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101K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对各种法律关系的分析判断、对法律纠纷的调处和解决能力,能够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规范文件草拟和审查、执法监督、公诉和裁判、纠纷调解和仲裁、辩护及代理等法律实务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计算机、外语、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律思维和法律事务、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各类法学理论分析法律关系、寻找法律依据、判断法律是非、解决法律纠纷、处理法律实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民商经济法学、行政刑事法学、民事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律关系分析方法和文本分析、事实发现及法律适用技术;具备撰写或草拟法律文件及法律文书,运用证据固定事实的能力;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国家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
4、熟悉我国现行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思维推理判断认识法律问题和参与诉讼仲裁纠纷协商,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
6、具备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7、掌握外国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8.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专业方向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并考虑到法学学科的发展,结合我校实际,设置2个专业方向:
1、民商法方向:学习和掌握物权法、侵权法、保险法等法学基
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民商法律文书撰写和法律意见表达等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和法律服务诸部门从事起诉、审判、调解、诉讼代理、提供法律咨询、公证等工作。

2、经济法方向:学习和掌握合同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房地产等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经济法律文书书写等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公司企业、法律服务诸部门从事起诉、审判、文书、代理诉讼、法务、执法、仲裁等工作。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
五、学制与学分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学分:最低修读166.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2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42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
十、主干学科
法学
十一、核心课程
1.民法(Civil Law)
学时:72 (理论学时:54,实践学时:18)
学分:4(理论课学分:3,实践课学分:1)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民法总则为主,以物权法、债权法为辅,适当兼顾亲属法和继承法。

民法总则全面介绍民法的概念、性质、基本原则、时效等相关内容,重点学习民法理论的核心—民事权利,民事权利的行使主体—自然人、法人、合伙的基本要素,民事权利的内涵,民事权利的行使方式—法律行为及其代理等相关理论;物权法、债权法应基本掌握概念及相关规则;亲属法、继承法需简单了解常见概念及初级理论。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课堂习题训练、课堂案例讨论、课堂演讲、教学片观摩等方法展开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侧重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实施过程考核。

考核采用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理论部分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实践部分的考核占总成绩的20%。

教材选用:郭明瑞主编:《民法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网络资源:
/course/1931.html北京大学民法学公开课(陈光中)
/2005/mfx/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法学精品课程(陈小君)
2.刑法(Criminal Law)
学时:90(理论课学时:72,实践课学时:18)
学分:5 (理论课学分:4 ,实践课学分: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我国现行刑法为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包括犯罪与刑事责任两大方面,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又分犯罪论和刑事责任论两部分。

犯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等问题;刑事责任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刑罚的种类、量刑的一般原则、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行刑处遇制度等。

分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刑法分则中有关个罪的规定,具体了解我国刑法规定了哪些罪名及各个罪的构成要件。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课堂讨论、课堂演讲(由学生讲授)、观摩审判、模拟审判等方法展开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侧重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实施过程考核。

考核采用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理论部分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实践部分的考核占总成绩的20%。

教材选用: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网络资源:
/jpkc/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精品课程
/course/1727.html北京大学刑法学公开课(陈兴良)
3.经济法(Economic Law)
学时:54(理论课学时为:54)
学分:3(理论课学分为:3)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讲授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
容,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国有资产法律制度、财经法律制度等各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经济实务问题。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课堂习题训练、课堂案例讨论、课堂演讲、教学片观摩等方法展开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评价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实施过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成绩占20%,其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平时考勤,占20%;课题案例讨论,占40%;课堂演讲,占40%。

期末考试,笔试(闭卷)占总成绩的80%。

教材选用: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网络资源:
/2005/jjf/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精品课程
/course/669.html西南大学经济法公开课
4.商法(Commercial Law)
学时:72(理论课学时为:54,实践课学时为:18)
学分:4 (理论课学分为:3,实践课学分为: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我国商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结合外国商事法律制度,在掌握商事法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其中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涉猎商法基本理论、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等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课堂案例分析、法律视频观摩和法律诊所等方法展开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侧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30%,考核内容主要是实践教学成绩考核,
其中课堂案例讨论30分,法律视频观摩20分,法律诊所50分。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采取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核所学的商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等理论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王保树主编:《商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网络资源:
/course/1324.html中国政法大学商法公开课
/coursestatic/course_3813.html中国政法大学商法精品课程
十二、教学进程表(表五)。

相关主题