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走进音乐世界第三册教案(全案)(2)作者:佚名音乐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87 更新时间:2007-4-11广东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一课过中秋第一课过中秋课题:过中秋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节日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风俗与人文内涵,体验节日歌曲中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
教学目标二:能有表情的演唱抒情和活泼等不同情绪的歌曲,用歌声表现中秋节的意境,并能背唱其中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
在指导下,人人参与自编自演活动。
教学目标三:能从长短不同的语言中懂得音的长短,能富有情感的朗诵配乐诗《月姥姥》,对语感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四:借助语言找到音的长短。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听关于中秋的故事看关于月亮的图片后,在唱关于中秋的歌曲时,更加的感情到位。
教学难点:对XX XX ∣X --∣X X ∣节奏的练习。
教具准备:卡片缱忧伲家艋?p>课时安排:二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律动练习2 师生问候二故事导入1 以童趣色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家家户户要团圆的人文情怀。
2 让学生把课前自己准备的花灯都带到课上来,让同学们互相欣赏,为本课的主题过中秋营造氛围。
三学习新歌1 学生听范唱,第二遍跟唱2 学生分句跟琴模唱3 听老师模唱,学生跟唱。
4 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
5 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展示自己:A 表演唱的方式B 舞蹈的方式,剩下的学生伴唱。
C 选择打击乐器为他人表演伴奏的方式D 用画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爱的花灯。
四教授新歌《爷爷为我打月饼》1 通过对话让学生说说中秋节除了观花灯、赏月外,还吃过月饼吗?都喜欢吃哪些品种的月饼?在《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中,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吃的月饼画出来,让大家分享。
边画画边让学生听熟歌曲。
2 老师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 师范唱,学生跟唱。
4 学会歌曲后,鼓励学生独立演唱此歌曲,并请同学们结伴为大家表演。
五小结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复习旧歌《中秋节》《爷爷为我打月饼》三学唱新个歌1 先于《爷爷为我打月饼》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谈感受。
2 边听边随音乐的节拍左右摆动,感受抒情而流畅的歌曲韵律3 模仿老师的样子边朗读歌词边做第一拍拍腿,第二、三拍拍手的律动。
4 在听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的做动作帮助记忆歌词,体验和感受歌曲的美感。
四配乐诗朗诵1 把配乐诗朗诵的的内容编个故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一种幻想朗读《月姥姥》,培养学生朗读的语感。
五练习1 老师与学生合作游戏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举出语音与节奏长短相关的话。
3 分声部做一做书上的两个声部有节奏的声势练习,注意小声说,能相互倾听。
六小结#######################################################################################################第二课《唱唱、跳跳》第二课《唱唱、跳跳》课题:唱唱、跳跳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对五声音阶的相对音高概念,能打着手号唱准五个音组成的歌曲。
教学目标二:通过畅游和欣赏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唱唱跳跳的音乐活动中,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活泼愉快的音乐情绪,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变化等规律做出真确的反应。
教学目标三:进一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珍惜同学之间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这节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体验中,感受和表达“唱唱、跳跳”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建立自信心。
教学难点:五声调式的音准的解决。
教具准备:卡片、头饰、小乐器、电子琴、录音机课时安排:二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导入1 用卡片导入,学会手号的打法,以及唱准唱名,可用老师唱唱名,学生边打手号边模唱。
2 用游戏的方法帮助音高的听辩和模唱。
3 结合《五声歌》的内容,老师打手号让学生根据手号视唱唱名,逐句模唱。
三学唱《五声歌》生以听唱法学会这首歌四学唱《我们都是好朋友》1用听唱法边唱边拍打节奏。
2 歌曲学会后,坐位前后左右自由组合,边唱边互相拍拍手,拉手,挥手进行律动。
3 进行畅游活动。
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图片导入把《哇哈哈》歌曲当背景音乐,让同学们看图说说新疆人有什么特点。
结合画画设计新疆帽,让同学们相互合作,动手用手折新疆帽。
三学习新歌1 用听唱法学会此歌2 让有新疆舞舞蹈动作经验的同学来设计表演动作,全班同学跟着模仿。
并把大家认为折的最好的新疆帽奖给动作设计的同学戴,边歌边舞。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的方式。
如:歌唱、舞蹈、拍节奏伴奏、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四欣赏小提琴独奏曲《会跳舞的洋娃娃》1 欣赏完后,自由探索,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稳定、均匀的强弱和强弱弱节拍规律,让大家想一想、议一议、学一学。
