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1928年1月,部队占领遂川, 建立了党的县委和县工农兵政 府,以及赤卫队、农民协会、 工会等群众组织。经过三个多 月的游击战争,井冈山区和宁 冈、永新、遂川、等靠近井冈 山的地区,都为工农革命军所 控制。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 支地方武装,经改造,编为工 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2月, 工农革命军攻占新城,于21 日在砻市成立了宁冈县工宵兵 政府。至此,井冈山根据地初 步建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 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 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 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 了新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照亮了胜利前进 的航程。
建成
•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部队在 井冈山周围各县开展游击活 动,打击反动地方武装,深 入群众,重建地方党组织, 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群众武 装。11月攻占茶陵,建立了 党的县委、县工农兵政府和 赤卫大队。在总结茶陵战斗 经验时,毛泽东提出了工农 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 律。与此同时,重建了宁冈、 永新县委,恢复了莲花、酃 (ling)县党的组织活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创立过程
• 选址原因 • 创立经过 • 建成
选址原因
井冈山地区位于湘赣边界 ,远离中心 城市和交通要道,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 弱。党和群众的条件较好,党和革命的 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 两支农民自卫军。地势险要,幅员广大, 有游击战争的回旋余地。自给自足的地 方农业经济,具有为红军初期发展提供 给养的经济力。在这里建立根据地,既 有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又有利于推 动全国革命走向高潮 返回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历史背景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 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 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 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 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 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 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 地。
创立经过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 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在芦溪遭到敌人的伏击,总 指挥卢德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1927年9月29日,
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改 编。10月3日,部队到达宁冈的古城,前委召开
扩大会议,决定通过地方党组织争取当地袁文才、 王佐两支武装。接着,在井冈山北面山脚的茅坪, 设立了医院和留守处,于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