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顶板管理

煤矿顶板管理

锚索的施工比较灵活,可以与其它加固方式 相结合,适应能力强。
返回
第二节 顶板管理规定
掘进巷道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施 工中必须严格执行临时支护、敲帮问顶、顺序施工等 顶板管理的各项规定。
在坚硬和稳定的岩层中,确定巷道不设支护时,必须 制定安全措施。
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截割和爆破前必 须检查、加固。
返回
锚杆支护作用机理 :
加固拱作用----提高岩体结构弱面的扛剪强度、在围 岩周边一定厚度的范围内形成一个防止其上部围岩松 动和变形的加固拱。
悬吊作用----锚杆把将要冒落的软弱岩层或危岩悬吊 于坚固稳定的岩体上,由锚杆承担危岩或软弱岩层的 重量。
组合梁作用----在层状岩层的巷道顶板中,通过锚杆 将锚固长度以内的薄层岩石组成岩石组合梁,提高其 承载能力。
④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 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强挖。
返回
锚网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先顶后帮、自后向前逐排施工的 顺序,锚网时人员不准进入临时支护控顶距离以外的区 域。
每次切割或响炮后,迎头工作人员由外向里检查顶板、 锚杆等情况,上网子、使用前探梁时,必须在有效支护 掩护下进行,采用长把工具托网子,人站在已支护的范 围内操作,严禁空顶作业。
返回
找顶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找顶工作应有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 板和退路。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 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②找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 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③找顶工作人员用长柄工具(用Ф4′×2500mm钢管加工或 B19×2300mm钢钎)找顶时,注意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
围岩补强作用----通过锚杆预紧加固作用,提高围岩 自身承载能力。
减少跨度作用----通过锚杆悬吊作用,降低顶板跨度。
返回
喷射混凝土支护作用机理:
及时支撑围岩作用----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高,紧跟工 作面,及时支撑围岩,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和破坏;
封闭围岩防止风化作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表面, 完全隔绝了空气、水与围岩的接触,有效----由于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速度达100m/s, 对于破碎状岩体和层状岩体,能有效充填围岩的裂隙、 节理和凹坑的岩面,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强度。
返回
锚索支护特点 :
锚索长度较长,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使 其能够锚入到深部坚固稳定的岩层中去,而 且能够施加相当数量级的预紧力,是一种有 效的主动支护方式;
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 工作面作业。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 向里逐架进行。
返回
掘进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坚持每二十分钟一 次和“五前二后”的敲帮问顶制度,特别是在 临时支护前、打眼、安注锚杆过程中应清除危 岩活矸、排除隐患。“五前二后”是指打眼前、 装药前、喷浆前、支护前、出矸前、接班后、 响炮后。
掘进工作面后路支护必须完好,畅通无阻,卫生清洁。
返回
特殊地点掘进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和制定专门措 施,无规程和措施不准施工。
在特殊地点掘进时,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 并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明确职责范围。
当迎头遇地质条件变化,如断层破碎带、顶板泥岩厚度 增加、出现复合顶板、松软易冒、煤岩片帮、顶压增大 或出现淋水等异常现象时,施工单位要采取缩小锚杆排 距、使用U型钢带、加密加长锚索等加强支护措施,并 汇报生产技术科、地测中心等业务科室。
返回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知识
第一节 第二节
基本概念 顶板管理规定
返回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巷道围岩分类 锚杆支护作用机理 喷射混凝土支护作用机理 锚索支护特点
返回
巷道围岩分类 :
按照煤矿锚喷支护巷道的围岩分类,分为稳定 岩层、稳定性较好岩层、中等稳定岩层、稳定 性较差岩层和不稳定岩层五种。
按照围岩松动圈分类,分为小松动圈(0~ 400mm)、中松动圈(400~1500mm)和大松动 圈(>1500mm)三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