2 让学生用走路、学时钟摆动、打击身体各部位或敲击乐器来表现强弱和强弱弱的效果。
3 让学生模仿洋娃娃的样子跟随音乐走高走低、渐强渐弱做律动。
五小结&&&&&&&&&&&&&&&&&&&&&&&&&&&&&&&&&&&&&&&&&&&&&&&&&&&&&&&&&&&&&&&&&&&&&&&&&&&第三课《奇妙的天空》第三课《奇妙的天空》课题:奇妙的天空教学目标一: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云》,能背唱其中一首。
教学目标二:学会打手号“fa”,能模仿老师打着手号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
教学目标三:能用体态动作表现抒情和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两种不同节拍的歌曲伴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对神奇奥秘的天空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对手号“fa”的认识以及对歌曲的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对三拍子歌曲和二拍子歌曲的对比。
教具准备:卡片,星星头饰,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新课导入1 以谜语导入新课2 复习旧的手号,学习新的手号A 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模仿练习。
让学生模仿老师打“fa”的手号,并进行模唱。
B 学生做书上的手号练习,并模唱。
3 说星星: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星星是怎样的?4 做星星:让学生将自己打扮成星星,并表演。
三学习新歌1 听范唱2 师生合作演唱,让学生感受ABA3 用律动表现歌曲4 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5 完整的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6 赏星星:学生听“星星变奏曲”,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7 演星星:创设情景让孩子们感受和星星在一起的情景,并进行编排。
四小结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感受音乐1 听两首音乐《春节序曲》、〈云〉片段,每组选出两个同学随音乐挥动彩带,感受音乐的情绪。
其余的学生用手臂随音乐画线条来感受音乐。
2 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一首音乐的线条。
3 再听第二首音乐〈云〉音乐,请学生拍拍手,觉的可以怎样拍。
老师提出要求:第一拍强,后两拍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
4 跟老师模唱第一乐句唱名。
想想最后一个音有什么特点。
5 请一位同学用一种打击乐器把长音敲出来。
6 学生打手号跟老师模唱唱名,在每个长音的地方用三角铁敲一下。
7 老师模唱3 5 6 ∣5 - - ∣和3 5 6 ∣5 0 0 ∣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用对比的方法感受音的长、短对音乐的影响。
三歌曲学唱1 出示课件:歌词和旋律走向。
学生可边看边用手画旋律线。
2 歌曲唱到云朵像什么?3 想想你看到的云朵像什么?4 学生自由回答。
5 边听范唱边随老师一起做律动。
请几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可以自己创编动作。
6 随琴唱出歌词A 随琴轻声唱出歌词。
B 纠正学生演唱出现的问题。
C 用多种方法来演唱歌曲。
D 全体清唱一遍,用三角铁在长音处伴奏。
四创编活动1 请学生用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太阳出来。
2 老师用情节把各种声音连起来,学生进行表演一次。
3 歌曲前奏用打击乐器表现风、雨、太阳出来,完整地唱一遍歌曲〈云〉五欣赏童声合唱曲《小白船》1 放《小白船》歌曲音乐,跟随老师朗读歌词。
2 边欣赏边跟着录音哼唱,自由律动,请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手拉手模仿小船,小组里选出做桂花树和玉兔的同学。
六小结$$$$$$$$$$$$$$$$$$$$$$$$$$$$$$$$$$$$$$$$$$$$$$$$$$$$$$$$$$$$$$$$$$$$$$$$$$$$$$$$$$$$$$$$$$$$$$$$$$$$$$$$$$$$$$$$第四课《动物世界》第四课《动物世界》课题:动物世界教学目标一: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教学目标二:从语言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里X—O 的停顿。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能背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目标三:能听辩出长笛、低音大提琴的音色,用动作表现这两种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音乐的走向和音乐中的停顿。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旋律以及会画歌曲的旋律线。
教学准备:头饰、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律动练习2 师生问候二教授新课1 学唱歌曲前,先进行语言与音乐中的停顿的探索。
让学生说一说:一二三,开步走,抬起头,挺起胸,就像小兵雄赳赳。
X X X O X X X O X X X O X X X O X X X X X X X O探索到说话中的停顿,导入音乐中的停顿。
2 欣赏歌曲《野兔饿了》,边听边一拍一下拍手,遇到音乐中的停顿用双手握拳表示。
3 轻轻地放背景音乐《野兔饿了》,让学生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停顿处双手握拳或让学生自己设计表示停顿的方法。
4 让学生对歌曲音乐有初步印象后,配合结合歌曲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听觉的分辨,感知音乐的上行下行。
A 先模仿老师做打手号唱旋律的练习。
老师打手号唱《野兔饿了》的第一、二小结旋律,让学生模仿。
B 老师打手号唱的旋律用线条画出来。
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三、四小节旋律,让学生模仿和画出线条,边唱边感受音的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