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阶层)
二、阶层内涵
1. 阶层的含义
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而 分成若于层次的不同群体。决定这些不同群体存在的最主要原因
是社会的分工以及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多寡。
阶层是指同一阶级内部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以及谋生方式的 不同而存在的若干层次,它是比阶级更深入的一个社会层面,反
映了同一阶级内部存在的特殊利益和差别。
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
经过中高等专业知识及专门职业技术培训,并具有适应现代
化社会大生产的专业分工要求的专业知识及专门技术。
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还比较低,他们主要集中于城镇。随
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随着教育、科技和各种社会 事业的发展,这一阶层将日益壮大。
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约为5.1%, 但城乡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差异也很大。在
其成员最初主要来自乡村和城镇社会的较低阶层,但1992 年后,具有文化专业知识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专 业技术人员和机关干部开始大量加入这一阶层,使这一阶层 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有极大提高。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文化资源)
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
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
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以下变化:
服务业的发展致使从事服务性工作的非产业工人大量出现
所有制变化导致工人不仅存在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之中,而 且还存在于三资企业;并且后者在规模上不断扩大的趋势
城乡壁垒的打破,大量农民以“农民工”身份加入到工人 队伍中来;
由于企业改制或经营不善的原因,造成下岗失业人员逐渐增多, 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人群体;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且从未来 社会发展趋势上看,他们正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
社会阶层的分化推动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
影响
参与政治过程
政治决策
维护
阶层利益
组织资源
中国领导相关级别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8)产业工人阶层
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 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
改革开放前后产业工人的待遇差异十分悬殊
“铁饭碗”
企业绩效
(9)农业劳动者阶层
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个阶层(44%) 该阶层是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林、牧、渔)业为 惟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林、牧、渔)业为惟一收入来 源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
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中,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所占比例为
10%-20%,而在城乡合一的县(市),其比例仅为1.5%-3%。
(5)办事人员阶层(少量三种资源)
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 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
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组成。
---恩格斯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在所有文明国家里现在已经几乎独 占了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须
的原料和工具(机器、工厂)”
---恩格斯
2、阶级的特点
(1)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
什么是生产资料?
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 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如生产服装)
劳动资料:指人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大约为4.8%。在城市 中,其比例约为10%-15%;而在城乡合一的县(市)中,其比例 在2%至6%之间.
(6)个体工商户阶层(少量经济资源)
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并投入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而且 以此为生的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阶层 还有扩充并吸纳劳动力的很大潜力;而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 还将由于有某种特长或因为经营得当而逐渐积累资本,扩大经 营规模和范围,从而将上升到私营企业主阶层。
挫折感:即试图改善自身现有的社会地位而又未能如愿 时产生的失落心理;
危机感:即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而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贫困阶层感到朝不保夕、前途暗淡。
三、政治文化
社会阶层的分化推动从人治文化转向法治文化的转型
法律法规
维护自身利益
社会阶层的分化推动从身份文化转向契约文化的转型
契约文化
平等的权力
农业劳动者阶层
农民工阶层
农民知识分子
2、阶级与阶层的区别
(1)划分的基础不同。劳动占有 VS 社会分工
土地
知识
(2)对政治的影响不同
阶级一旦产生,各阶级之间便会出现尖锐的矛盾、对立、斗争。
阶层一般情况下不是以尖锐的对立和激烈的斗争形式表现出 来,在多数情况下,是对立统一、相互协作并维系着整个社会 的生存与发展。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 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
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选集》第4卷Fra bibliotek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完全依靠出卖自己的 劳动而不是靠某一资本的利润来 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 “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 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
动出卖给资产者”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非体力的工作人员 中国目前的商业服务业还不发达,而且产业层次较低,
这一阶层的绝大多数成员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产业工人阶层较
为类似。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推进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阶层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所占比例约为12%。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
职业分类 组织资源 经济资源 文化资源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组织资源)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
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
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 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 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 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
这个阶层还在发展之中,在目前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 例约为1.5%,但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在深圳市这 类经济中心城市,经理人员阶层所占比例高达9%。
(3)私营企业主阶层(经济资源)
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 利润的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 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
产业工人、农村劳动者、 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的数 量分别占从业人员数量的 12.0%、22.6%、44.0%和 3.1%,共占比例81.7%。
2、社会阶层分化产生负面影响
不公平感:认为在起点、规则和结果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
相对剥削感:即虽然总体收益增加,但由于同其他阶层的人
员相比收益增加速度缓慢,因此觉得自己的实际收益减少了;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知识分子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阶级和阶层
1、从阶级结构上看
当代中国基本阶级格局并未改变,但其内涵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工人阶级仍然处在国家的主导地位,属于国家
的领导阶级,但是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和重组。 改革开放前,工人阶级的主体是国有和集体企业中的产 业工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四讲 阶级与阶层
本章内容
1
阶级与阶层的区别
2
当代中国阶级与阶层
3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 阶级与阶层
一、阶级的含义与特点
1、阶级的含义
“阶级”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两个涵义,一为“台
阶”,二为“官位俸禄的等级”。英语中与“阶级”
相对应的词是“class”、“rank”,在西方也为 “社会等级”之意。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目前,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 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 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 和组织者。 目前,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 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 域中比例大约为0.5%。
这个阶层几乎不拥有组织资源,所拥有的文化资 源和经济资源往往也低于上述所有阶层,所以在整 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比较低。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指无固定职业的劳动年龄人群(排除在校学生)。
第三节 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民主
民主是现代化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各个国家政 治发展过程中追求的目标。但是民主需要有其相适应的社
(2)经理人员阶层(三大资源)
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
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
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 对经营权和管理权。
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干部 较大规模(高新科技产业)私营企业 三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经理人员阶层也是主导阶层之一,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领域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对政府经济决策的影响力,而且这 种影响力还在继续扩大。
会经济环境,这其中就包含了合理的社会阶层划分。
经济层面:市场化 现代化 政治层面: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