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气象预报员培训大纲(征求意见稿)一、岗前培训(一)培训对象将要从事民航气象预报员工作,气象学相关专业本科(含)以上学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文化修养。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能力。
掌握大气探测学、流体力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等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阶段培训,了解民用航空气象服务体系,了解民用航空气象法规、规范及标准,掌握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有关标准和规范;了解本地区天气气候特征,掌握航空气象观探测基础知识,掌握气象资料综合分析方法,具备制作航空气象预报的能力;熟练应用气象预报的业务系统,掌握航空气象服务流程,能够独立承担民航气象预报服务工作。
(三)培训科目、内容与要求本阶段可分四个分阶段实施,包括:法规标准培训、岗前知识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和岗位业务实习。
每个分阶段设置若干培训科目。
1、法规标准培训该分阶段设1个培训科目:民用航空气象法规与标准。
培训内容包括现行民用航空气象法规、气象专业相关规范和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行业标准等,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总体要求如下:使受训人员了解民用航空气象服务体系,了解民用航空气象法规、规范及标准,掌握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有关标准和规范。
2、岗前知识培训该分阶段设置4个培训科目:航空气象地面观测知识、航空气象预报知识、航空气象服务知识和航空气候特征知识。
2.1航空气象地面观测知识本科目设置4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2.1.1气象要素对飞行的影响了解飞机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掌握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温度和湿度等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要素对飞机飞行的影响。
2.1.2地面观测气象要素了解民用气象地面观测站点建设要求和地面观测气象要素的一般要求,熟练掌握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温度、气压、湿度和风等要素的观测、记录和报告,掌握各观测要素的气候极值范围,了解主要要素的观测方式及其误差的一般特点。
2.1.3气象观测仪器设备了解航空气象观测主要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性能,掌握常用观测产品的一般特征和常见应用方法。
2.1.4机场天气报告与运行最低标准了解机场天气报告规范要求,掌握机场天气报告电码的识别,掌握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相关知识。
2.2航空气象预报知识本科目设置6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2.2.1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了解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掌握常用的数值预报释用产品的基本特点,掌握数值预报产品定性释用方法。
2.2.2气象卫星资料应用方法了解常用气象卫星图像的基本特征,掌握利用气象卫星图像识别、分析常见的典型云系的一般方法。
2.2.3气象雷达资料应用方法掌握常用天气雷达产品的识别、分析方法,了解雹暴、中尺度气旋、龙卷以及下击暴流等强对流回波的一般特征,了解锋面过境时多普勒速度图特征,了解运用雷达回波资料识别台风强弱和对台风进行定位的方法。
2.2.4中长期天气预报方法了解中期天气预报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了解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原理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常用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识别和天气学释用方法。
2.2.5短时临近预报方法掌握航空重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基本内容,了解短时临近预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方法。
2.2.6短期天气综合预报方法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相伴随天气的一般演变规律,掌握天气形势和航空气象要素分析预报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理。
掌握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综合应用方法。
2.3航空气象服务知识本科目设置3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2.3.1航空背景知识了解民用航空气象的地位与作用,掌握航空气象在管制运行、机场运行、航空公司以及运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运用情况。
2.3.2航空气象服务概论了解航空气象服务体系,掌握航空气象服务的对象以及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开展服务的内容、手段和方式。
2.3.3航空气象服务产品了解地面报编码规则以及民用航空专用天气图表的种类及相应内容,掌握航空气象情报的类别、格式及相关要求,熟练掌握国际航空气象电码的规则与解译方法。
2.4航空气候特征知识本科目设置4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2.4.1我国航空气候特征了解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及其对飞行的影响,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高空和地面天气形势背景及其季节变化特征。
2.4.2机场气候志了解本机场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局地气候特点,了解本机场影响飞行的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气候特征。
2.4.3本地区主要天气形势特征了解本地区常见的天气形势背景和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天气过程的发展演变特点,掌握本地区主要天气系统的一般预报思路和基本方法。
