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投资和理财财务管理
授课系(部):会计系学时(学分):68
执笔人签字:张燕审核人签字:
一、课程概述和能力目标
《西方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
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
1 总论理论
教学
1.稀缺性和基本
经济问题 .2.生
产可能性曲线和
机会成本 .3.资
源配置的经济体
制 .4.微观经济
学和宏观经济
学 .5.实证分析
和规范分析
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
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
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
法。
2
需
求、
供给
和均
衡价
理论
教学
1.需求.2、供
给.3、均衡价
格.4、需求价格
弹性5、供给价
格弹性
1、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及规律。
..
2、
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原理,掌握价格分析方
法。
..3、了解弹性的含义,掌握简单的
弹性计算。
3 消费
者行
为理
论
理论
教学
1.欲望和效用
2.边际效用分析
和消费者均衡
3.无差异曲线分
析和消费者均
衡
1.了解效用的概念。
2.理解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
3.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4.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4 生产
理论
理论
教学
1.生产和生产函
数
2.厂商均衡理论
1.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
2.了解单一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的产量
变化规律。
3.理解生产的合理区域。
4.掌握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无差异
曲线分析法。
5 成本
和收
益
理论
教学
1.成本的含义
2.短期成本
3.长期成本
4.成本、收益和
利润最大化
1.理解成本的含义。
2.了解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的关系。
3.掌握短期成本的简单计算。
4.了解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区
别。
5.理解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6 市场
理论
理论
教学
1.市场和市场结
构2.完全竞争市
场上的厂商均衡
3.完全垄断市场
上的厂商均衡4.
垄断竞争市场上
的厂商均衡5.寡
头垄断市场上的
厂商均衡
1.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2.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特点;
3.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
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
4.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特点。
5.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
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
7 要素
收入
理论
理论
教学
1.生产要素价格
的决定2. 工资、
利息、地租、利
润3. 洛伦斯曲
线和基尼系数
1.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2.了解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3.了结洛伦斯曲线的含义。
4.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
8 市场
失灵
和政
府垄
理论
教学
1.市场失灵
2.解决市场失灵
的对策
3.政府失灵论
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和收
入再分配政策,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
因,了解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
8 国民
收入
核算
理论
理论
教学
国民生产总值的
含义,用支出法
计算国民生产总
值
1、重点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理解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4、区分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名义国民生
产总值的关系。
9 国民
收入
决定
理论
理论
教学
消费函数、边际
消费函数的含
义,乘数的含义
和计算;IS曲线
和LM曲线的含
义;需求变动和
供给变动是国民
收入和价格的影
响。
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
向的含义。
2.乘数的含义和计算。
3.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
4.了解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影
响。
5.总供给曲线变动时国民收入和价格的
影响。
10 通货
膨胀
和失
业
实践
项目
通货膨胀和失业
的含义和类型,
凯恩斯的有效需
求理论和菲利普
斯曲线
1.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
2.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
3.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
响。
4.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5.了解菲利普斯曲线。
11 经济
增长
和经
济周
期
理论
教学
经济增长的含
义,经济周期的
含义和成因。
1.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
2.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
3.了解经济周期的成因。
12 宏观
经济
政策
理论
教学
财政政策的含义
和运用,货币政
策的含义和运
用。
1.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
2.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
3.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
4.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
三、课程实践教学部分
(一)实践教学任务
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仿真环境中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多种理论和方法,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系统分析和模拟实验,使其更深入地领会和熟练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实际使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共27课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使用Excel制作图表的基本操作技能。
(2)运用图形仿真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利润最大化决策。
(3)通过模拟实验,将乘数和加速数结合起来说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政府投资的作用。
(4)根据给出数据,建立某经济体系的IS-LM 模型,掌握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及IS-LM 曲线的建模方法。
2、实训内容
本课程由7个实训组成:
实训一: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4课时)
实训二:生产函数的建立和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确定(4课时)
实训三:各种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和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图形仿真(3课时)
实训四:微观经济学比较静态分析(4课时)
实训五: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3课时)
实训六:产品和货币市场IS-LM 的均衡(4课时)
实训七:某地区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4课时)
四、教材选用和参考书推荐
1、教材:《西方经济学》熊国平科技文献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评价。
本课程考核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课后小组讨论作业、参观实习报告、小组项目作业。
这些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一并计入考核成绩中。
占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测试,占总成绩的60%,期末测试为标准化题型。
2.考核比例及要求:
(1)平时成绩占30%。
主要包括对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评价计分
(2)课程实训占10%。
分实训项目视完成情况记成绩。
(3)期末测试成绩占60%。
期末测试为标准化题型进行笔试。
六、课程标准审核流程表
执笔人教研室系(部)教务处
签字:
年月日主任:
年月日
主任:
年月日
处长: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