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全院素质教育选修课
《人口统计》复习题(2011.6)
一、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统计指标的计算原则是什么?
2、什么是人口再生产?
3、什么是静止人口?它有哪些性质?
4、计算人口密度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不同?
6、普查工作分为哪几个阶段?
7、什么是性别构成?影响性别构成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8、什么是人口年龄构成?在国际上按人口年龄构成把人口划分为哪三种类型?区分年龄构成类型一般有哪几种方法?
9、什么是封闭人口和开放人口?
10、年龄中位数和平均年龄有什么不同?
11、对人口社会构成通常采用哪些标志进行研究?
二、现有某市2009年各年龄组妇女人数和生育人数资料:
要求计算:(1)各年龄组生育率;(2)育龄妇女总生育率;(3)总和生育率;(4)终身生育率。
注:计算结果保留数位同于所给资料。
三、已知某地区育龄妇女生育率及生存率资料如下:
附:已知出生婴儿中女婴占48%。
要求据上述资料计算:(1)该地区育龄妇女的总生生育率;(2)该地区的粗人口再生产率;(3)该地区的净人口再生产率;(4)该地区的平均世代间隔年数;(5)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注:计算结果中,平均世代间隔年数保留二位小数,其余保留数位同于所给资料。
四、试推导人口增长加倍时间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平均每年人口增长速度为0.5%,1.5%和3.0%时的人口增长加倍时间。
五、某市1997年底有人口367万人,1998年全年出生56,826人,死亡23,063人,迁入10,958人。
迁出4,721人。
试计算该市1998年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
六、某地1996年各年龄组人口数资料如下表:
试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人口年龄中位数;
(2)少年儿童(0-15周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3)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七、根据下列资料分析某地1994—1998年妇女生育率和出生人数变化情况。
八、某市甲乙两区各年龄组人数和生育婴儿数以及全市各年龄组妇女人数资料如下:
试计算甲乙两区妇女总生育率并加以比较,利用分年龄组生育率和标准化系数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