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限责任公司员工安全行为准则前言为切实保障全体员工的身心健康,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维护公司安全生产秩序,根据行业特点及有关安全技术、管理规范并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手册供全体员工教育和学习。
第一部分:坐、立、行、看1.1坐姿上班时间:a.禁止坐立于机台边缘上(包括机器围栏、防护栏等)及转动的机器下方;因工作需要需坐立于机台旁边作业时,禁止双腿放置于机台上。
b.禁止坐立于有钉、锥、刃等锋利性物品的卡板、垫板或其它平台上;不得坐立于纸堆、成品等物料背后。
c.禁止坐立于货物、重叠物的上面。
d.禁止坐立于起重物、有脱落迹象的屋檐、施工现场下方。
e.禁止坐立于旋转机台活动范围内。
f.禁止坐立于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高处。
1.2立姿上班时间站立时需站直身体:a.严禁站立时靠在机器上,不得站在转动的机器下方,若因工作需要需站立于运转的机台下方时需注意上方转动的机器是否有物件跌落、坠落、撒落的危险;b.在有升降装置的机器旁工作时,脚不能伸入升降台下方,以免被升降的物品压伤。
c.严禁站立时靠在机动车、货物、配电柜旁。
d.严禁站立于旋转机台活动范围内。
1.3行姿a.在公司行走时应注意地面情况,避开低洼、水坑等不平路面以及路面障碍物。
b.在公司公共道路行走时,有行人道的必须走人行道,无专门行人道的,应靠右边行走并注意来往的机动车辆;非紧急情况不得快速奔跑;不得跳跃台阶;上下楼梯时不得跳跃、跨跃;下雨天注意路面的湿滑;夜晚行走注意路面灯光,上下楼梯或通行时应先开灯再行走,不走无光线的通道;上下班路途应遵守交通规则,横过马路应走行人道,不得跨越绿化带。
c.禁止翻越公司围墙,不经许可禁止攀爬公司建筑物,严禁攀爬公司简易结构建筑物。
1.4 看a.在厂区内公共道路路口要看来往、交叉机动车辆。
b.在厂区内要看安全标志、安全标语。
c.在厂区内要看来往的作业车辆并主动避让。
第二部分:员工着装2.1鞋类所有人员上班时间禁止穿拖鞋(凉鞋不系鞋带视为拖鞋);禁止穿细高跟鞋以及粗根在4cm以上的高跟鞋;在生产现场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工作的员工,必要时应穿不露脚指的鞋。
2.2服装生产作业现场人员应穿工作服,严禁穿短裤(裤管在膝盖以上)及裙子(孕妇除外)、大喇叭裤;严禁赤裸上身;冬天穿长袖工作服时应将袖口的纽扣扣实;长发应扎起,防止被机器设备卷入。
第三部分:劳动保护用品的佩带3.1进入切削、打磨、烧焊、切焊现场,必须配戴防护眼镜。
3.2进入具有噪音的工作环境,应配戴护耳器。
3.3进入具有粉尘的作业现场,须配戴过滤式防尘口罩。
3.4进入具有有机溶剂、腐蚀性和其他损伤皮肤的工作现场时,应使用与具体环境相适应的手套。
第四部分:厂区作业4.1公司是重点防火单位,严禁携带火种(如:火柴、打火机等)进入生产区;严禁在禁烟区内抽烟。
4.2摆放货物时不得堵塞安全通道及安全消防设施。
4.3在厂区内不得对手机、MP3等电器进行充电;严禁私自接驳电线;电气装置裸露的带电部分不能用手或非绝缘的工具直接接触,一切更改及安装供电线路都必须由公司电工专业操作。
4.4严禁串岗,私自开动其他部门或非本岗位的机器设备,禁止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机器设备;不能运行非正常状态(如:带“病”、开关失灵等)的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机器设备有不正常状态必须及时上报;不能跨越机器设备防护栏和穿行运行中的机器设备,不得停留在机器活动装置的范围内;上岗前务必熟悉机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酒后不得操作机器设备。
4.5 机器运转时,不得进行调整、清扫、加油、检查、修理等动作,禁止任何人将头手脚伸入机械行程内;发现不正常状态必须停机处理,不能够停机的处理的,应把机器调节到最慢的速度后才进行处理,不能用手代替工具。
4.6 电器设备(如:风扇、空调等)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维修、调节、改造,如要改变风扇的方向必须停下风扇方可进行处理、禁止借用竹杆、棍等拨动运行的风扇,禁止用湿手开启电器设备。
4.7严禁破坏或任意调整安全设备,上班时间严禁放纵喧闹、嬉戏分散他人注意力。
4.8 在相应的作业现场,关注安全提示标语,不得忽视警告、忽视安全。
4.9 作业前的注意事项:a.检查要使用的机械、工具有无异常;检查是否按标准穿戴好劳保用品。
b.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情绪等状况),不宜疲劳作业。
c.对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如果存在危险应该及时制定预防对策。
d.熟悉各种操作规程并遵守,不得依个人意志行事。
4.10作业中的注意事项:a. 思想高度集中不要和周边的人玩笑交谈。
b. 注意周边环境,防止意外伤害c. 提高安全意识,发扬“我要安全”的精神,发现安全隐患,尽快报告主管或者安全人员以利及时处理。
d. 严格遵照作业规程作业,不得依个人意志行事。
第五部分:梯子使用5.1使用靠梯时,梯脚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梯长的1/4,梯与墙壁不得小于60度角,以免梯倒伤人。
5.2使用人字梯时,其开脚之间不得大于梯长的1/2,两侧应加拉链或拉绳限制其开脚度,禁止使用人字梯进行行走。
5.3在光滑坚硬的地面上使用梯子进行登高作业时,应在梯脚上加胶套或胶垫;在泥土地面上使用梯子时,梯脚上应加脚尖。
5.4不得将梯子架在不稳固的支持物上进行登高作业;5.5梯子的高度应保证作业人员进行工作时,梯顶不低于人的腰部。
严禁站在梯子的最高处或最上面一、二级横档上工作;5.6用梯子当靠杆使用时,应将梯子上端绑牢。
5.7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一般实行人扶梯子。
第六部分:人力搬运6.1从事装卸搬运的工人,每人连续工作两小时后,应间歇十分钟。
6.2使用老虎车或手推车时,应根据自身体力运载,车体不得阻挡人的视线;避免过载伤人或撞人现象。
6.3两人以上抬运重物时,必须同一顺肩,在行走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使其动作步调一致.在启动,行走和停止时,必须统一行动,不允许单独行动,以免发生事故。
6.4人力搬运一般注意事项a.准备搬运要姿势正确:准备搬运时,双脚分开约与肩宽.一脚应放置于对象之侧;另一脚放于对象之后,背脊保持垂直。
b.用手掌紧握物件。
c.运用伸直双腿的力量起身。
d.先移动脚,后扭腰。
e.不要一下子将重物提至腰以上高度。
f.要采取防护措施。
g.注意防滑倒。
h.重物的高度不要超过人的眼睛。
i.当搬运较长的对象时,应将对象之前部分稍为提高,以免撞伤旁人。
第七部分:高空作业8.1凡在2m以上(含2m)悬空作业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