2.4.4本地区航空重要天气特征了解本地区低云、低能见度、大风、暴雨(雪)、雷暴、冰雹等重要天气的一般特点,掌握相应的典型天气形势、天气过程以及一般预报思路和方法。
掌握影响本地区的热带气旋的预报思路和方法。
了解形成飞机颠簸、积冰、低空风切变的天气形势和天气条件,掌握飞机颠簸、积冰、低空风切变预报思路和方法。
3、岗前技能培训该分阶段设置3个培训科目:航空气象地面观测与预报、飞行气象情报制作与编发和航空气象业务系统应用。
3.1航空气象地面观测与预报本科目设置5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3.1.1航空气象地面观测熟悉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岗位工作流程,能够按照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要求开展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人工观测,熟练完成地面观测数据的记录、报告的编制填写工作,熟悉地面观测月总薄的编制与上报要求、项目录入与统计等规定工作。
3.1.2自动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熟悉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及相关系统软件的日常操作使用,能够发现相关设备及软件的简单故障,能够对自动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3.1.3航空气象探测资料分析掌握常用气象卫星图像特征和适用条件,能够利用气象卫星图像识别典型云系以及对应的天气系统。
能够识别、分析典型雹暴、下击暴流等强对流回波,能够利用多普勒速度图特征分析判别锋面过境,能够利用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资料分析台风强度和台风定位。
了解其他气象探测资料的分析技术。
3.1.4天气图分析熟悉天气图分析的规定项目和一般步骤,并能够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天气图分析工作,学会合理利用历史连续性、要素差异以及上下配置关系等原则进行典型锋面、槽线和切变线的分析。
3.1.5天气形势与航空气象要素预报熟悉天气形势和航空气象要素分析预报的基本思路,能够利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主要天气系统的强度和移动变化,并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以及雷达产品等资料,利用外推、物理分析等常用方法综合制作天气形势和航空气象要素预报。
3.2飞行气象情报的发布本科目设置5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3.2.1机场预报的发布熟悉机场预报的制作与发布规定,能够编写、解译机场预报电码,具备根据相关规定和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机场预报发布、修订、更正以及取消等能力。
3.2.2着陆预报与起飞预报的发布熟悉着陆预报与起飞预报的制作与发布规定,能够编写、解译陆预报与起飞预报电码,具备根据相关规定和具体实际情况制作并发布陆预报与起飞预报的能力。
3.2.3区域预报的发布熟悉区域预报的制作与发布规定,能够根据职责制作并发布预告图形式和GAMET形式的区域预报,初步具备根据相关规定和具体实际情况制作、发布、修订、更正指定范围区域预报的能力。
3.2.4重要气象情报SIGMET与低空气象情报AIRMET的发布熟悉重要气象情报SIGMET与低空气象情报AIRMET的制作与发布规定,具备根据相关规定和具体实际情况制作、发布及取消重要气象情报SIGMET或者低空气象情报AIRMET的能力。
3.2.5机场警报与风切变警报的发布熟悉机场警报与风切变警报的发布规定,具备根据相关规定和具体实际情况发布、取消机场警报或风切变警报的能力。
3.3航空气象业务系统应用本科目设置6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3.3.1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操作使用了解气象自动观测设备原理及相应资料的误差特征,熟悉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数据的格式、规程及异情判识方法,熟练掌握气象自动观测数据的读取、分析、存储等操作使用方法。
3.3.2气象卫星图像分析显示系统操作使用了解气象卫星图像分析显示系统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常用气象卫星图像的调取、显示、动画以及多种增强分析等操作使用方法。
3.3.3气象雷达软件系统操作使用了解气象雷达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常用气象雷达图像的调取、显示、动画以及多种增强分析等操作使用方法。
3.3.4预报业务平台的操作使用了解预报业务平台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常用预报业务产品的调取、显示、动画、叠加等操作使用方法。
3.3.5民航气象信息系统操作使用了解民航气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常用民航气象信息的检索、查询、管理、显示等操作使用方法。
3.3.6本机场其它气象设备及服务系统操作使用了解本机场其它气象设备及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常用操作使用方法。
4、岗位实习本科目培训对象在相关人员指导下在实际工作中跟班实习,其中在民航地区气象中心或空管分局所属气象台的观测和预报岗位实习时间不少于2 个月。
掌握航空气象预报工作程序;能独立使用各类气象资料进行气象预报分析;能独立制作区域预报和机场预报;能独立制作重要气象情报、低空气象情报、机场警报、风切变警报;能利用民航气象业务系统进行资料的检索与使用;能独立制作飞行气象文件,为航空用户提供咨询、讲解等气象服务;了解空中交通服务规则和工作程序。
二、岗位培训(一)培训对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文化修养。
具有涵盖基础数学、基础物理和气象专业的知识结构,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技术革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阶段培训,掌握新颁布的与航空气象相关的法规、规范及标准,了解民航气象新技术进展和新近科技成果。
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巩固、强化、提高专业技能,提升新技术的掌握跟踪能力,增强航空气象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更好地胜任民航气象预报服务岗位需求。
(三)培训科目、内容与要求岗位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培训层次,每个层次设置5个培训科目,包括:气象资料分析与综合应用、航空气象综合预报、航空气象观探测新技术、航空气象服务、技术指导与科研。
根据不同培训层次,各科目设置相应培训内容、时间及总体要求。
1、气象资料分析与综合应用本科目设置4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