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芳香族化合物

第九章芳香族化合物

第九章芳香族化合物一、翻译名词1. 丙基芳烃及丙基酚类,丙基醇酚类2. 水杨酸,香豆酸3. 咖啡酸,阿魏酸, 对苯二酚, 间苯三酚4. 香豆素,木脂素,木质素5. 黄酮,双黄酮类,木犀草素6. 黄烷酮(二氢黄酮),黄烷醇,查耳酮,二氢查耳酮7. 鞣质,儿茶酚鞣质,8. 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鞣质9. 醌,萘醌,苯醌,菲醌,蒽醌10. 儿茶素,水飞蓟素二、名词解释1. 香豆素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在结构上可看作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

2. 木脂素,也称木脂体,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和树脂中,多以游离态,少数成苷的形式与树脂或树胶共存。

3. 黄酮(Flavonids)为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泛指2个具有C6-C3-C6基本骨架的化合物。

4. 醌类: 指碳环上具有两个羰基并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

天然醌类多具酚羟基,并以蒽醌类居多,除此而外还有苯醌、萘醌和菲醌等。

5. 鞣质: 也称单宁,是由多个多元酚聚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500~3000D的水溶性化合物,易于氧化聚合。

6. 间苯三酚:是指一类以1,3,5-三羟基苯为基本骨架的化合物。

三、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和结构类型1. 咖啡酸丙基酸类2. 水杨酸酚酸3 .丹参甲酸丙基酸类4. 伞形花内酯简单香豆素5. 当归内酯简单香豆素类 6. 补骨脂内酯呋喃香豆素类7. 岩白菜素异香豆素类8. 愈创木脂酸简单木脂素9. 牛蒡子苷木脂内酯10. 丁香脂素双环氧木脂素11. 厚朴酚新木脂素12. 水飞蓟素其它类木脂素13. schizarin B联苯环辛烯类14. 鬼臼毒素环木脂内酯15. 杜鹃素黄烷酮16. 芦丁黄酮醇17. 矢车菊素花色素18. 鱼藤酮二氢异黄酮19. 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鞣质20. 奎宁酸没食子酸鞣质21. 烟曲醌苯醌22. 肉桂鞣质A1儿茶酚鞣质23. 大黄素蒽醌24. 丹参醌A 菲醌25. 紫草素萘醌四、选择题1、D2、A3、D4、A5、D6、C7、B 8. B 9、C A 10、D 11、D 12、C 13、C 14、C 15、C 16、A 17、D 18、B 19、B 20、C 21、B 22、A 23、A 24、D 25、D 27、B28、A 29、A 30、C五、判断正误1.× 2. × 3.√ 4.√5.× 6.√ 7.×8.√9.√10.×11.×12.√13. √14. √15. √16. √17.×18.√19. √20.×21.√22. √23. √24.√25. √26. ×27. √28.√29.√30. √六、鉴别下列组分1.SrCl2反应(a反应,b不反应,且a络合反应出现棕色或黑色沉淀)2. NaBH4反应(a反应,b不反应)3. NaBH4反应(a不反应,b反应,且反应后滴入浓盐酸易产生红色至紫色物质)4.盐酸镁粉反应(a不反应,b反应,且呈酱紫色,有红色泡沫升起)5. 碱性试剂(如NaOH等,a反应,加热呈深红色至紫红,b反应,通入空气显棕色)或高锰酸钾反应6.异羟肟酸铁(a反应,显红色,b不反应)7.Gibbs反应(a反应,显红色,b不反应)8.异羟肟酸铁(a反应,显红色,b不反应)9.茴香醛-硫酸试剂(a反应,显蓝绿色或蓝紫色,b不反应)10.醋酸镁试剂(a反应,显橙黄至黄色,b反应,显蓝色或蓝紫色)七、完成下列反应1.OHCOOH COOH COOH2.O -Na +COO -Na +COOHOH3.HO COOH OGlcHOCOOHHOOHCOOH4.O H 3COCOOHH OHCOOHH 3COOCH 3OOHHOOH5.COOHCNHOOCOOHOOOR OROOHROOOHOHOH HO6.OCH 3OCH 3CH 3OCH 3OCH 3CH 3CH 2ClOCH 3OCH 3CH 3COOHOHOHCH 3COOH 7.八、简答题1. 简单的苯丙基衍生物(烃、醇、醛、酸)有那些些具有重要的用途,请举3个例子加以说明。

答:简单的苯丙基衍生物是一类具有一定芳香挥发性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组胺释放等作用,广泛应用与香精香料、医药等行业。

麝香草酚:具有杀菌作用麝香草酚的杀菌作用比苯酚强,且毒性低,用于口腔、咽喉的消毒杀菌、皮肤癣菌病、放射菌病及耳炎等。

可用于(1)控制蜂螨 (2)保存书籍。

(3)在麻醉剂氟烷中,起防腐作用。

(4)在香料工业中,可用于牙膏、香皂以及某些化妆品香精配方中,但用量有一定限制。

咖啡酸:可用于抗菌, 抗病毒, 中枢兴奋, 解毒, 凝血丹参素甲(丹参素):丹参素具有显著的心脏保护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缩小心梗范围,抑制心肌肥大性重构,丹参素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用于治疗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部疼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冠心病心绞痛2. 香豆素分为几种类型?请画出各类型的骨架结构。

答: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异香豆素类、其它类香豆素OOOOOOOOOOOO R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异香豆素类其它类香豆素3. 香豆素有何物理性质?答:游离的香豆素一般成结晶状,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能溶于沸水而难溶于冷水。

香豆素苷能溶于水、甲醇、乙醇,而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大多数小分子香豆素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并能升华。

