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调查研究彭春芳辛国恩吴新中【内容提要】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
如何科学、有效地改造罪犯,真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实现罪犯改造工作的科学化,是摆在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常说常新的课题。
对各监狱在改造实践中探索的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进行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将其进行总结、梳理、分类并加以理论化提升,是实现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它有利于丰富罪犯改造方法,有利于科学、有效的改造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罪犯改造/方法/调查研究以改造人为宗旨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
这几年,“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的提出,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更加成为了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科学、有效地改造罪犯,真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成了摆在监狱工作研究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教育改造罪犯既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的、适用的改造方法。
这些年,监狱工作者探索和实践了许多罪犯改造的新方法、新途径,如“设立罪犯出监监狱”、“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个别教育招标承包机制”、“个别教育约谈制”、“…一警一箱‟制”等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全面提升。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对一些监狱的调查,笔者搜集了近年来在一些监狱实施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加以介绍,并对其价值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求总结和推广之效。
本次调查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访谈法、查阅资料法等,本次调查研究所涉及监狱有北京、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山东、湖北、广西、内蒙古、四川、河南等省市的二十多个。
一、调查研究的意义对各地监狱探索实践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对其科学性、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适应了实现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12月司法部召开了全国司法厅(局)会议,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的讲话提出了监狱系统需要进行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法制化,是把监狱的全部行刑活动纳入法律、制度轨道,依法治监,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科学化,是遵循改造罪犯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理论、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行刑质量和社会效应;社会化,是克服监狱工作封闭性,使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作用于改造罪犯工作。
(注:王明迪.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监狱理论研究,2004,(3):11.)归纳、总结改造罪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并对其进行分类,对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析,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的内容之一。
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相辅相成,“监狱工作法制化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的基础和法律保证,是推动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的强有力的手段和后盾,而监狱工作科学化、社会化又为监狱工作法制化提供了众多的理论素材和实践依据。
”(注:王明迪.监狱工作“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监狱理论研究,2004,(3):11.)因此,对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实现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
(二)适应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随着司法部对罪犯改造质量的重视,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已经成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
但是,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许多的因素,如改造者的因素,改造方法或手段的因素,被改造者的因素,改造的环境因素等等,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对罪犯改造质量起着作用。
因此,将罪犯改造方法或手段进行总结、梳理、分类,提高其科学含量,扩大有效方法的适应范围,是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途径之一。
(三)适应了丰富罪犯改造方法的需要改造罪犯的方法,从宏观方面来说,过去一般分为三类: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这些年心理矫治在罪犯的改造过程中不断推广运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2003年颁布实施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将其单独列为一种改造罪犯的手段,也就是说,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目前改造罪犯的方法可以分为四类: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心理矫治。
但是,宏观的改造方法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应该探索更多的微观、具体的改造方法。
对各监狱近年来实践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的调查研究,就是对微观、具体的改造罪犯的方法的总结、归纳和梳理,它可以从微观的角度丰富改造罪犯的方法,使改造罪犯的方法与时俱进,日益丰富。
(四)适应了不断推广和普及新的改造方法的需要2001年底,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明确提出“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全面做好监狱、劳教工作”,范方平副部长对这一中心任务做了深刻阐述;2002年底,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范方平副部长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再次指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中心”;2003年司法部又颁布施行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
