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中美术老师培训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好久没有接触过美术了,越来越离美术远去,心中总有淡淡的忧伤,感觉离开专业的无助。
这次区上的培训,让我想了很多,感触也很多。
将今天的培训心得体会描述如下:一、重拾信心阳军老师的《大自然的色彩》一课,从生活中引入课题,通过文学作品引入艺术作品,很喜欢苏轼的诗词,通过成功的引入唤起了我对美术的向往。
对色彩的形成必须有光,讲解了色调,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来贯穿整个教学课程。
思路非常的清晰,用毛笔侧锋画黄色调绘画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非常的实用。
通过这堂课我看见了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重要性。
二、一堂精彩设计课李光丽老师的《当一回服装设计师》,用服装视频进入课题,讲解了服装具有保暖、遮体、审美的作用,对唐代、清代服饰进行了对比,对现代服饰进行了讲述。
进行了服装的分类,用不同的材质进行服装设计。
教师演示了一位同学的并进行展示,让同学进行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参加的积极性非常的高,让我非常的佩服。
无论那一门学科,只有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生把服装设计到对应模特的身上,每件都是那么的漂亮,色彩的搭配是那么的协调。
给予我很大的启发,教学有时候真的应该大胆的尝试,不要怕失败,只有做到了才会变得更好。
三、指明方向,明确目标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化主任讲解的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中学)特点分析。
对义务教育教材(全国版)修订情况进行分析,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1、说一说、想一想到小贴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从认识上进行改变。
课标的这一改变,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去学习。
2、降低难度,教材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修改,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习,难度虽然降低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非常注重。
对我们这些乡村学校而言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学生更加热爱艺术教育。
3、认真看懂老教材,找到原教材的优点。
老教材有很多进行了保留,印象最深的就是手绘线条的表达,在整个初中阶段都进行了融会贯通。
该课题有很多存在的意义,看出对老教材经典的重视。
对初中课标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进行这一目标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四、五种能力阐述了知觉能力、描述能力、对作品的解读、批判思想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五种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层面讲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升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成就自我,让美术在整个一生中陶冶情操和提高修养。
无论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能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的教应从五种能力着手,对这五种能力的训练,做到心中有学生,培养学生对事物的不同感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培训时间非常短暂,虽然时间短但让我从心灵上受益颇多,对我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每每回忆总能给我很多启示,想想自己的人生,想想自己的专业,总会给我指明方向,给自己有更好的定位。
感谢这次培训,感谢这次培训的老师们,没有你们,我可能还会继续活在迷茫中。
“任道而重远”更美好的事就是能与南溪的美术老师一起带着画板,扛着画架,在闲暇时光中描绘大自然风光,探讨艺术,共同提高南溪的美术事业,何乐而不为。
xxxx2014年12月20日篇二:美术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美术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发布时间:2010-12-21 09:36:24 来源:武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武功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美术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陈淑利2010年12月7日至9日,为了提高我省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美术辅导教师的专业辅导水平,陕西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西安金桥酒店举办了2010年陕西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艺术类骨干教师培训班。
我县活动中心主任和相关领导对我活动中心校外美术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视,出于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关心和培养,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中心的美术活动水平,于是派我其他三名老师去参加了这次培训。
下面就这次培训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回顾这几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历程,积累了切肤的经验。
通过这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艺术教师”的培训,使我了解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是一种对思想的陶冶、知识的启发。
有的地方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经过仔细分析、认真思考,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美术专业的培训是西安市莲湖区少年宫副主任刘文化老师,他也是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的团长,多年的校外教育经验使他成为全体学员的最敬佩的老师,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动着我们每一个学员,他的培训方式与众不同,他要求我们用心去体会,从各种活动中去感悟新的美术教育教学理念。
在培训活动中,涉及到了儿童美绘画的阶段、儿童绘画的表现形式、绘画的方法、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刘老师在实施校外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全体学员在不断的讨论、交流和实践活动中结束了本次培训,为我们今后的校外美术教育工作汲取了一定的经验,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这次培训,与学生学习似乎存在着某种对称性,正像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努力地促进学生的高层次思维的参与。
这几天的培训,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学技能,学模式,而是学一种思想,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的思想以及促进教师原创性的思考。
这几天的培训生活虽然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我会永远记住,因为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不但增长了技能和知识,也提升了教学理念,今后的教学我会做的更好。
陕西省武功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篇三: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1、通过写生课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国培计划(2010)--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
如《手绘线条图象——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一课,让学生来写生校园的景象,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
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
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通过动脑动手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真正美的思想最后要通过人的双手来塑造和表达,教师就应该把学生脑海中的意象转化为形象。
如七年级《服装的色彩搭配》这课,要求学生用笔绘出各种服装,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当服装设计师的滋味。
在看过时装表演的录象基——泸州市合江县榕山中学教师王行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美术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可是有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
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
过去的美术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存在着“只许教师种瓜,不许学生栽豆”的现象。
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
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这样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
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
如装饰画中画树,可以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么可以不可以画出蓝树、黑树呢?通过引导学生从光的角度看,从装饰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
只是一味的临摹,片面的追求艺术大师的风格,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阻碍了学生发挥创见、发现真理,创造思维难以发挥。
二、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想动手,许多同学把对服装的变化憧憬于设计中。
好多同学根据时下流行的款式、色彩,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时装。
然后又用废报纸、废编制袋把自己设计的服装变成立体的时装,开展了一次班级时装表演。
通过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如果我们事先就把“创”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能有“造”呢?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学生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知识面有限,社会实践缺乏,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手头的资料欠缺等等条件的制约,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正确性,那肯定会束缚学生的独创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解除学生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
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对有独创性思维的学生应予以肯定。
教师理应相信学生经过了独创性思维后得到的论点都有他的闪光点,即使是有明显的错误结论,我们也应鼓励,因为他们毕竟走过了探究的历程。
三、改变传统教师形象,创造课堂和谐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呢?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老师一定要走下“神圣的讲台”,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在问题的讨论中,也只是个人观点,师生之间应平等交流,真诚想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