但与糖结合成苷则无香气,也不能升华。

香豆素本身无荧光,但其羟基衍生物在紫外灯下显荧光,若遇浓硫酸则产生特征的兰色荧光。

4. 为何可以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答:这是因为香豆素和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呋喃内酯环或类似呋喃内酯环的结构特征,在碱性环境下易开环,酸性条件话环合。

其反应式为:O ONaOH COONaONaOOH -OH5. 组成木脂素的基本单元有哪些?答:木脂素也称木脂体,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组成的基本单元有:对羟基桂皮酸、桂皮醇、烯丙苯、松柏醇和芥子醇等。

6. 木脂素常见的有哪9种类型?各举一例说明。

1. 简单木脂素,愈创木脂酸,裂异落叶松脂素二葡萄糖苷2. 单环氧木脂素,1-落叶松脂素,3. 双环氧木脂素,丁香脂素,松脂素4. 木脂内酯,桧脂素,牛蒡子苷5. 环木脂素,异紫杉脂素,去氧鬼臼毒脂素葡萄糖酯苷6. 环木脂内酯,鬼臼毒素7. 联苯环辛烯类,五味子酯甲,schizarin B8. 新木脂素,厚朴酚,木兰素9. 其它类木脂素,水飞蓟素7. 木脂素类化合物有哪些显色反应?木脂素分子中常见酚羟基、醇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羧基和内酯环等,可利用重氮化试剂、Gibbs试剂等酚性试剂检出酚羟基的存在,利用Labat反应(没食子酸-硫酸试剂)或Ecgrine反应(变色酸-硫酸试剂)显色检测亚甲二氧基的存在,利用溴酚蓝试剂鉴别羧基的存在,利用异羟肟酸铁试剂检测内酯环的存在。

木脂素还可与茴香醛-硫酸试剂、5%磷钼酸或10%硫酸试剂显兰绿色或兰紫色,这类反应可作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检测反应。

8. 木脂素和木质素有何区别?答:木脂素和木质素都是由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化合物,但也存在不同。

其主要区别在于:聚合度:木脂素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通常所指其二聚体,少数可见三聚体、四聚体。

多以游离态,少数成苷的形式与树脂或树胶共存。

木质素是多分子苯丙基的聚合物,存在于植物纤维中的一种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特别是木本植物的基本物质之一,其组成单元因植物种类而异,,分子量在2800~6700之间,单元间结合形式多样,多以聚合物形式存在。

9.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1)C6-C3-C6骨架中,中间3个碳的氧化还原程度不同(2)苯基的取代位置不同(3)C6-C3-C6骨架中,中间3个碳是否环合以及环合的位置不同。

10.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画出各类型的骨架结构,并各举一个具体植物成分的例子。

答: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9种结构类型,分别为:1. 简单黄酮和黄酮醇类,山奈酚 2. 黄烷酮和黄烷酮醇,橙皮苷 3. 花色素,矢车菊素 4. 黄烷和黄烷醇类,(+)儿茶素 5. 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类和二氢异黄烷酮,大豆苷(daidzin )(127)、葛根苷 6. 查耳酮和二氢查耳酮,红花苷 7. 橙酮类 硫黄菊素 8. 双黄酮类 银杏黄素 8. 其它黄酮类(高异黄酮类、呋喃色酮、呋喃黄酮类和苯色酮类)水飞蓟素+简单黄酮黄烷酮(二氢黄酮)花色素查耳酮橙酮OOOOH O黄烷OO 异黄酮OO OO HOOHOOHOOHOHOH双黄酮OO呋喃黄酮11. 黄酮类化合物之间在颜色上有何不同,影响其颜色的因素有哪几方面?答: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呈灰黄色至黄色;查耳酮为黄色至橙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因C-2和C-3之间的双键被氢化,交叉共轭体系中断,几乎没有颜色;异黄酮因苯环取代在3-位,共轭程度减小,仅显微黄色;花色素的颜色除了与共轭程度有关外,还与外界环境的pH 值有关,pH 值<7时以盐的形式存在,为红色;pH 值为7时,为无色;在pH 值8.5左右时显紫色,pH 值>8.5时变为醌式结构显蓝色。

12. 在黄酮类化合物中哪些类型有旋光性,哪些没有?具有旋光性的化合物为:2,3-位被氢化,产生了手性碳则具有旋光性,如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异黄酮、黄烷醇。

所有的黄酮苷均有旋光性,一般为左旋体。

另外,游离的黄酮类一般没有旋光性。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天然黄酮类多有酚羟基取代,故显酸性,由于酚羟基取代的数目和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同,其酸性强弱顺序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羟基>5-羟基或3-羟基可溶解的碱液:NaHCO 3NaCO 3NaOHNaOH① C7、C4’上的羟基与羰基形成共轭体系使其酸性加强;② C5、C3上的羟基容易形成分子内氢键,使羟基氢难电离,酸性减弱。

(2)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γ-吡喃环上1-位氧原子是醚的结构,有孤立电子对,显弱碱性,14. 请举出黄酮类化合物的3种显色反应。

答:黄酮类的显色反应主要是与分子内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

(1)HCl-Mg反应:醇提取液的HCl-Mg反应时,溶液呈酱红色,应以升起的泡沫为红色来进行判断;(2)钠汞齐反应:向黄酮类化合物的乙醇溶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或数小时或加热,过滤,滤液用盐酸酸化,二氢黄酮醇显棕黄色;(3)锆盐-枸橼酸显色反应:3-羟基黄酮醇的甲醇溶液加入2%的二氯氧锆甲醇液,可生成黄色或黄绿色的锆络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