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冯兴河大花蕙兰的繁殖方法

冯兴河大花蕙兰的繁殖方法

大花蕙兰的繁殖方法
冯兴河
(咸宁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湖北咸宁)
[摘要]大花蕙兰的繁殖技术有几种,常见的繁殖方法是分株繁殖,在商业生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是组织繁殖法,还有英他几种常见的方法,只要掌握好,都不会影响开花,并且不会变异,能够使大花蕙兰开岀艳丽的花朵,还能让它不断地繁衍下去。

[关键词]大花蕙兰;分株繁殖:组织繁殖:繁衍
1分株繁殖
1.1分株繁殖的适宜时期
只要不在兰花旺盛生长期,均可进行分株。

较适宜的时间是兰花的休眠期,即新芽尚未伸长之前和兰花停止生长后。

新芽伸长后,操作不便,稍不小心即会碰断,碰伤新芽。

大花蔥兰在旺盛生长的月份需水较多,温度也较高,这时最好不分株。

否则,容易引起根系腐烂。

1.2分株的准备
1.2.1盆苗的准备
为了分株时操作方便,应尽量减少损伤根系。

在分株前让该盆基质适当干燥。

数日不浇水,不向叶而喷水,使根系发白,产生不明显的凋缩。

可使本来脆而易断的肉质根变得绵软, 根系容易与盆脱离。

注意长期过分干燥对植株的生长不利。

1.2.2基质和各种用具的准备
根据分株大花蕙兰的种类和数量准备好需用基质,如不同规格的树皮、碎砖块,塑
料窗纱、苔鉀,蕨根(蛇木屑)等。

分株后栽种用的兰盆也要准备好,栽种时要求盆底透气好, 盆底孔适当扩大;若用旧盆,则必须淸洗干净;分株用的刀剪及消毒剂、硫磺粉,盆栽时添加的缓释性肥等应准备好。

1. 3分株
1. 3. 1兰苗的选择
分株用的兰花是生长良好、无病虫且已冠幅丰满的植株。

注意应将带病毒的植株挑出、焚毁。

生长势弱或品种不良的植株也不宜用作繁殖。

1. 3. 2分株的方法
先将兰株从盆中取出,可先轻轻叩击盆四周,用左手托住兰苗,右手将盆倒宜过来, 把盆提起,使盆从根坨中脱出。

如果盆实在脱不下来可将盆打碎。

若是塑料盆,可以剪开, 但要保护好根系。

根坨从盆中脱出后,用银子或竹签将旧基质淸除掉。

操作时要细心,用手抓住较老的假鳞茎,避开嫩芽和新根。

淸除掉大部分旧基质后,再将腐朽的根和部分老根剪掉。

枯老的叶片和无叶的老假鳞茎应去掉。

而后,用经过消毒的利刀将一盆分切成两盆或多盆。

使分株后的每一丛至少保留3个相连的假鳞茎。

这样新植株才能在下一年开花。

若分株过细、过小,开花期可能要推迟到后年。

有些生长特别健壮的植株,没有枯叶和无叶的假鳞茎,则可以直接在分切后栽盆。

分株后的各处伤口最容易受到菌类的感染。

因此在伤口处需涂抹杀菌剂或硫磺粉。

工具(如刀剪)的消毒液可以用5%的磷酸三钠(NafOj水溶液浸泡1〜3 分钟。

这种消毒液呈强碱性,对金属器械无损伤,对兰花病毒有较强杀火作用:也可用火焰烧烤或0.5%升汞溶液浸泡15分钟。

分株后须放在温室背阴处阴干1〜2日后盆栽。

因大花蕙兰叶片较多,阴干时间不可太久。

在分株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1)大花蕙兰的假鳞茎必须露出土而,不可埋在基质下,否则易烂头。

(2)栽培基质勿压得太紧,大花蕙兰的根粗壮洁白,有共生兰菌帮助吸收养料,若基质间
的空隙太小,会使兰花烂根。

(3)由于大花蕙兰的根系较多,种植时切勿强行屈折根系,应顺英自然,把植株向同一方向旋转。

(4)换盆分株前基质宜稍干,以便脱盆,并可防止伤及根系。

(5)换盆后不应施肥,3-4周后方可施肥。

2假鳞茎繁殖
假鳞茎繁殖就是把有根无叶,或无根无叶但仍壮实,或无根有叶的假鳞茎再次利用起来, 让它重发新芽。

因为每个假鳞茎两侧通常都有若下个休眠芽眼,当它脱离母体后,才能停止休眠重新萌动。

它们多是因分株而留下的,可以是单个的,也可是多个连在一起的。

要让假鳞茎重新发芽,就要对其进行认真淸理,首先要剪去枯根及残留物,然后将其放入维生素B12或兰菌王原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湿棉球包裹,过半日至微干后,再埋入装有消过毒的基质的花盆中。

