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_小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四、关于儿童、青少年的亲密关系
(一)什么是亲密关系? 它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它的特 征是:彼此关心对方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愿意 同对方谈论私人的、有时是敏感的话题;拥有 共同的兴趣,并参与共同的活动。 亲密关系不等于恋爱关系或性关系。
(二) 在青春期之前,人们是不可能发展出真正的亲密 关系的,因为这一关系是以坦率、真诚、展示内心和 相互信任为特征的。 儿童会有自己重要的朋友,但这种朋友关系是以 活动为载体的,是在游戏和共度的闲暇时光中建立起 来的。而青少年之间的紧密联系则更可能拥有深厚的 情感基础。这种紧密联系在青春期早期表现为同龄人 重要性的上升;在青春期后期则表现为异性同伴关系 重要性的上升。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进入青春期后社会认知能力 的发展,表现为年轻人对于人际关系更为深刻的认 识,人际交往能力的进一步增加,以及相互间理解的 进一步深化,更能做到感同身受,更能表达自己内心 的感受,而且对于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更能做出积极的 回应。这一些,前青春期的孩子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个重要原因,是青少年社会角色的转变。再 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行为独 立性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和朋友在一起独处和坦率交 流的机会,这种“即将成人”的自我意识,使他们更 注 重于朋友之间的交流,相互袒露心声。
谈谈 小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钟志农
一、案例分享
在你的教育工作中,曾遇到哪些关于小学 生或者幼儿在“性”问题上的难题?(包括意 识、兴趣、情感、行为表现等等)你是如何应 对的?
二、童年期和青春期的性
(一)婴儿期(0-2岁) 人体对性的反应能力是天生具有的。 1、超声波研究表明:在出生前几个月,男胎儿就 有反射性的生理勃起了。 2、男婴出生时,有时也有勃起反应。 3、女婴出生后24小时就被发现有阴道润滑现象。 4、婴儿们已被发现特别喜爱自己的生殖器官,可 以肯定的是,生殖器官的自我刺激使他们沉浸在巨大 的快乐之中。
(十)个体在青春期要面对的四个挑战。 个体在青春期性发展方面要面对的四个挑战, 分别是: 1、接纳自身变化中的身体(泰然处之); 2、接纳自身体验到的性唤起的感受(看作是正 常的现象); 3、理解性活动是一种自愿的活动(不可强迫, 必要时学会拒绝); 4、实践安全的性活动(学会自我保护)。
五、小学生青春期教育内容
沙利文的结论是,青少年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 的能力,最初是在青春期之前开始培养的,而且是在 同性关系中、而非异性关系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只 有到了青春期中,性冲动和性欲望融入到了这种需要 之中,此时青少年在人际关系中的关注点才转向了和 异性同龄人的恋爱关系。他认为,青少年在青春期中 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如何从前青春期的那 种与性无关的、同性间的亲密友谊,过渡到青春期晚 期的那种与性有关的、异性间的亲密友谊。
4、5岁左右,孩子们已经有了结婚的概 念。知道异性当中的一位将来可能是自己的结 婚对象,甚至计划着和自己不同性别的父亲或 母亲结婚。 5、4-6岁的孩子会在夜间观察父母的性行 为,并感到好奇或害怕。 6、喜欢看大人洗澡或者光身子换衣服。 7、有某些地区发现,有些孩子在6-7岁时 便有性交行为发生,但是不会有射精。
4、男女之间的隔离从8岁开始,到12-13岁达到顶 峰。在青春前期,儿童拥有一个实际上由同性组成的 小团体,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和他们的同性伙伴一起 完成的。假如儿童完全是在同性别成员中一起完成社 会化的,这个年龄的性探索自然可能变为同性恋。 5、其实12-13岁的孩子对异性最感兴趣。男孩在 这个年龄会流传“厕所文化”和“黄段子”,还会在 同伴 之间流传有关生殖器官或者性行为的简笔画,并且与 同性小伙伴互相研究生殖器官,甚至互相抚摸刺激; 女孩会探索自己的生殖器官,或者对年龄更小的男孩 或女孩展示自己的生殖器官。
特征。
(九)恋爱对于青少年的情绪状态具有强烈的影响。 研究表明,与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伴关系 相比,在一天之中,青少年真实的或者幻想出来的 恋爱关系,会在他们身上引起更多强烈的情绪体验。 尽管大多数青少年对于他们的恋爱关系的体验是积 极的,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超过40%)的体验是消 极的,包括焦虑感、愤怒感、嫉妒感、抑郁感。原 因之一,可能是许多拥有恋情的青少年也经历了分 手的痛楚,而断绝恋爱关系是引发严重抑郁症第一 次发作的最为常见的单一诱因。
(七)异性间的友谊问题 男孩和女孩在前青春期中的彼此分离和排斥,是 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前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有不同的兴趣,主要 参与同性成员的活动,他们认为自己同异性间有所不 同,有性别界限,但并不是说他们真的不喜欢异性成 员。 其次,有些孩子担忧,同异性成员的来往,会被 看成是开始谈恋爱的标志。 第三,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异性间的友谊会给 年幼的孩子带来许多不适感和焦虑。
(三)青春期前期(8-12岁) 1、青春期前期是漫长的童年期、思春期和青春期 的一个转变时期。弗洛伊德用“潜伏期”来特指伴随 着 “俄狄浦斯”情结的青春期前期。其实这整个时期, 孩 子们总是对性活动表现得非常感兴趣。 2、9-10岁时,身体变化开始,女孩子胸部开始隆 起,这是激素(肾上腺素)引起的反应。研究表明, 性发育早在8-9岁时就开始了,而并非像以前人们想象 的那样在青春期。 3、在青春期前期,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自慰的体 验。男孩往往是从同性伙伴那里得到指点的,女孩子 通常是通过偶然的自我探索学到的。
