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答案

现代汉语作业(1)一.名词解释1普通话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P 42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P123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P 254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P 315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

声调主要是音高变化现象,同时也表现在音长变化上。

P43二.填空1。

口头表达2,江西和湖北省东南区,南昌话,福建、海南、台湾。

3,普通话4,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5,音高、音强、音长、音色6,拉丁7,发音部位8,发音方法9,中响腹韵10,uan三.单选1C 2 A 3 A 4 C 5 A 6 C 7 C 8 D 9 B 10 A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1,①舌面高元音②③舌面后元音④舌面后元音⑤舌面前元音2,①清塞不送气②清塞不送气③擦音④⑤3,略。

4,①重音在我,意思为不是别人去,而是我去。

②重音在明天,意思为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③重音在大会堂,意思为不是去戏院。

④重音在看,意思为不是表演。

⑤重音在话剧,意思为不是看电影。

四.问答题1、书面语与口语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答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口语不断为书面语提供鲜活材料,促进书面语的发展。

书面语严谨规范,反过来积极影响书面语,使口语向规范方面发展。

见《学习指导》第269页。

2、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答语音的产生发展变化是受人类社会的制约的。

语音具有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方面。

见《学习指导》第20--21页。

3、声母s与sh在发音上有何异同?答:s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是舌尖前、清、擦音举例:琐碎洒扫色素。

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舌尖后、清、擦音举例:双手上山受伤。

二者都是擦音与清音。

课本第27页4、给汉字注音时,拼音字母ü有哪些拼写规则要求?答ü拼j、q、x,两点要省去。

韵母ü(包括ü n、ü e、ü an)和声母j、q、x组成一个音节时,ü上的两点可以省掉,写成“u”。

因为u不能和j、q、x相拼,所以,ü拼j、q、x时省去两点,不会和u混淆。

课本第55页现代汉语作业(2)一、名词解释1多音多义字指读音与意义都不一样,语法功能也不同的字P932简化字是指相对结构复杂,笔画多的繁体字而言,在繁体字基础上进行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简单的汉字,他它的读音和意义与繁体字一样。

P1093 合体字是由偏旁为直接单位组合而成的字。

P1254 偏旁指绝大多数汉字可以分析出两个以上的基本单位,这种构字的基本单位叫做偏旁。

P1205 形声字是用意符或形旁和声符或声旁组成的字P128二、填空 1、形式 2、音节,语素 3、jīn,jué 4、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隶书 5、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6、由繁化简 7、象形,独体字 8、表字义特征 9、合体字 10、形旁和字意是相关关系三、单选 1 B 2 A 3 B 4 B 5 A四、分析题 1、①人才是理解为一个词还是人与才分开读,意思就不同了。

②美国会该在美后还是在美国后停顿,给人不便。

③将军在军后停顿还是在将字停顿意思就不同。

④分为一词是连读还是分开读⑤还欠款阅读在还处停顿与在欠处停顿意思是不的同。

2、做栏(左右结构)花(上下结构)国氧赶(内外结构)3、略查字典。

4、①部首:一,1124 ②部首:土,4112 ③部首:米,9099 ④部首:[ 3750⑤部首:心,4633。

5、倍应为辈,贬应为砭,径应为胫,暗应为喑,减应为简五、问答题1、汉字的特点有哪些?答:汉字在语音上表音节。

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

汉语从形体上看是方块平面性的文字。

从内部结构上看,汉字有其理据。

从发展速度上看,汉字具有稳定性。

见课本第90—91页。

2、汉字偏旁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答:现代的汉字偏旁根据意义作用可分三种:表义偏旁例江、河、湖、海中的三点水。

表音偏旁例迷、咪、眯中的米。

记号偏旁例区风赵刚中的根据是否成字可分为成字偏旁与不成字偏旁例拉打提中的立丁是为成字偏旁。

见课本第121页最后几段。

3、该用简化字“郑”,主要因为电影很多人看,影响大,更应慎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我们应遵守国家政策,正确使用汉字。

参考课本第112页。

4、A 繁体字太多。

B 简体的“后”与繁体“”意义用法不同,使用繁体的时候应仔细考虑。

C 出发的“发”的繁体不能写成“恭喜发财”中的“发”的繁体,二者的意义不同。

D 潘运来这类字,原来比较简单,后来由于意义分化,用来表示别的意义,为了突出字义而加上了表义偏旁,字的结构就变得复杂起来,现在加以简化,去掉偏旁,采用古体。

见第课本110页最后一段的解说。

现代汉语作业(3)一、解释名词:1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P1542 熟语是由词或语素构成的现成用语,它是语言中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的特殊成员。

P1563定位语素是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P1684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词。

