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 3.1.4 社会单位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 列内容: • • 1) 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 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2) 消防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3)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
4)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
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切实增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的管 理能力,落实以社会单位为主体的责任, 打牢消防安全群防群治的社会基础,有效 遏制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
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
61号令)编写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
能力”建设学习资料,用于培训学习。
(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 3.1.12 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当 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 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 3.1.13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 管理人应当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 消防安全责任人。 3.1.14 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的 火灾隐患,应当立即着手整改,并将整改 情况报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二)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 3.2.3 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呼救,起火部位现 场员工应当于1 min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在 第一时间内采取如下措施: a) 灭火器材、设施附近的员工利用现场灭火器、 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 b) 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打“119”电 话报警、报告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c) 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 散。
(二)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 3.2.1 社会单位员工应当熟悉或掌握下列内 容: a) 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 b) 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的 使用方法; c) 初期火灾的处置程序和扑救初期火灾 基本方法; d)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 3.2.2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 安全管理人除应当掌握本标准3.2.1内容外, 还应当熟悉本单位灭火力量和扑救初期火 灾的组织指挥程序。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建设标准
一、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 “四个能力”建设的术语、定义、建 设要求、验收要求等。
•
本标准适用于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
全“四个能力”建设。
二、术语与定义
• 2.1 社会单位 有固定活动场所且有依法注册名称或其他合法名称的组 织。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其 他组织。 2.2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 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二、术语与定义
• 2.9、灭火第一战斗力量 失火现场社会单位员工在第一时间自发 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
2.10、灭火第二战斗力量 火灾确认后,社会单位按照灭火和应急 疏散预案,组织员工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
•
三、建设要求
• • • 3.1 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3.2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3.3 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二、术语与定义
• 2.6、人员密集场所 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 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 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 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 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 动场所等。
二、术语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
• 2.7、消防安全责任人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 主要负责人。 2.8、消防安全管理人 社会单位主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
(三)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
• 3.3.3 人员密集场所员工在火灾发生时 应当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火场人员 情绪,消除恐慌心理,积极引导群众采取 正确的逃生方法,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 避难层(间)、楼顶等安全地点疏散逃生, 并防止拥堵踩踏。
(三)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
• 3.3.4 发生火灾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 员疏散: a) 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 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 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 各层; c) 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 d) 婴幼儿和老、弱、病、残人员应当优先疏散。
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11)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 3.1.5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 其他单位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每日至少进行一 次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 查至少每2 h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 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公众聚集场所,医院、 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夜间防 火巡查应不少于两次。
(二)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 3.2.7 社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 消防技术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器材。高级 旅馆、建筑面积大于500 m2的公共娱乐场 所和建筑面积大于10000 m2的其他公众聚 集场所宜配备细水雾灭火装置、逃生面罩 等灭火、逃生器材。
(三)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
• 3.3.1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 全管理人和员工应当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 路线以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 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 本技能。 3.3.2 火灾发生后,员工应当迅速判明危 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立即按照疏散逃生的 基本要领和方法组织引导疏散逃生。
(三)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
• 3.3.5 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以下消防安全 标志或图示: a) 在醒目位置设置一张单位总平面图; b) 每个楼层或房间设置一张疏散指示图; c) 每个消防设施器材设置一个使用方法标牌; d) 每个安全出口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标志; e) 疏散走道每20 m设置一个疏散指示标志; f) 消防车通道每50 m设置一处提示性标牌; g) 每个危险场所或部位设置一个警示性标牌。
(二) 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 3.2.5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应当经过 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正确、熟练操 作本单位的自动消防设施。 3.2.6 消防控制室应当悬挂《消防控制室 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 责》、《火灾接警处警程序》、《消防控 制室管理应急程序》和自动消防设施检测 登记表。
(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 3.1.6 社会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 列内容: a)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b)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 堵塞、锁闭情况; c) 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 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e)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 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况; 5) 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 6) 有无违章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情况。
• 7) 电气线路是否破损、老化、连接松动,有无私
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违章用电情况; 8) 有无违章用火情况; 9) 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消防安全重点部 位的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10) 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销售单位、场 所的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
(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 3.1.11 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 消防安全管理人接到火灾隐患报告后,应 当立即组织核查。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 定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部 门,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社会单 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督促落实火灾隐 患整改措施,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 组织保障。
•
3.4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
•
3.1.1 社会单位应实行逐级防火检查制度
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 3.1.2 社会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 防火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 3.1.3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 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每月至少组织一 次防火检查;社会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 门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防火 检查;员工每天班前、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 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火
灾
•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所造成的灾害 • 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 江泽民同志的题词:隐患险于明 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 山
火灾的危害
•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 的灾害之一。俗话说:“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 光”。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 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 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 中心”提供的资料介绍,发生火灾的损失,美国不到7年翻一 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全世界每天 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 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 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 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 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 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致灾 因素也日益增多,火灾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火灾 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 失。通过大量案例分析,90%以上的重特大火灾 事故都发生在社会单位,单位不能及时检查消除 自身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无法有效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以及消防宣传不到 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火灾多发的 根源所在。因此要切实解决火灾防控的源头性、 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就必须提高单位的火灾 预 防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