 目标
1.阶梯目标与双重目标 由于物价稳定对于经济体系的长期健康至关 重要,许多国家将物价稳定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 长期目标。 《马约》有这样的表述,“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ESCB)首要的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欧洲联盟的 总体经济政策只有在不与物价稳定冲突的前提下 ,才能获得支持”。这些政策目标包括“高就业”与“ 可持续的、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 物价稳定是大部分中央银行最为主要的目 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还包括: ■高就业 ■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稳定 ■利率稳定 ■外汇市场稳定
高就业的目标不是要追求失业率为零,而 是和充分就业相适应的失业率水平,在这个水 平上,劳动力的供求相等。这个水平被称为自 然失业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充分就业时仍有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和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前者是工人和公司相互寻找合 适对象造成的失业;后者是职位要求与当地工 人的技能和可得性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 失业不受欢迎,但货币政策对此无能为力。
7.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在位于华盛顿的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楼二层的会议室举行。7名 委员和l2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加上公开市场 委员会秘书、委员会研究和统计部门主任和副 主任,以及货币事务部和国际金融部的主任。
会议首先快速通过上次会议的会议记录。 会议的第一个重要议程是由美联储负责公开市 场操作的经理作关于外汇和国内公开市场操作 以及其他相关主题的报告。在委员和储备银行 行长提问和讨论之后,开始就是否批准报告进 行投票。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结构与联邦储备体系 类似,每个成员国都有国家中央银行;根据《 马约》成立的欧元体系的独立性超过了联邦储 备体系,因为它的章程是不能通过立法而改变 的,因此,是世界上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
■全世界中央银行都出现了显著的向更大独 立性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英格兰银行和日本 银行,以及新西兰和瑞典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都在增强;中央银行越独立,就越能够制定出 更好的货币政策。
4.成员银行 所有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在通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