P1785基本词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

P190二、1 普遍性、需要性、明确性。

2 单,汉字 3 单音节,位置,非成词 4 词缀。

5 单纯词,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6 附加式,组合式 7 前附式,后附式 8 事物名称 9 全民常用性 10 外来词三、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四、应用题1、从语音看为多音节语素:蜘蛛、葡萄;从功能看为非成词语素:蜘蛛、葡萄;从位置看属于定位语素的是:了,属于非定位语素的是:架、上。

2、①③都为支配式②并列式—支配式④都为陈述式⑤附加式。

课本180页3、分析①坦克替换成坦言、攻克意义不一样,所以坦克是一个语素。

②③④也是一个语素。

⑤电脑替换成电器、头脑意义不变是两个语素。

参考课本165页答题。

4、①画——划。

②案——按。

③磁——瓷④联——连⑤合——河五、问答题1、怎样区别语素和词?答:(1)从语音上看,语素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的词则以双音节为主。

(2)从意义上看,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固定;语速的意义则不稳定不明确,意义往往随所构成的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从功能上看,词和语素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独立运用,即能否独立用作造句材料,这是词和语素最根本的区别。

课本第155页。

2、定位语素是词缀。

因为定位语素是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用作构词材料,充当前缀或后缀。

课本第169页。

3、多音节词是不是合成词?单纯词是不是单音节词?为什么?答:多音节词不一定是合成词。

因为合成词除了由一个单音节语素附加上“儿”构成的儿化词是单音节词外其余合成词都是多音节词。

单纯词不是单音节词,因为根据与音节的联系可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课本第178页。

和177页。

4、基本词有哪些特点?举例简要说明答:从使用的普遍性看,基本词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

例如笑说你好大等无论是口头上还是书面上,都是日常交际经常使用的。

从历史上看,基本词具有稳固性特点。

例人山火水等词已经使用了四五千年,至今没有变化。

从构词能力看,基本词具有能产性特点。

随社会发展,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出来,从而不断创造新词。

例近年产生的新词电热随身听黑客等。

课本第192页。

现代汉语作业(4)一、1比喻义指本义长期固定的比喻某事物,二者密切联系起来,本以获得了新的指标功能,于是就分化出派生义,形成了比喻义。

第 215页2派生义在本义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意义。

3 同义词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第224页4 反义词指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词。

第234页5常用义一个词常用的那个意义。

二、 1 音译词 2 小菜一碟 3 双音节 4 借代引申 5 谚语 6成词 7 词义轻重 8 比喻引申 9 绝对反义 10 联合关系三、1 B 2 A 3 A 4 B 5 B 6 D 7C 8 B 9 A 10 D四、1、①③直接引申②⑤借代引申④比喻引申2、①语义轻重不同,后者重。

②适用对象不,玉照用于女性,照片男女皆可。

③范围大小不同,事情范围大。

④感情色彩不同,前者褒义后者贬义。

⑤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

3、①囊括---勇夺②沾满---充满③先父----父亲④恭候---稍侯⑤万人空 ---人烟稀少⑥客人---主人⑦借鉴---参考⑧鼓动---煽动⑨相敬如宾---互相敬重⑩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五1、词义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词义具有模糊性?答:词义具有以下特点(1)词义具有客观性。

(2)词义具有概括性。

(3)词义具有模糊性。

词义是表达概念的,而人类活动中形成的概念,其外延往往是不固定的,没有固定的界限,反映在词义上,就是词义的模糊性。

课本208页2、成语有哪些特点?任举一例说明其中一个特点。

答:(1)形式整齐。

(2)音律和谐。

例闻鸡起舞实事求是赴汤蹈火等前后两两相对均衡平稳匀整对称铿锵和谐节奏鲜明。

(3)结构固定。

(4)言简意赅。

例山重水复悬崖勒马巧舌如簧等成语形式非常简练,传递出十分丰富的信息课本242页。

3、多义词有多项意义,为什么使用中一般不会引起误解?答:多义词虽然包含多重意义,但在具体运用中,在一个语句中只有一项意义,因为在具体语句中,由于交际环境及上下文的限制,其他无关的意义已经排除在外,只剩下与交际场合相容的一项意义,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误解。

《学习指导》116页第四段。

4、反义词由哪些作用?举例说明答:(1)突出事物矛盾,起对比映衬作用。

例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这两个句子反义词对举运用,形成对照,突出事物矛盾对立性,使是非清楚,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构成表面矛盾,而含义深刻的句子。

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此句看起来矛盾,实际上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3)具有特殊的构词作用。

反义词具有特殊的造词功能,就是用来仿拟词语。

例如新闻--旧闻阴谋—阳谋公理—婆理促进—促退。

(4)有助于区分同义词。

例和平与平和,词义近似,都指平静、温和,不好区别,用反义词可以看出他们意义上的差别。

和平的反义词是战争,说明和平是指社会局势的平静;平和的反义词是暴躁,说明平和是指人的性格、心情、态度的温和、平静。

238页5、成语和惯用语有哪些区别?答:(1)从语音上看,成语以四音节为主要形式,惯用语以三个音节为主要形式,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