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绪论一、园林的内涵1、人居环境中人对自然环境的需求是根本性的。

古写的“艺”字反映了人不满足于自然的恩赐而要人造自然。

人是自然的成员,又是足以独立的特殊成员,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文化。

本学科是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保护和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境域的一门学科。

2、园林是人脱离了自然而又感到离不开自然而产生的专项建设事业。

有一开始就具备生态文化和游憩的综合功能。

园林设计是以设计以手段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综合的要求。

自两晋文献便可见这一名词,沿用至今可与国际上landscape architecture接轨和近似性对等。

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展的在国外大体经历了gardening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目前正在向earthscape planning演变。

基本上是四家所有的传统园林,以公共享用为主的城市绿地,现在拓展到国土大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的统一规划。

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园林在生态环境、社会和尽可能的经济等方面综合效益。

二、什么是.?在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利用自然环境,运用水土石植物动物建筑物等素材来创造游憩境域。

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学科。

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使用土地。

1、1910年美国着名景观师CharlesLA本来就是艺术的一种,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创造和保存人类居住环境和广袤国土之上的自然风景美;同时,LA理应给日渐疏远田园风景的都市人提供美丽而宁静的风景,以满足他们亲近自然的迫切需要,更新和慰安紧张而忙碌的劳动生活,增进城市人的享乐、方便和健康。

2、《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LA的定义为:“对一个地区的形象进行规划的职业或艺术,包括道路、建筑物及绿化区域。

”3、美国景观设计师联盟将艺术和科学的原理应用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研究、规划及管理中。

三、什么是设计?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1968年所写的《工艺科学》中提出的,他写道:“所谓设计,就是找到一个能够改善现状的途径。

”四、LA的工作范围?1、LA的具体工作包括:城市小镇社区及邻里的规划,城市空间、开放空间、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地的规划设计,保护和管理国家地区级城市各个级别的公园,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确保有效使用土地,保护并节约自然资源2、LA的主要项目类型:住宅区、公园、娱乐及纪念园地的规划设计,城市、街景及公共空间,办公楼及商业区的景观设计,花园和植物园的设计,企业园区与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运输走廊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景观,旅游胜地和度假村的规划设计,历史遗迹的保留、恢复、改造与保存,大地艺术与大地雕塑,室内景观等。

五、现代LA的历史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1863年5月联名给纽约公园委员会写了一封信,信中落款使用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专业名称,据称这是该职业名称首次正式出现在官方文档之中。

现代LA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艺术形式却已经存在几千年。

相当一部分市园林和建筑的历史。

===============================================一、世界园林体系:1、欧洲两河流域(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5~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巴洛克园林(勒诺特式园林)、古典主义园林英国风景园——大众园林(欧洲到美洲)——现代园林(欧洲到美洲)2、西亚3、中国朝鲜日本中国越南及东南亚部分国家二、国外园林重要风格流派展示意大利台地园:埃斯特庄园、朗特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冈贝里亚庄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维贡特府邸花园、凡尔赛宫苑、索园伊斯兰风格园林:阿尔罕布拉宫苑、格内拉里夫花园英国自然风景园:斯托园、斯托海德园、霍华德庄园、布伦海姆园1、意大利朗特庄园(Villa Lante,1573)庄园位于罗马以北96公里的小镇上,是16世纪中叶所建庄园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精彩的园林之一。

1566年,由着名设计师雅各布·维尼奥拉手红衣主教甘巴拉邀请而为他建造的夏季别墅,用了20年时间才大体建成。

庄园后来出租给兰特家族之后便成为兰特庄园。

冈贝里亚庄园(Villa Gamberaia ,1618年)庄园位于佛罗伦萨以东的塞提捏阿诺,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由富商扎诺比·拉彼始建。

别墅建筑附近为模纹植坛,外围是树木自由生长的林园。

整个庄园规模不大,以布局巧妙,尺度宜人,气氛亲切,光影变幻的效果为特色。

2、法国沃·勒·维贡府邸花园(VAUX-le-Vicomte,1653-1661)是法国勒诺特式园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

它使得设计者勒·诺特尔一举成名。

在巴黎南面约50公里(Vaux),业主为财政大臣福凯。

花园在主体建筑的南面,中轴线长达1公里,两侧是顺向布置的矩形花坛,宽约200米。

花坛的外侧是茂密的林园,以高大的暗绿色树林,衬托着平坦而开阔的中心。

凡尔赛宫苑(Chateau de Versailles ,1661-1687)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凡尔赛宫苑是欧洲最大的皇家宫苑,是法国17世纪专制王朝的象征,也是西方古典主义园林最杰出的代表作。