注意,基质不要完全盖过假鳞茎,一般埋至假鳞茎髙度的一半为好。

栽时要把有根的和无根的分开。

带根的假鳞茎出芽早长势旺,管理也较方便。

无根的假鳞茎为了便于管理可多个种植在一起,但花盆要选稍大一些的,并做好排水层。

可宜接使用粗沙。

栽后将花盆浸入0.05%的髙镭酸钾溶液中,待盆而基质湿润后取出,任其自然风干后,放在阴凉、通风、避雨处培养,平时用浸盆法保持基质湿润。

约半月后,每日给予半天光照培养,土干时及时浇水,这样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养,新芽就会逐渐萌发出来。

此时应将其放在阴棚下,不能有阳光直射,注意控制水分,直至新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再让其接受散射光或每日早晨8点半前接受阳光,此时基质要湿润偏干,切忌过多过繁和雨淋,泄期喷施适虽的营养液。

如此养护,一般到当年秋天即可成苗,一般到当年秋天即可成苗,翌年可转入正常管理, 也可待新芽长到5〜8厘米,并有3条根以上时,用消毒过的刀片进行切割另行种植。

分离出的新芽可用腐殖土和弱酸性砂上等虽混合成的基质或其他适宜基质栽培,栽后1周内,早晚各喷水1次。

待新苗成活后,即可转入正常管理,而切芽后的假鳞茎通过细心管理,翌年还能萌生新芽。

3播种繁殖:
主要用于原生种大量繁殖和杂交育种。

种子细小,在无菌条件下,极易发芽,发芽率在90%以上。

4组培繁殖:
组织培养是一种繁殖速度很快的繁殖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疑生产大花蔥兰的新苗,目前正在普遍应用于公司生产。

4. 1组培操作
在春季2〜4月大花蕙兰新芽萌发期,选长8厘米左右的新芽从基部与老假鳞茎相连接处切断。

尽量采用露在外面,不被栽培材料埋起的芽。

采芽前数日减少叶而喷水,可减少菌类污染。

采用的芽先用肥皂和流动自来水冲洗10〜15分钟,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切去芽的上半段,并剥去最外而的1〜2枚叶,在95%洒精中蘸一下,立即浸泡在10轴勺次氯酸钠水溶液中。

10分钟后,稍加摇动,取岀后立即用无菌水冲洗,再剥去2〜3片叶,放入5%次氯酸钠水溶液中,5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剥至留下最后一枚叶片。

以生长点为中心,切取0.3〜0.4立方厘米的组织块,浸泡在1%次氯酸钠中1分钟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数次,用解剖刀切成数块,分別放入已经准备好的培养基上。

每瓶最好只接种一块外植体,以免相互感染。

切取生长点的大小依培养目的不同而异,在大花蕙兰茎尖培养中,再分裂增殖的部位不仅在生长点部分,生长点与叶原基的中间也有较强的分生能力。

切取茎尖时带有两个左右的叶原基,即较大的组织块效果较好。

4. 2培养和增殖
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在室温20〜25°C,有明亮的散射光或日光灯下15〜20厘米,光照强度在2000Lu X左右,不可阳光直射,每天光照时间为12小时左右。

4〜6周后可在外植体周国形成许多球状物,即类原球茎。

若把类原球茎分割或用棒压碎,再接种到培养基上,便会形成更多的类原球茎。

每30〜40天分割一次,大花蔥每切一个芽,可繁殖1万苗左右。

把类原球茎接种到长苗培养基上,可以长芽生根,形成完整的幼苗。

4. 3培养基的配置
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每升0.01〜0.05亳克,促进分殖和叶片生长,不生根。

当把NAA的浓度提到至0.1〜0.2亳克每升时,即可形成类原球茎,也可生根。

另外,在培养基中不加NAA,添加一泄数疑的椰乳,对促进类原球茎增殖、幼芽的分化和生长都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谭文澄,戴策刚•观赏植物培养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237-239.
[2]曹孜文,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0-65.
[3]庄应强,施隆文,毛军伟.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J].农业科技通
讯,2004:24-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