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中坐标的求法
1、介绍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
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
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夹角(极角β)与距离(极距S),按β与S之值即可将给定的点位定出。
如图4-6中,M、N为控制点,即已知M、N之坐标和MN边的坐标方位角αMN。
现在要求根据控制点M测定P点。
首先进行内业计算,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M到P的坐标方位角αMP和距离S。
计算公式如下:
β=αMN-αMP(4-20)
图4-6 极坐标放线图
在实地测定P点的步骤:将经纬仪安置于M点上,以MN为起始边,测设极角β,定出MP之方向,然后在MP上量取S,即得所求点P。
当不计控制点M 的误差,用极坐标法测定P 之点位中误差m P ,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2222
S P m m S m +=βρ (4-21)
式中 m β——测设β角度的中误差;
S ——控制点至测定点的距离;
m s ——测定距离S 的中误差。
注:算出来的角度正负规定(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2、如何计算任意一点的坐标
利用设计院所给坐标总图的引点坐标→运用全站仪打出主轴线的交点→在任意的结构施工图中,以一条轴线为控制轴线(如极坐标中的MN )→以一点画圆,量出所要测量点与M 点的距离以及与MN 的角度→运用极坐标反算方法,算出各点坐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MP
M P MP
M P MN MP M
N M
N MN S y y S x x x x y y ααβαααsin co s t a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