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下政治公民基本权利

八下政治公民基本权利

隐私: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愿为别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 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 隐私。
具体内容包括:私人信息(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 、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 往等),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如果个人 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 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政治权利 和自由
选举权 和被选 举权
政治 自由
权利内容
意义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 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 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 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 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 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 包括言论、出版、集会、 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由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 利;向国家机关提出 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的权利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 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辱母案”发生于2016年4月14日,于某在母亲苏某和自己被11名 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被刺中的 杜某自行驾车就医,却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
导入新知
教学目标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 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 生活。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 监督权等。
阅读P33探究与分享,思考: 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什么条件?行使这项权 利有什么意义吧?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公民基本权利
中国传统政治和儒家礼法体系中只有 “子民”“臣民”,而无现代意义上的公 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 从无到有从强到弱,其发展进步态势有目 共睹,那么我们究竟拥有哪些公民权利, 应如何正确行使和维护这些权利呢?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24——P30课本, 并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未经同意老师拆看小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 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是否合法?为什么?
不合法。我国宪法规定,公 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 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 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 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 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 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监督权。
监督权
• (1)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
• ①主体:公民。
• ②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 (2)监督权的内容: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 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 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1)人格尊严的含义: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 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 权利。
•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 陷害。
• (3)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 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
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 会的基础
2018年1月29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118名湖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教师刘 发英教师成功当选。英子姐姐在从教20多年时间里,用一条网线 搭建了1800多名国内外爱心人士与2800多名贫困孩子爱心的桥梁, 1790多万元的助学款也让许多山里娃娃圆了读书梦。
•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方式):写信、 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通 过媒体转达、参加听证会,微博、微信等。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举报时应该注意: (1)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 范围内正确行使。 (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 实为依据,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投诉和检举时,要采用合法的方式,不能 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
案例一:
• 某广告公司曾为模特张欣拍摄了一组艺术照片 。这组照片经张欣授权后被刊登在一家出版社 出版发行的挂历上,该出版社付给她2000元的 报酬。后来,一家商场为了经营需要,在制作 、散发宣传画报时,未经张欣同意,选用了上 述照片中的一幅作为该画报的插图。得知此事 后,张欣将该商场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 判决:商场向张欣赔礼道歉,给付张欣肖像使 用费1500元,赔偿原告有关经济损失325元,并 承担案件受理费。
• 《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丑化、故 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为目的进行人身攻击等,都属 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案例二
• 小维是九年级的住校生。一天晚上,他趁值班 老师不注意,偷偷跑到校外玩耍,后被值班老 师找回。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非常生气,加 之他在本学期的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决定对其 进行处罚。第二天,在全校集会上,学校宣布 给予小维警告处分,不能参加本年度的“三好 学生”评比,并撤销其在八年级时获得的区级 ”三好学生“称号。
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 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 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 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但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 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 利。
依法行使权利既是权利又是 义务。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 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 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 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15年4月6日,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 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视频流出,对开国领袖毛泽 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 视频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央视表态严肃治理,从4月8日零 点起,暂停毕福剑在央视主持的所有节目。4月8日,全国红军小学 建设工程理事会撤销毕福剑形象大使。 4月9日晚,毕福剑在微博中写道:“我个人的言论在社会上造 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我感到非常自责和痛心。我诚恳向社会公众致 以深深的歉意……” 思考:小A认为毕福剑的事例说明公民言论不自由?你怎么认为?
【法律链接】公安机关和检
查机关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 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或 者扣压,但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 序)进行。对无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 (指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 患者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 护人)代为开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了解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知道了宪法是怎样保护这些权利的,我们 要充分认识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 依法行使这些权利,积极同侵犯自 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作斗争,依法维 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公民基本 权利
政治权利 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Fra bibliotek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侵犯荣誉权主要表现为:非法剥夺公 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对 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进行挖苦、讽刺和 打击。
案例三:
• 刘某成立某信息咨询公司,非法从他人处购买 约300余万公民的个人信息,提供寻人查址、跟 踪背景调查、银行房产户籍调查等服务,并向 客户收取高额费用。刘某以涉嫌非法获得公民 个人信息罪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补充知识:
• 名誉是社会上一般人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 、信誉等方面的评价,这是一种社会评价,不 是组织授予的;而荣誉则是社会、国家或组织 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 予,是一种组织行为。
以下文字、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人格尊严权?
• 1、写匿名信捏造他人是非,造成不良影响。 • 2、
于欢案给了我们什 么启示?
公民的人身自由 受法律保护,不要侵 犯他人的人身自由, 要依法学会维权等。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 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 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通信 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 保护。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 、最重要的权利,只有 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 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 、自由、有尊严的生活 。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 2、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具备哪些条件?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3、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哪一些?这项自由对公民有何意义? 4、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有何意义? 5、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有何重 要性? 6、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分别有哪些?
案例四:
• 据悉,姚明状告“姚明一代”生产厂家武汉云 鹤大鲨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侵权一案一审已于 近日宣判。法院判决武汉云鹤大鲨鱼公司侵犯 姚明姓名权,赔偿人民币30万元。
姓名权(姓名权是自然人决定、使用和依 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案例五:
《民法通则》第 101条:“公民、 法人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 法律保护,禁止用 侮辱、诽谤等方式 损害公民法人的名 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