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坚定,一直有爱
--------《奋斗成就梦想》读后感读这本书以前,胡敏老师对我们这些基层工作人员来讲,是一个高大的icon,通过这本书的桥梁作用,我更清晰地了解了胡老师的创业和办学理念:将庙堂和江湖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
这个理念非常崇高,也非常务实且有前瞻性。
从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胡老师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真心想解决中国英语教育的问题和痛点,书中的很多观点对于我这个资历浅显的从业老师也很有启发。
浅谈一些自己读书之后的感悟。
学习,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一个来不得半点虚头的事情。
求真务实才是最快的捷径。
英语这个学科更是如此。
首先,它是一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又日新月异,所以它是没有边界的。
记得李传伟老师这个双料博士后大牛说过,学语言,就好像站在一个圈儿里面,越学这个圈儿越大,反而发现自己不会的越多。
其次,它是分阶段性的,只有攀爬到一个新的阶梯上,才能领略到柳暗花明的风景。
所以每个阶段的积累和突破也非常具有挑战性,或者讲,很磨人,但也很有趣。
若一个学生,多年挣扎在英语学习的神圣殿堂之外,终于得遇良师入了门,又通过努力不断进阶,待学成之日,回望来时路,必定感慨良多。
但是,英语学习其实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也并不多么要求天赋。
虽然好的老师会显著地提高学生入门和进阶的效率,但是积累的过程是必须的。
这个过程,即考验学生,也考验老师,也是胡老师一直在讲的“坚持”和“奋斗”。
可是,如何才能坚持下去呢。
我比较有感悟的是胡老师书中提到的暗合了禅修道理的几个方面,比如发自内心的热爱,专注,回归本真,归零心态和助人之心。
虽然胡老师在书中自言对禅修没有甚多了解,但是私以为正是由于他对于这份事业的真爱,才成就了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力和蓬勃迭新的活力。
教育之所以是个良心活,是因为有爱和没爱的教育,效果天壤之别。
这里的爱,可以看作是教师自身的临在
状态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一个对课堂倾注了注意力的老师,才能真正地具有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生的需求,总结和思考教学经验,不断改善自己的课堂。
一个对学生倾注了注意力的老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小宇宙,对接成一个强大合力,抵抗长时学习中遇到的疲惫,畏惧、厌倦等各种负面情绪,陪伴学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终攀高峰。
另外,胡老师还提到了当前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留学之痛。
在一个留学普及化和竞争全球化的时代,留学不仅仅是考过雅思和托福分数就万事大吉了。
留学意味着提供给中国学生一个更大的平台,去提升自己,去发现新的机会。
而这无疑是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人才。
此时,正如胡老师在书中所讲的,语言,不再是敲门砖和工具,而要内化为运用自如的个人能力,而更多的,是深层次的能力要求,如积极主动的心态,辩证思考的能力,沟通和合作的能力等。
这些都是目前基础教育缺失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的一些能力要求。
但是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主动调整和迎战才是明智之举。
书中提到了我们学校新引进的“留学英语能力预备课程”,这是一套非常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教材,除了在语言教学上分模块化对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外,也引入了很“西方”的课堂组织方法和思维模式,如小组学习,表达观点,多角度看问题等,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细水流长地渗透,帮助学生尽早培养适应西方教育的能力。
基于以上,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的老师,在如今和以后,都是一个责任重大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胡老师一样,一直坚定,一直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