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错误案例分析
——在对物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胶体、溶液之间 的区别方式; 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 2. 通过查阅资料,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
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
通过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重复观察、比较、 不具备可操作性 实验的方法,提高推理、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操作性原则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 要能直接指导教学,尤其对结 成团队合作的素养,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果性的学习目标应设计出明确、 可测量、便于操作的行为目标。
高考真题
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
了解
认识、能表示、 辨认 、区分、比较
1. 2.(( 2008 2006 年全国化学 年理综全国Ⅱ)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辨认溶液和胶体区别方式) ( A )
教学目标分析
罗静(学科化学) Email:413742380@
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 胶体 》的教学目标
———延吉市三中 张老师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对物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胶体、溶液之间 的区别方式; 2.通过查阅资料,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重复观察、比较、 实验的方法,提高推理、分析、归纳能力。
A.A 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 、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 B.C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C.D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 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胶体》的教学目标
———延吉市三中 张老师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对物质分类的过程中,辨认胶体、溶液之间 在对物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胶体、溶液之间 的区别方式; 2.通过查阅资料,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重复观察、比较、 实验的方法,提高推理、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 成团队合作的素养,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 成团队合作的素养,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认识 认识胶体是一种 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 了解胶体是一种 常见的分散系
《 胶 体 》
学习水平 了解
行为动词 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
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胶体》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