这些都说明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已经提到了重要地位。
在“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的大背景下,这些年,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部门提出和实践了许多改造罪犯的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因为没有经过总结、梳理、分类而零乱、不成系统,有些好的改造罪犯的方法也因此没有很好地推广和普及。
所以,对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调查研究,将这些方法、途径进行系统地梳理、分类,并对其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析,有利于各监狱在教育改造罪犯过程中对相关方法、途径的借鉴和使用,从而使运用于某一监狱或某些监狱的方法、途径运用于广大监狱,有的甚至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如心理矫治的方法,在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没有相关的任何规定,但通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了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003年颁布实施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专列一章“心理矫治”,将这种改造罪犯的方法固定为一种制度。
二、近年来对改造罪犯新方法、新途径的探索笔者就调查所得的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途径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普适性的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这种改造罪犯的方法、途径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罪犯。
1.“亲情套餐”工程(注:此资料来源于笔者对湖南等省一些监狱的调查。
王建国,刘立华.女警参与男犯施教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04,(5).)罪犯“亲情套餐”工程,由“亲情同餐、亲情电话、亲情短信、亲情互勉、亲情音像、亲情网视、亲情同宿、亲情…零距离‟帮教”等8个项目组成,让在分级处遇中处于不同级别的罪犯,分别享受相应的“亲情套餐”待遇。
具体为:(1)亲情同餐。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监狱和监区宽管级的、原判有期徒刑实际执行二分之一以上的、原判无期死缓实际余刑在10年以下且一贯表现较好的、上年度被评为省级改造积极分子或连续两年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的),经批准均可享受与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近亲属同桌共餐有待遇。
(2)亲情电话。
除非宽管级的涉黑(恶)、涉毒犯、流窜犯、惯犯以及被严管禁闭的罪犯外,其余的经批准后,均可在警察的监听下与亲属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与交流。
(3)亲情互勉。
同在监狱服刑的父子、兄弟、岳婿、叔侄等近亲属罪犯,只要自愿签订以“改造竞赛”为主题的互勉协议,并认真践行承诺,可分别享受生日和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佳节吃团圆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呈报减刑、假释材料,以及相应的行政或考核奖励等特别待遇。
(4)亲情短信。
在法定的范围内,罪犯可将自己需要传达给亲属的信息编辑成短信,通过监狱为其提供的“信息管理与传输平台”迅捷、准确地发送至具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小灵通或固定电话等信息接收终端的亲属手中,同时,其亲属也可通过本系统发回信息转达对罪犯的关怀与期望之情。
(5)亲情音像。
对那些一贯表现较好,改造成绩优异,但因具体困难家人长期无法来狱探视的罪犯,监狱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对象,将其改造生活录制成短片后,派警察前往其家乡播给其亲属看,并对亲属现状进行实地采访,制作成音像后到监内进行播映,给罪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其足不出户也能圆“故乡之梦”。
(6)亲情网视。
充分利用因特网迅捷的传输功能,让罪犯与亲属通过远程视频实现“面对面”会见,获得声情并茂的会见效果。
(7)亲情同宿。
为依法依规具有同宿资格的罪犯有条件地提供一个与其合法配偶“破镜重圆”的特殊机会,促进其夫妻感情的融洽与稳定。
(8)亲情“零距离”帮教。
以实际帮教需求为依据,有条件地批准部分罪犯亲属步入高墙,让其在警察的引导下对罪犯的生活、学习、劳作现场和监内的人文环境有选择地实地观摩后,再进入监狱特别设立且洋溢着温馨与人文氛围的亲情“零距离”帮教室,与正在这里服刑的亲属实现零距离接触,交流与帮教。
并签订书面帮教协议书,以此激励和促进罪犯加速改造步伐。
这种捆绑式“亲情套餐”工程自在湖南省郴州监狱实践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而且,“套餐”中的某些项目在我国许多监狱中都有普遍性的实践。
2.女警教育中心(或称女警施教中心)女警教育中心,就是创造性地发挥监狱女性人民警察在教育改造男犯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建立以女性警察为教育主体、以多媒体现代网络技术为载体、以建立监所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为出发点、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目标的创新性教育形式。
山东省潍坊监狱2002年就开始实践这一方法,湖南省郴州监狱于2005年4月投入运行。
此种方法是对传统的女警不能参与男犯施教的传统观念的突破,其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女警通过远程视频网络与男犯实现“面对面”交流,既完全规避了女警与男犯“面对面”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也有效整合了男犯监狱相对闲置的女警资源。
第二,女警参与男犯施教,是一种非线性之和,也就是说整体的功能远远大于部分之和。
它不仅仅是从数量上增加了教育改造罪犯的人数,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大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因为女警与男警刚柔相济,优势互补,能更好地将法律的威严和情感的沟通融为一体,从而增强改造的深度和力度。
第三,促进了施教的多维性。
女警教育中心不仅仅设置罪犯网络谈话室,还设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安置帮教、就业指导等业务部门,使施教的范围极大地扩展,有利于情况不同的罪犯得到相应的教育或帮助。
(注:此资料来源于笔者对湖南等省一些监狱的调查。
王建国,刘立华.女警参与男犯施教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2004,(5).)3.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干警承包罪犯监组责任制是随着新时期监管改造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各级责任制的一种类型。
它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目的,依照审批权与管理权适度分离的原则,把分监区内的一个或两个监组确定为一个基本工作单元,并合理安排到每一名干警,明确承包干警应履行的职责,通过奖惩制度与承包干警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使承包干警能全面承担起工作任务的一种工作类型。
其运作模式是:首先,合理确定承包干警的工作标准。
要充分考虑到承包干警的实际工作承受能力。
基数过高不利于承包干警实现,使之失去信心;基数过低,与上级要求存在差距,同时也会使分监区工作停滞不前,而且有可能危及监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