(一)小学高段青春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初步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以及青春期基本常 识。 2、学会自我保护。 3、知道男生女生应该如何正常交往。 参考:台湾小学性教育计划
(二)需要应对的具体问题 1、传条子“我爱你”
2、互相议论 3、公开声称“爱上某人 4、色情图画、黄段子 5、行为上过密交往 6、性游戏与性行为 7、少女怀孕
• 前青春期(8-10岁到12-14岁) • 需要和同性朋友的亲密关 系,并 • 且需要双方对这一点达成共识 • 青春期早期(12-14岁到17-18岁) • 需要与性有关的接触,需要同异 • 性朋友间发展亲密关系 • 青春期晚期(17-18岁到成年) • 需要融入成年社会之中
同埃里克森一样,沙利文将心理社会发展的进 程看成是累积性的:我们在较早阶段的满意感和挫 折感会影响到我们之后的人际关系,以及成长中的 同一感。如果孩子在婴儿期时对于接触和温柔的需 要未得到满足的话,那么他在此后的阶段中处理人 际关系时,就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感受到对于安 全感更强烈的需求,以及出现更为摇摆不定的自我 感。
在埃里克森看来,“角色尝试”是青少年在寻求 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的一种健康而正常的表现。如果 在青春期中这一人际关系中的过渡性任务被顺利完 成,青少年就会把注意力投向青春期晚期中人际关系 方面的任务,即逐步融入成人社会之中。
(六)发展同家庭以外的成年人的关系,是青春 期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而并非是在家庭中出 现问题的标志。亲密的友谊可以在青少年和他们的教 师之间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也可以通过像“大哥 哥”、“大姐姐”这样的社区交往中培育出来。那些 在家 里会遇上更多困扰的青少年,有一个“大哥哥”或 “大姐 姐”也许会带来有为明显的益处。但是,同样值得注 意 的是,捅出了父母以外的其他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样一个从非恋爱关系向恋爱关系的过渡过 程中,青少年也会充满焦虑。沙利文把青春期看成是 一段尝试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的时期:有些青少年选 择和许多不同的人交往,希望从中找出他们在同异性 的关系中所要寻求的到底是什么;有些人则会只和一 个异性朋友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在整个青春期 中都会维持这一关系;还有的人是把亲密关系和性需 求分开来的,他们也许会和异性维持紧密的柏拉图式 的精神之恋。
(四)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 沙利文认为,随着儿童的成长,人际关系方面的 不同需求会一一浮出水面,如果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 话,就会带来安全感;而如果这些需要未得到满足的 话,则会带来焦虑感。 沙利文描绘了这样一幅人际需要发展进程图——
• 发展阶段 人际需求 • 婴儿期(0岁到2-3岁)需要同他人的接触,需要得 • 到母亲的温柔照料(或来自于 • 其他替代母亲的人物的温柔照 • 料) • 儿童期早期(2-3岁到6-7岁) • 需要成人参与到儿童的游戏活 • 动之中 • 儿童期中期(6-7岁到8-10岁) • 需要同龄玩伴,需要被同龄人 • 构成的社会群体接纳
(三)为什么在青春期中,青少年之间的紧密联系会 有如此重要的转变? 其中第一个重要原因,是性冲动的萌发自然会激 起青少年对性的兴趣,引发出一些新的话题和新的关 注点。这样的话题和关注点需要进行严肃而坦率的探 讨,而一般的青少年不会去和父母探讨与性和恋爱有 关的话题,于是往往转向家庭以外的同龄人去寻求帮 助。
非生殖器官的感官体验 1、婴儿在口腔期很喜欢把东西放在嘴里, 包括吸吮奶头、手指等,这可能为他们带来感 官上的巨大愉悦。 2、被人抚抱或者摇晃能给人带来温暖和愉 悦的感觉。研究表明,被拥抱和不被拥抱的婴 儿,在长大后的人格特征上有根本的差异。
(二)孩童时代(3-7岁) 1、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性的兴趣和活动明显增 加。研究表明,孩子的第一次有目的的自慰可能发生 在5-8岁。这个时期的孩子知道了自慰是一个人时悄悄 做的事情。 2、3-4岁时,对男女之间性别的不同有了一些概 念,对不同的小便姿势非常感兴趣,女孩子会尝试着 站着小便。 3、4-5岁时,出现异性之间的性游戏,包括“扮 医 生”,展示自己的生殖器,观看其他人的生殖器,自 慰 或抚摸行为。性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是好奇心的驱使。 孩子在长大后的社会关系、性行为等方面与其他孩子
即使进入青春期早期,当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确 有了一些友好往来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通过一种开 玩笑的、对立的、甚至是恶作剧的方式,来夸张地表 现其中所包含的那一点点彼此吸引或者爱慕的实质, 从而使得自己对异性的兴趣和茫然不知所措带来的焦 虑、紧张,可以被取笑、戏谑、吵骂所掩饰。
总之,年幼的青少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都会有大量的时间在想着异性,但是和异性在一起的 时间却明显要少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想着 异性的时候,往往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这可能 是由于在青春期早期经历的那种对于异性的幻想,开 始被更为实际的对于恋人陪伴的渴望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