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高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在第三页的答题区内。
本题共25小题,共75分。
据有关统计,201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亿人,预计到2014年将达2亿人,2037年将超过4亿人。
同时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会,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
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基数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死亡率低D.国外人口大量迁入2.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是
A.实施西部大开发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3.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A.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B.城市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D.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
据下表“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回答4~6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省第一位人
口流出地
第二位人
口流出地
第三位人
口流出地
第四位人
口流出地
第五位人
口流出地
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
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
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
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
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5.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
6.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灾害B.就业机会C.人口政策D.宗教信仰
读我国1978年、2009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年间,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B.30年间,我国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C.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无关
D.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大,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8.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因素是
A.人口迁移速度加快、规模变大
B.工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C.大规模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
D.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下图为南亚某区域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9~11题。
9.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合理布局角度分析,适宜迁往
小城市e(位于城市东北部的郊区)的企业是
A.水泥厂B.钢铁厂C.棉纺厂D.造船厂
10.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对城市影响正确的是
A.城市的空间规模缩小B.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突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11.大城市向附近小城市分散城市职能,并进行产业升级,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区域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②区域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快于小城市④大小城市问题都得到解决
A.①②划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a、b、d、c B.a、b、c、d
C.b、d、a、c D.d、a、b、c
13.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A.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
B.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外围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外围商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
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图,回答14~15题。
14.①、②、③地小麦品种不一样,
主要原因是()
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B.国家政策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D.气候条件的差异
15.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
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
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假设每生产一吨钢要消耗吨煤炭和吨铁矿石。
甲、乙和乙、丙两地相距都为10 km,甲、丙两地相距8 km。
每吨煤炭、铁矿石和钢材每公里的运费分别为元、元和元。
甲为钢铁的消费市场,仅从运费方面考虑,最适合建设钢铁厂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乙和丙之间
17.结合上题答案,选择在该地建厂的原因中除了运费之外的原因是()
A.靠近河流运输方便B.乙地靠近铁矿
C.丙地靠近煤矿D.乙和丙之间环境污染少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开始了合并重组和搬迁的浪潮,如济钢和莱钢合并重组成山东钢铁集团、武钢和柳钢重组并在广西防城港建设钢铁基地、宝钢集团在湛江建设钢铁基地、首钢逐渐向曹妃甸搬迁等。
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面对我国钢铁企业合并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我国钢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B.有利于我国钢铁企业增加在国际市场上谈判的话语权
C.有利于我国钢铁产业向集群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D.不利于钢铁企业产业链向纵深发展,影响钢铁企业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19.我国钢铁企业向沿海搬迁的战略目的是()
A.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人力成本B.接近原料产地,减小运输成本
C.与内地相比,沿海地区技术力量雄厚D.利用海运优势,便于原料、产品运输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2010—7—2报道国家进一步加大鲜活农产品运输通道建设,“五纵二横”建设速度加快。
全国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重要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主通道,称为“绿色通道”。
读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布局图,回答20~22题。
20.“绿色通道”运输的农产品有
①新鲜蔬菜②鲜活水产品
③新鲜大米④新鲜的肉、蛋、奶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绿色通道”网络的开通,大幅度提高了鲜活农产品的外销数量,并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②海南省瓜果蔬菜的出岛量比开通前大幅度增加,热带高效农业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③“绿色通道”网络的建成,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④“绿色通道”是为了切实改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境,支持农业发展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上海至拉萨的“绿色通道”中,运输的鲜活农产品可能有()
A.水产品B.鲜牛奶C.芒果、荔枝D.苹果
23.某地春分时正午太阳高度为50°,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该地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40°N,90°E
B. 50°N,120°E
C. 40°N,150°E
D. 50°N,90°E
24.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B. 板块处于“软流层”上不断运动
C. 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25.下列关于河流补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大部分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B. 塔里木河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C. 黄河下游由河水单向补给潜水
D. 鄱阳湖水是长江枯水期的补给水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26.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此时劳动力相对充足。
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在____________年前后达到最低值,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____________。
(4分)
(2)日本、韩国均抓住了“人口机会窗口”期,促进了经济的腾飞。
“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6分)
答:
27.读图,回答问题。
(15分)
(1)该地在没修铁路之前C地是最大村镇,镇中有集贸市场。
铁路修通之后,在B地建立了火车站,集贸市场逐渐转移到了B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
(2)火车站为什么建在B地而不建在C地呢?(3分)
答:
(3)在铁路线的选择上,AB之间为什么不取直线,而是从C地绕行呢?(6分)
答:
湖北省恩施高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答案
26:
(1)201040%
(2)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少儿与老年人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7:
(1)C位于两条山谷的交汇处,地形开阔,易发育成较大的村落,铁路修建前,这里是主要的交通中心,火车站建在B地后,B地客货周转量增大,其交通枢纽地位比C强。
(2)B地附近有煤矿,货物运输量大。
(3)直线要穿过山岭,施工建设难度大,投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