8.2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8.3 攀登作业使用梯子应符合第四章的要求,并在上下时面向梯子。
第八部分:动火作业8.1公司禁止使用明火,因维修机器设备需要动火时必须申请并作好防护措施。
8.2对电弧焊的安全规定。
a.电弧焊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合适的头盔、护目镜及手套等。
b.电焊机设有可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并备有适合的消防用品。
c.具备防止触电,高空坠落,火灾事故等安全措施。
d.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割。
e.焊接铜、铝、锡、锌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焊接人员还必须戴合适的呼吸滤清器。
f.在高空焊接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件周围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g.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或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h.在潮湿或水面上等恶劣环境下进行电焊工作,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采取防止触电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
i.当电焊线需跨越道路时,应架空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
j.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体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金属物架或轨道上。
k.不准雨天时露天电焊作业。
在潮湿环境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上绝缘鞋。
l.焊钳与把手线连接牢固,不得用胳膊夹持焊钳。
m.在清除焊渣时,面部应避开被清的焊缝。
n.严禁在施焊现场的l0m范围内,堆放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木材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等。
o.作业后,清理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清除焊料余热后方可离去。
8.3对气焊的安全规定。
a.气焊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合适的头盔、护目镜及手套等。
b.持有操作证的焊工,才能进行焊割作业。
c.在焊割现场的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乙炔发生器不得放置在电线的下方,不得与氧气瓶同放一处,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并要经常用肥皂水检验是否漏气,决不允许用明火检漏。
d.针对不同的作业现场和焊割对象,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e.检查乙炔发生器、氧气瓶要有软管,阀表均应齐全有效,坚固牢靠,不得松动、破损和漏气。
f.乙炔发生器及氧气瓶装设回火防止器。
g.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工具,均不得沾上油污,软管及接头不得用铜质材料制作。
h.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和焊距间的距离不少于10m,否则应采取隔离措施;同一地点两个以上施焊时其间距不得小于l0m。
i.乙炔发生器放在操作地点上风处,不得放在高压线及一切电线的下面,不得放在阳光下爆晒。
j.当软管需经过道路时,要加护套或盖板。
软管不能放在公路上使用。
k.氧气瓶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别存放,也不准同车运输。
l.氧气瓶设有防震圈和安全帽,平放不得倒置,不得在强烈阳光下曝晒。
m.严禁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气瓶。
n.不允许乙炔软管、氧气软管装错。
o.氧气阀和配件远离油脂类物质,还应注意所用的手套不应有油脂。
p.开启和关闭钢瓶阀时不应用力过猛。
第九部分 停、带、用电作业9.1挂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连接应可靠牢固,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拆接地线时的程序与此相反。
装、拆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戴绝缘手套,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
9.2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线尺等导电体进行测量工作。
9.3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的临时电源,应使用装设有漏电保安器的放线盘。
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宜采用绝缘等级为Ⅱ类的双重绝缘工具。
9.4严禁不使用插头而用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取得电源。
9.5本公司特种作业范围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危险物品作业。
9.6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严禁无证私自操作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施。
第十部分 附 录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规定:人的不安全行为有:10.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a.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b.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c.开关未销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