凡尔赛宫苑占地面积巨大,规划面积1600公顷,其中仅花园部分面积就有100公顷,园林建筑建造历时26年之久。

索园(Pare de Sceaux,1671-1691年)位于巴黎以南的上塞纳省,鼎盛时期面积逾400公顷。

园主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科贝尔,由勒诺特等人设计。

园中最突出的设计使各种尺度的水景处理,其中的大运河和水镜面,可以和凡尔赛宫苑媲美。

3、伊斯兰园林庭院平面布局为十字形结构,水从中心源泉向四个方向流出,四条水渠将园林分为四个部分。

这种模式成为了中世纪伊斯兰园林的共同原型。

公园1250~1319年,摩尔人在格兰纳达建造了阿尔汉布达拉宫和格内拉里夫花园。

4、英国斯托园(Stowe Landscape Gardens,17世纪上中叶)园主考伯海姆勋爵,原为规则式园林,大规模改造开始于1730年着名的风景是设计师肯特接手之后,将园林逐步转化为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园。

斯托海德园(Stourhrad Park ,1741年始建)园主亨利霍尔二世,由园主自己设计建造的英国自然风景园的杰出作品。

霍华德庄园(Castle Howard)位于英国的约克郡东北24公里,面积为2000多公顷。

1699年,查尔斯·霍华德邀请建筑师约翰·凡布高和Nicholas Hawksmoor进行建筑设计,建筑的风格为晚期巴洛克式。

花园的设计风格既体现出晚期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精神,又包容了英国自然风景园的特征,其艺术价值体现出17世纪末的古典主义园林相自然式园林转化的变化过程。

布伦海姆园(Blenheim Palace ,1705年)由英国女王赐予马尔伯罗一世公爵约翰·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的先祖),以表彰他在1704年8月对法国的布伦海姆战役中所取得的辉煌战绩。

这座号称可以与英国皇宫媲美的庄园占地2100英亩,最初由亨利怀斯设计,为勒诺特风格。

1764年,布朗接手后将之改为风景园。

邱园(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Kew)英国的皇家植物园,坐落在伦敦三区的西南角。

历史可追溯到1759年,那时乔治二世与卡洛琳女王之子威尔士亲王的遗孀奥古斯塔派人在所住庄园中建立了一座占地仅公顷的植物园。

到1840年,邱园被移交给国家管理,并逐步对公众开放。

以后,经皇家的三次捐赠,到1904年,邱园的规模达到了121公顷。

===============================================一、古代时期巨石阵英格兰岛南部古埃及园林: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最早的园林设计2000年前形式:果蔬园,家庭花园,宫殿园林,寺庙园林,动植物园古埃及园林一般是方形,四周有围墙,注重水的应用。

后期成熟的神庙包括:1 一座建在水边的小型河谷神庙,内装大船2 从水体到神庙有一条礼仪路线3 从外墙围合的神庙建筑群,包括一个圣湖,一片圣林、神的府邸和储藏室4 门楼入口5 一个开敞的柱廊中庭6 一个多柱式大厅7 一个神圣的圣所埃及阿米诺菲斯三世时期某高级官员府邸庭园1、外有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水渠2、步行道引向装饰性大门的门楼3、中心大片葡萄藤架4、整齐排列的树木,四个小水池,池中有水禽和花卉,池边有凉棚古希腊的宗教古希腊人的信仰基本上与城邦政治结合在一起,以雅典城而言:他们住尊供奉的就是司掌技艺、智慧雅典娜女神,而着名的奥林匹亚则是供奉古希腊神话中的最高神只宙斯;德尔斐则是以司掌预言、光明、音乐之神阿波罗为主尊。

1、奥林匹斯山及上面的神庙,形成特有的神圣景观(圣地)2、圣林是古希腊园林的主要形式,包括树林清泉祭台神像建筑围墙3、圣林是供奉祭祀的场所,也是辩论教育锻炼的场所。

德尔斐(Delphi)一处重要的泛希腊圣地,即所有古希腊城邦共同的圣地。

这里主要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

圣地围墙内有圣坛、藏宝库、圣道、露天剧场,城镇和献给雅典娜的圣地。

古罗马文化在自身的传统上广泛吸收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的精华并融合而成。

宫殿园林、别墅园、城镇庭院二、中古时期(公元500年——1400年)城市的发展为后来的园林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没有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活动,花园只能是在城堡中或教堂周围及修道院中得到维持。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00年——1650年)意大利埃斯特庄园埃斯特庄园建造在罗马以东40公里处的帝沃里小镇上,由红衣主教埃斯特委托利戈里奥将他的府第改建而成。

埃斯特庄园坐落在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全园面积公顷,园地近似方形。

全园分为6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

入口设在底层,被园路分割为八个部分。

两边的四块是阔叶树林从,中央四块布置为绿丛植坛,中央设有圆型喷泉。

底层花园中还有着名的水风琴。

第二层中心为椭圆形的龙泉池,第三层为着名的百泉谷,并依山就势建造了水剧场。

意大利庄园多见于郊外丘陵山地上,是自然环境中的园林,台地园的规划又是严整对称的格局,以建筑为中心,以建筑中轴线为主轴,向外逐渐减弱严谨规整的处理,形成由人工向自然的逐渐过渡。

在水的处理上,有中心部分精心雕刻的水池、雕塑、喷泉,逐渐转变为人工痕迹较少的水景,直至由岩石中流出的溪水或峭壁上泻下的瀑布,也有一种由人工向自然的过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